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岑鞏縣地理位置概況
岑鞏縣位于貴州省東部,屬于亞熱帶濕潤氣候,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縣域內有龍江河、龍鰲河、舞陽河3條河流流經,水力資源豐富。岑鞏縣氣候宜人,四季分明,雨水、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適宜種植思州柚。思州柚種植區域主要分布在該縣的注溪鎮、龍田鎮和思旸鎮,其他鄉鎮少有種植。截至2017年,注溪鎮思州柚種植面積超過0.27萬hm2,素有“萬畝思州柚之鄉”之稱。
2岑鞏縣思州柚發展現狀
岑鞏縣強化山區農業綜合開發,充分利用當地水源、土質、地形等資源優勢,投入共計1 500多萬元,從浙江省玉環地區引進文旦柚新品種在當地進行試種。之后結合注溪氣候特征進行嫁接改良,培植出適宜當地種植的新品種文旦柚和蜜柚,并建成多個文旦柚示范點、面積逾200 hm2。隨后,注溪鎮圍繞龍江沿河公路線全面發展文旦柚種植,建成文旦柚種苗基地,每年為果農提供種苗,文旦柚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同時,當地農戶還組建思州柚農民專業合作社,其中以岑鞏縣興華文旦柚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速度較為迅速。岑鞏思州柚果肉肥厚呈米黃色,無籽或少籽,香味濃郁;脆嫩多汁,果肉易剝脫、不沾皮,富含鉀、硒、鋅、維生素B等多種微量元素,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2015和2016年,思州柚分別獲得國家地理標志性保護產品認證,注溪鎮以思州柚入選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思州柚作為岑鞏縣的扶貧產業之一,在精品水果產業中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形成以思州柚為主導,以水蜜桃、脆紅李、金秋梨、葡萄等精品水果為輔的精品水果產業發展路線。近年來,岑鞏縣利用思州柚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優勢,為迎合國內外市場需求,通過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思州柚成為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業,目前,思州蜜柚已經打開國際市場,與俄羅斯簽訂出口訂單,下一步將嚴格按照國家質量標準生產并加工出果汁、飲料等相關高附加值產品,讓思州柚走向世界。通過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加強與加工企業合作,帶動當地農戶就業,以合作社為單位統一管理、統一銷售,保護思州柚品質,最大限度發揮其品牌價值。
3岑鞏縣思州柚產業存在的問題
3.1產業服務體系不健全
由于思州柚主要銷地是在本地和周邊地區,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知名度的傳播,很多優質產品也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市場銷路無法進入市場。當地農民對思州柚種植特點缺乏認知,思州柚產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組織沒有充分發揮作用,在生產、購銷、加工、運輸等環節組織化程度不高,很多農戶由于缺乏市場行情分析能力,導致盲目跟風種植,很容易出現滯銷現象。農產品本身受自然條件因素影響較大,投資回報周期又相對較長,特別是自然災害風險會使農產品減產、質量下降,給農民帶來極大損失。目前,中國農業保險險種種類極少且沒有相對完善的保險補償,加上農民對于農業保險的意識薄弱,發生自然災害時對于沒有購買農業保險的農戶就會帶來極大損失。
3.2政府資金投入不足
政府對農業生產投入主要靠上級涉農項目資金支持,農戶作為農業生產的弱勢群體,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基本以家庭為單位進行小規模生產。而銀行對涉農企業和農戶貸款的門檻較高,需要資產抵押擔保并且手續繁雜,絕大多數農戶缺乏擔保資質,銀行或合作社害怕承擔風險不愿為其貸款。當地政府應深化金融機制改革,引導金融機構降低融資門檻,放寬準入限制,鼓勵更多市場主體參與融資服務。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吸引資質雄厚的企業或個體進行投資,為思州柚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農業保險保率較低使得農業發展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資金缺乏使得思州柚產業規模難以擴大,基礎設施建設和產品流通體系建立不完善、農業補貼資金不到位等因素影響了思州柚產業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由于中國農業現代化技術起步較晚,農業種植技術還比較傳統,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效率低,成本大。很多設備和技術都是通過國外進口,產品種植、運輸等也需要因地制宜,受貴州省山地和丘陵地形影響,很多農產品都沒有成熟的采摘和運輸技術與設備。由于產品生產和加工技術比較落后,思州柚深加工水平不足,農戶文化和技術水平偏低、技術創新能力較弱、技術設備相對落后等各方面因素導致產品科技含量較低,從而使得產品附加值也整體偏低。
3.3市場份額占比小,產業化集中度低
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和貸款難,導致思州柚無法擴大規模,在市場競爭中失去了優勢,市場份額較小,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受限,無法實現大規模生產。
3.4龍頭企業帶頭能力有待提高
盡管目前岑鞏縣已培育一批集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的龍頭企業,但是由于數量極少且規模不大、深加工水平不到位、生產加工技術設備相對落后、生產效率和科技含量偏低,產品附加值低,經濟效益不高,產業化水平低并且缺乏經營管理人才。
4完善岑鞏縣思州柚產業發展的建議
4.1建立健全產業服務體系
通過建設思州柚產品示范基地,培育優質特色農產品,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強、發展布局合理、產業體系完備的格局。政府應加大對特色產業的重視,給予資質農戶或合作社資金和技術支持,培育職業新型農民,引導農戶進行產品創新,利用思州柚地理標志產品權威認證,設計包裝盒知識產權,通過精細包裝提高產品價值,加大宣傳力度,嚴格按照標準生產,加強與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延伸產業鏈。建立多層次的公共信息平臺,加強產品物流服務體系建設,降低流通費用。強化生產環節執法監管,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加大特色農產品的宣傳,開展基層農技推廣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等工作。
4.2加大資金和科研投入
政府和有資質的企業應當投入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應完善水利設施,提高生產水平。其次,加強硬件設施,例如增加果品保鮮冷藏庫、果品篩選包裝設備等,提高生產效率和精品果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堅持科技帶動,推進經營管理創新。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利用現代化技術鞏固和發展思州柚產業。果園示范基地應當加強與農業科研機構的合作,培養農業技術研發人才,學習和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經驗,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加快產業化進程。
4.3擴寬市場銷路,提高市場份額
通過建立網上展示交易平臺,大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有效促進產品流通和銷售。利用微信公眾號、農產品信息服務平臺等電子商務平臺擴大宣傳,以社區營銷、直播帶貨、節日促銷等新型營銷手段擴寬產品銷售渠道,通過廣告加大宣傳,以提高消費者口碑及品牌知名度,擴大銷售規模,開拓國際市場。
4.4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帶頭作用
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特色品牌產業脫貧為導向,完善與農戶利益聯結機制,參與產業扶貧和脫貧,幫助農戶實現穩定增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示范園布局、示范基地建設、品種培育和種植經驗指導、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帶頭作用,提倡有經驗、懂技術的種植戶帶領后起農戶共同發展,實現共同富裕目標。
(貴州中南交通科技有限公司陳黔波)CE3C2798-607E-4CAB-BC54-ADCB50BA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