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主問題”設計是余映潮老師提出來的,是相對于課堂上隨意的連問、簡單的追問和習慣性的碎問而言的。它指的是語文閱讀教學中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問題設計就是用精練的問題引導、激活課堂,使教學內容于單純之中表現出豐富,于明晰之中透露出細膩。師生圍繞這些“主問題”對文本進行解讀,使語文閱讀課真正做到美讀、美聽、美析,使學生感悟到語文真正的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這里的“問得巧”,就是要講究提問的方法和技巧。在此,筆者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主問題”設計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主問題”的設計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皮亞杰曾經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對于學生來講,只有他感興趣的東西,才會使其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而富有價值的問題,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在教學《岳陽樓記》時,通過知識競賽導入:“我們中國地大物博,亭臺樓閣林林總總,有誰知道中國的‘四大名樓嗎?”一問既出,學生很興奮,興趣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前后左右,七嘴八舌,思維異常活躍。“鸛鵲樓”,“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甘落后。在意猶未盡中,我又拋出第二問:“誰還能舉些有關寫這四大名樓的詩句嗎?”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一學生道出“岳陽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我因勢利導:“ 你知道這句名句出自哪位名家的哪篇名作嗎?”,“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很好,今天我們就要通過這篇文章的學習來感受范仲淹的這一偉大的政治抱負”,學生的勁頭更足了,興致勃勃地趕緊打開書仔細讀了起來。如此水到渠成,確實“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樣學生不僅愿意學習,樂于學習,而且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的得到迸發與跳躍。同時,富有價值的問題還在于尋求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抓住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的聯系的問題。如我在教學《曹劌論戰》時,在分析了曹劌的“遠謀”和魯莊公的“鄙陋”后,在學生的興趣聚焦于曹劌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征上時,我順勢曲問:“在這次長勺之戰中,顯然,曹劌的遠謀是舉足輕重的,但是否能少了魯莊公的一臂之力呢?魯莊公身上除了鄙陋以外,是否一無是處了呢?”“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話音剛落,整個課堂又開始炸起了鍋,充滿挑戰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二、“主問題”的設計要遵循學生認知規律
教師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應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而非純知識性的提問。問題的設計要做到難易適度,就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智能水平、生活實際和年齡的差異,盡量接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防止:淺——缺乏吸引力,索然無味;偏——抓不住重點,糾纏枝節;深——高不可攀,“聽”而生畏;空——內容空泛,無從下手。太易,脫口而出,無法引起思考,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利;太難,難以下手,造成心理壓力,結果適得其反。要做到難易適度,還要注意問題的梯度。所謂梯度,就是提出的問題,應做到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層層推進,步步深入,把學生的思維一步一個臺階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正如錢夢龍先生所說的那樣:先問一些比較容易、有趣的問題,讓學生嘗到一點解決問題的樂趣,然后逐步加大難度。這樣學生就好似登山一樣,過了一個山峰,又有一個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于是他們登高的興趣會越來越濃,課堂氣氛也就越來越活躍了。所以,語文教師需要從整篇課文出發,制定有步驟與有計劃的系統化的提問,將那些大并且難的問題,逐漸分解成為具備層次性,并且很容易解決的問題,讓不同梯度的學生都有收獲。比如教師在講授《變色龍》一節之時,可以采用“梯度提問法”。①奧楚蔑洛夫的性格怎樣?②奧楚蔑洛夫善變的顯著特征具有哪些?③奧楚蔑洛夫雖然很善變,但是其自始至終都沒變的是什么?④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奧楚蔑洛夫一變再變?⑤作者塑造這一人物形象的意圖何在?這樣的問題設計很明顯是從簡到難,這樣就可以根據學生成績的不同,分別對應不同的學生進行提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基礎一般的學生通過對前面兩個問題得到思考,能掌握本文的主要內容,達到理解課文的目的;基礎較好的學生能在領會前面兩個問題的基礎上,理解小說的基本思想;而基礎很好的學生則在充分領會前四個問題的基礎上,深刻理解本文的現實意義,能將作者的寫作手法運用于自己的寫作之中。
三、“主問題”的設計要促進學生思維和能力發展
學習知識要從整體思維著眼,把握脈絡和主旨。整體理解是基本目標,確立問題必須圍繞這個目標,多而雜的問題會分散學生的整體思維,使問題偏離或失去目標。所以問題應當給學生充分的思維空間,使學生有充分的自由思維去理解各種問題。例如,就《春》中描寫各種果樹開花的一段提問:“作者為什么要寫‘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這一句?”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做一個推理:春天花繁,秋天才會果盛;“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寫的是果實,要說的還是“花繁”。這樣的問題,其價值就不局限在問題本身,對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也具有積極的意義。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培養學生一般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所以應設計恰當的主問題,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只要對主問題設計精當巧妙,引導得法,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一定能把握語文課堂教學之“魂”。如在教學《孔乙己》一文后,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被打折了腿的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完最后一碗酒后,用手“走”出了酒店,想一想,他的命運又將如何?請充分發揮合理的想象續寫出孔乙己離開咸亨酒店后的情景。這樣就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1995F08F-1AD4-4998-96D6-3A1CB4DAB0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