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老一小”關系著家庭的幸福和社會的和諧。濟南聚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老有頤養”等公共服務事項,從大局考慮,從細微入手,將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服務工作普惠到了實處,托起“一老一小”的幸福生活,讓民生工作走進群眾心里。
“我給我的孩子和母親都申請了‘愛心碼’,有了這個碼,她們無論是出門還是做核酸檢測都方便多了”,家住濟南市天橋區的黃女士說。疫情防控工作中,面對沒有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小孩等特殊群體面臨著無法“掃碼通行”的難題,全省推廣使用的“反向掃碼”為“一老一小”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一老一小”,是一個家庭需要守護的兩端,也是滿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兩端。“反向掃碼”是濟南做好“一老一小”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老有所養”是濟南始終攥在手中的民生工作。“十三五”期間,濟南市先后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多個重要文件,3年多來新建養老服務設施709處,搭建起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四梁八柱”。
目前在濟南,街道有綜合養老中心,縣里各鎮都有敬老院,市級還遷建市社會福利院,社區里有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也有農村幸福院。僅2021年,濟南就建了1259處農村幸福院。濟南市目前已實現街道(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到2025年濟南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覆蓋率為100%,農村幸福院覆蓋率達80%。
在“養老端的另一頭”,“幼有所育”是廣大人民群眾最迫切的期盼。為此,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連續兩年被列入濟南市政府“民生實事”。據了解,目前濟南市托育行業整體發展速度和發展質量等數據均列全省第一,在全國也名列前茅。

日前,濟南市政府公布的為民再辦23件實事中提出將開展“希望小屋” 兒童關愛行動,為符合條件的低保或殘疾人家庭中不住校的8- 14歲兒童建設希望小屋。
此外,濟南不斷在教育上下苦功夫。義務教育方面,“雙減”政策落地后,濟南推出了作業管理改革、課后延時服務100%覆蓋、培育“百所家長學校示范校”等一系列有溫度的舉措給教育做“減法”;高中教育方面,推動高中學校特色化發展,2021年6月份在各高中首推特色化課程招生,成為各學校明確辦學特色、培養學生興趣的“試驗田”;職業教育方面,濟南不斷強化職業教育的服務職能讓產教融合落地生根,助推企業和職校“雙向奔赴”,出臺《濟南市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在政策措施上給予支持和突破。
今年的濟南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一老一小”的民生問題也一再被提及,尤其是在“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方面,養老和育幼問題占據了近一半的篇幅。
“一老一小”的處境考驗政策的溫度,更考驗文明的程度。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共建美好生活。

Respect all the elders, and care for all the kids. Respecting the old and loving the young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elders and kids are significant to family happiness and social harmony. Jinan focuses on public service matters such as “nourish kids, educate students and care for elders”. Consider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and starting from the details, Jinan has implemented the visible, touchable and experienced services, held up the happy life of elders and kids, and let the people’s livelihood work meet their n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