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經濟也實現了快速發展,但與此同時也加速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著社會生產及人民生活。因此,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已迫在眉睫,其中林木種苗培育及管理發揮著根本作用。本文分析了林木種苗培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和管理方法,為中國林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1林木種苗培育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缺少市場調研
大部分地區在林業產業發展過程中,缺乏足夠的市場調研,對林業的發展造成了不良影響。技術管理人員必須了解林業生產目標,明確市場需求,找準林木種植和管理方向,提高企業收益[1]。
1.2缺少專業人才
目前,大部分林業技術人員都缺乏科學的培育及管理意識,林業技術人員工資較少,林業專業技術人才較為缺乏,人才流失嚴重,這對林業種苗培育與管理產生了不良影響,很難實現林業的健康發展。
2林木種苗管理措施
2.1提高優質種苗生產力
要想提高林木種苗生產力,技術人員必須完善林木管理體系,建設完善的育苗生產系統,從而達到市場標準。對種苗實施統一管理。另外,對育苗基地實施分類管理,促進精細化、標準化生產。相關管理部門可采取育苗訂單的形式,建設具備較高專業水平的保障性種苗基地,從而培育出更多的優質樹苗。林業生產部門還需要結合市場需要,有效管理林木種植,加大優質樹苗的供應。
2.2完善種苗綜合服務
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完善的林木種苗管理機構,提高相關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提升種苗培育品質。另外,林業部門必須對培育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對基層林木育苗戶進行技術指導,提升其經濟效益。另外,加強林木種苗培育信息化建設,優化交易信息平臺[2]。
2.3強化市場監督管理
目前,林木種苗市場仍然缺乏科學的監管,因此,相關管理者必須加大市場監督,推動市場順利運行,促進林業健康發展。加強宣傳林木種苗制度,并將生產許可制度落到實處,使得種苗銷售及生產實現規范化。
2.4明確工作重點
為了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了解林木資源的重要性,明確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關系,采取科學的種植方式。過度的開發和砍伐樹木資源,會減少綠化資源,加劇氣候變化。因此,有關部門要時刻監督樹木資源生產總量,將具體制度落實到個人。
2.5優化林業經營模式
在植樹造林過程中,必須及時調整林業工作方法和生產方式,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提高林業工作生產質量和效率,必須改進傳統的造林觀念和模式,引入正確的造林管理思想。林業人員要加強對林區的檢查和監督,進一步完善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制度,重視林業管理。系統、科學的管理流程和體系,可以有效提高綠化工作效率和質量。在實際造林工作中,還要做好前期工作,工作人員必須清楚認識到森林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只有加強日常管理和維護,并制定針對性的管理計劃,才能有效提高林業工作質量和效率。
4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4.1森林培育實現集約化
隨著中國工業化及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森林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對森林資源進行合理的利用,需要采取現代化管理模式,保證傳統的森林培育及管理技術不斷實現集約化,縮短林木生長周期,在加快其生長速度的同時保證林木質量。
4.2森林培育實現定向化
為提升森林的經濟效益,就要采用分類的經營管理模式,研究定向培育技術。規劃商品林、公益林、紙漿林、建筑林等各種類型,使得森林培育逐漸形成定向化[3]。推動了退耕還林進程,強化林業苗圃建設。
綜上所述,目前林木資源損失十分嚴重,必須實施科學的人工造林技術,培育林木種苗,發展生物種植技術、無土栽培技術等。在造林過程中,必須保證苗圃土壤、水分等達到相關標準,促進林木幼苗生長。
參考文獻
[1]盧明革.林木種苗培育技術與管理維護[J].種子科技,2020,38(4):67-69.
[2]向子平.林木種苗培育技術與管理維護[J].種子科技,2020,38(12):60-62.
[3]涂可普.林木種苗培育技術與管理維護[J].農家致富顧問,2020(20):57.
(甘肅省白龍江插崗梁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梁兮)7F1E7C9C-29A2-451A-86E6-7EDAE621DB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