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真
清晨,在家門口的早餐店吃上一頓熱騰騰的早飯;下班后,順路到社區的便民市場挑幾樣新鮮蔬菜;閑暇時,來社區健身房揮灑汗水;親朋好友聚會時,附近各種“拿得出手”的特色餐廳任意選……這一切的便利,在社區就能實現,這就是“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內的幸福生活。

隨著城市建設日新月異,作為城市細胞的社區同樣煥發出新活力——社區環境越來越美,功能越來越完善,社區商業圈得到蓬勃發展,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也伴隨著社區商業發展而產生。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一刻鐘”就是要讓社區居民在家門口附近就能便利消費,讓百姓生活變得便捷、高效;而“便民”的背后,則是城市生活的煙火氣,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圈”出了居民們生活的“小確幸”,激活城市基底細胞,暢通經濟微循環,也由此彰顯了一座城市的軟實力。
對于正在積極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濟南來說,既要加快建設“高大上”的國際化地標商圈,也需要對“小修小補”等城市“煙火氣”進行提質升級,這也是濟南提升城市軟實力的必由之路。
走進濟南北徐幸福里,門口張貼著15分鐘便民生活圈示意圖,不同圖標和顏色標注出的各種生活配套服務點引人注目。在這個小區,不僅沿街商鋪,超市、飯店、藥房、菜市場、門診等一應俱全,甚至還有專門的“餐飲”一條街。小區居民不僅享受到了生活上的便利,更感受到了一份妥帖的舒適感和品質感,“小區門口就有”成為幸福生活的一句口頭禪。

2019年,濟南發布《濟南市15分鐘社區便民商圈規劃暨示范建設規劃(2019-2021年)》,提出3年內建成114個“15分鐘社區便民商圈”,截至2021年上半年,濟南全市已建成一刻鐘便民生活圈104個,有6個項目被命名為全國示范項目;2021年,濟南入選了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地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濟南明確提出將深化惠民消費季系列活動,開展城市商圈智慧化改造提升試點,建設改造18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城市軟實力融匯于尋常百姓的日子里,體現在家長里短的生活中,外化于點點滴滴的細節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縮短的不僅是生活距離,還丈量著執政為民的腳步,承載了市民的便利需要,也讓幸福宜居成為了鮮明的民生底色。而在濟南,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便利和美好在各個社區成為現實,讓幸福“觸手可及”。
To have a hot breakfast near home in the morning, to pick up some fresh vegetables in a market in the neighborhood after work, to work up a sweat in the community gym in leisure time, to select a favorite local restaurant for a family reunion - This is not wide-eyed imagination. This is what happens in real life within 15 minutes of walking from any residential area in the city.
With the city constantly changing, communities - known as cells of a city - burst forth with new life, making the environment more beautiful, communities more functional, people’s life more convenient, and business circles in communities more flourishing. The 15-minite community life circle ignites a sense of fulfillment, unlocks city’s vitality, activates the grassroots level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thus demonstrates the soft power of a 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