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忽視了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在森林方資源利用方面,亂砍亂伐、開礦采石等行為導致了許多的環境問題,使得水土流失嚴重。在現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重保護生態資源,包括保護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等,打造人工營造林,增加綠化面積,促進生態循環。
1強化營造林質量建設的重要意義
1.1改善自然環境
森林不僅為人類社會提供了木材,還為人類提供了氧氣,森林資源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綠化植物能夠吸附一定的空氣浮塵物,還可以裝飾街道;鄉村山林還可凈化山區空氣,人工營造林可以促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提高環境質量,對于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2服務社會生產生活
樹木種類具有多樣性,可以保護環境與生態,同時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實施營造林工程,可以豐富森林樹種,結合當地生產狀況延伸產業鏈,提高森林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2影響營造林質量的因素
2.1缺乏合理的工作目標
營造林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又長期性的工程,若營造林規劃和范圍難以確定,會影響后期的栽種工作,目前,很多地區在還未規劃好營造林計劃時就開始建設,會降低森林樹種存活率,而且沒有結合實際發展狀況營林造林,導致水土流失和環境破壞。
2.2營造林人員專業素質不齊
在一些欠發達和偏遠地區,林業工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影響了當地林業工程的實施。
2.3管理體系落后且不完善
目前,一些地區林業部門缺乏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降低了辦事工作效率,常常出現管理不善、經營不善的行為,影響了后期的營造林建設。
3提高營造林質量的有效措施
3.1建立法律法規
在林業建設過程中,要想保證營林質量,就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每個員工進行規范管理,增強人們對于林業建設的重視,加強對營造林技術的宣傳,促進營造林的良好發展。
3.2加強科學化管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時了解林業生產情況變化,有助于提升實際勘測精準率,減少人工輸入數據的錯誤概率,監測營造林的樹木生長情況,并及時作出反映,對于提升營造林存活率具有重大意義,促進營造林建設信息化發展。
3.3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針對林業從業人員專業素質不一的情況,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考核和培訓,提升其技術熟練度和準確性。加強員工的思想建設,強化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理念,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思想素質。
3.4明確營造林工作方向
營造林是一個長期建設的工程項目,在實施前需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如果前期調研和準備工作不充分,那么會影響后期林業工作的順利推進,需明確營造林工作方向和規劃,利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多方分析數據,鼓勵從業人員實地調研測量,緊密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營造林栽種和選種計劃。
綜上所述,在林業開發過程中,為了提高營造林建設質量,要加強林業工程管理,堅持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逐步提升營造林建設質量和水平。
(山西省介休市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服務中心賀磊)124F931E-8FDE-46F6-A06F-34B347194C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