◆摘? 要:本文以陶行知理論為視角,簡要介紹了生活教育理論內容:以生活為教育出發點,以社會實踐為教育延伸場所,加強知識與實踐結合的有效性;探索出在媒體助力下的生活幼教路線:展示科教圖文內容、多媒體融合日常活動等,以此發揮多媒體幼教優勢,帶動生活實踐性幼教工作有序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探索活動;生活教育
一、引言
在幼教工作中,引入了新媒體教輔工具,融合了陶行知教學思想,嘗試從科學、生活兩個方面,綜合培養幼兒素養。因此,在幼教研究工作中,積極研究新媒體的幼教使用方法,確保生活教育的融合效果,以逐步增強幼兒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切實鍛煉幼兒生活與科技的實踐能力。
二、生活教育理論
(一)教育源泉:生活
陶行知認為:教育工作不應局限在書本內容,而應還原生活,以整體生活場所、生活活動,引導學習者理解與感悟,達成本質教育目標。因此,在幼兒教育工作中,以生活為教育方向,加強實踐活動的教學占比,契合生活教育理論的指導,獲取高質量教育效果[1]。
(二)學校延伸:社會
陶行知所指出的“社會學校”,是給予生活教育的指向范圍,以社會組織為生活教育的具體方向,比如商場、餐廳、市場等,人們經常活動的場所,是教育的出發點。因此,在幼兒教育工作中,引入多種社會場景,開展社會活動,增強幼兒的實踐鍛煉機會,達成教學場景向社會延伸的目標。
(三)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陶行知在發起生活教育的同時,給出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徹底顛覆了原有“教授法”的教育理念。在教學與實踐結合式的教育活動中,是以實踐活動為中心,由實踐過程引出課本講解內容,在實踐活動中給出教育思想,在實踐活動中進行知識學習與理解,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素養與思想。以實踐為起點落實的幼教工作,才是真正的教育。
三、多媒體環境下開展生活幼教工作的具體方法
(一)展示科教引導活動,塑造幼兒科學思想
借助多媒體進行幼兒教育引導,能夠以生活視角,有效融合道德思想,提升幼兒素養。比如,教師利用花朵各時段的生長圖片,連動做成動畫,以數秒時間為幼兒播放,呈現生活中綠植的生長過程,為幼兒引入花朵名稱,幫助幼兒認識花朵。以科教工具為教學方式,以生活實物為教學出發點,能夠顯著提升幼兒的科學思想。在教學完成時,教師可讓幼兒回家后,對小區周邊的綠植進行圖片拍攝,回傳至微信群中,相互交流綠植名稱。借助微信群,讓幼兒進行課后交流,對生活區的自然生物形成了解,達成生活教育目標。
(二)開展科學實踐活動,激發幼兒探索能力
1.“水形態”探索活動
在以生活為教學視角時,選擇“水”的形態為科教探索主題,引導幼兒對“水形態”形成科學認識。在科教指導前期,可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水的各種形態轉化過程,以此增強幼兒科學知識的儲備。教師結合幼兒的動手能力,進行科學探索[2]。(1)讓幼兒同時拿兩個500毫升的瓶子,同時裝滿水,一個擰上瓶蓋,另一個敞口放置,一周后對比兩個瓶子的水,采取拍圖形式進行實物對比,讓幼兒思考“敞口瓶子丟失的水去哪里了”?(2)讓幼兒用水裝滿兩個500毫升的瓶子,一個擰上蓋子,另一個擰蓋后放進冰箱,過24小時后,觀察兩個瓶子的差別,使用視頻錄制方式觀察記錄兩瓶水的形態,啟發幼兒思考“冰箱里的瓶子結冰原因。”
2.“磁鐵”探索活動
教師可使用磁鐵,為幼兒開展科學實踐活動,啟發幼兒科學思考能力,使其形成較強的知識探索意識。以玻璃為媒,向幼兒展示兩個磁鐵的移動情況。當一個磁鐵運動時,另一個磁鐵無外界作用,同樣處于運動狀態,以此啟發幼兒對磁場的思考。與此同時,教師帶領幼兒開展折紙活動,借助多媒體展示各類小動物的折紙方法,便于幼兒從中選擇。折紙動物示例以“動畫+音頻解說”的組合形式,能夠降低幼兒折紙理解難度。可選擇的折紙類型有:小青蛙、小魚等。在幼兒折紙完成時,教師讓幼兒在折紙小動物中使用回形針。讓添有回形針的折紙放在玻璃上,指導幼兒在玻璃下方移動磁鐵,以此創新磁鐵科學實踐活動的形式,順應幼兒的活動實踐需求。從折紙、磁鐵利用等視角,逐一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其逐漸形成科學意識,發揮生活教育理論的實踐價值。
(三)多媒體融合日常課程,引導幼兒形成生活思想
在日常課程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引導幼兒思想,使其形成生活意識。比如,餐后刷碗、餐前洗手等。同時,可借助多媒體進行幼兒值日的編排,讓幼兒輪流參加教室、場區的清潔活動,以塑造幼兒勞動意識。比如,在手工折紙、模型拼裝各類課程中,對于手工作品優秀的幼兒,進行教師監控截取,展示幼兒手工作品的制作過程,以帶動其他幼兒爭相學習。
(四)借助多媒體圖文動畫的展示,增強幼兒生活模仿能力
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可全面采集適合幼兒學習的動畫、圖文資料,以多媒體的展示優勢,增強幼兒生活可模仿的行為,以逐步強化幼兒生活能力。比如,環衛工人的打掃視頻、圖書館中人們的閱讀視頻等。教師可從閱讀、勞動、運動等生活視角,為幼兒展示動畫與圖文各類資料,利用幼兒的模仿能力,使其自主開展繪本閱讀、家庭勞動、日常運動等活動,側面增加幼兒的繪本閱讀量,提升幼兒小區域的清潔能力,增強幼兒運動的靈敏性。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活動中,加強多媒體工具使用,科學構建生活實踐教育體系,為幼兒展示多重科學知識、生活場景,引導幼兒自主探究思考,使其形成探究能力,展現出生活教育與多媒體融合的幼教價值,帶動幼教工作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春霞.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開展幼兒園美術活動的研究[J].求知導刊,2021(30):85-86.
[2]張利.基于陶行知理論下的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J].家長,2021(20):183-184.
作者簡介
杜佳(1997.01—),漢族,女,江蘇昆山人,本科,二級教師,
研究方向:幼兒園主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