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現代工業生產中,起重機設備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起重機設備的應用能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但目前在起重機設備的設計、安裝、管理、應用等多個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基于起重機自動化的升級優化,文章以其施工類別判定、檢驗方式明確為著眼點,闡述分析了一些相關檢驗依據,提出了改造起重機的相關措施和方向,以及在對起重機進行檢驗時探討應該增加的檢驗項目,并展望了未來起重機的發展趨勢,旨在為行業有關人士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起重機;自動化技術;檢驗要求;應用實例
中圖分類號:TH2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064(2022)03--03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2.03.050
1 起重機發展趨勢
自動化以及智能化是起重機發展的必然方向,把以往的機械原理同電子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在驅動以及控制系統中,應積極引入一些現代化技術,例如光纖維與液壓傳動,以達到智能化以及自動化的目的。
目前,在起重機領域,數字化控制設備已實現了廣泛的應用,一般可以將其分成多個系統,例如故障診斷、信息管理等。隨著模糊控制、射頻、載波通信等現代技術進步和廣泛普及,提升起重機的柔性。同時,其吊裝更接近“多批次、少批量”的模式,能夠切實提高智能化水平[1]。
此外,在起重機領域,隨著電氣傳動技術的普及,進一步優化了起重機的調速與制動效果,在其工作過程中,能夠達到智能控制、顯示以及記錄的目的。自動保護以及檢測系統的誕生,基于一些特殊場合,實現了遠程遙控,能夠更加滿足智能化生產的需求,同時確保工作人員的安全。
2 起重機檢驗依據
何謂自動化起重機,通常指借助專用吊具、在特定行業使用的起重機。專用吊具的種類有很多,例如電磁吸盤,如圖1所示,以及抓斗等。不同的自動化起重機存在著一定的共性與獨特性。
在檢驗自動化起重機時,可以將以下兩點作為依據:一是判定施工類別;二是明確檢驗方式。
2.1 判定施工類別
在施工類別定性方面,按照有關規范,確定了多個術語的含義,例如起重機改造。就增加智能化控制系統而言,與優化施工類別沒有聯系。如果增加的系統是采取數據通訊手段,進一步掌控起重機的智能化運轉,同時還能進行人工操作,這是修理施工類別。如果徹底更換控制柜之后,增加系統是取代以往的控制系統,則是重大修理類別。與修理有關的起重機應該進行告知,與重大修理有關的,除了要進行告知,還應該申報檢驗。
2.2 明確檢驗方式
在檢驗標準方面,不局限于常規項目,相關規范中指出,檢驗機構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對項目以及檢驗要求進行調整。對此,要按照產品特征以及安全風險,制定科學合理的檢驗方案,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系統檢驗。
3 檢驗要求分析
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建設中,起重機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顯著增長以及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很多行業和領域更加依賴起重機,例如重物吊裝、貨物輸送等。事實上,目前起重機的自動化程度并不是很高,相關行業和領域對起重機的認識還不夠全面,與歐美一些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確保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趕超歐美先進國家,起重機自動化是一項重要的指標條件。
3.1 基于自動化升級改造的相關要求
對于自動化起重機來講,無論是設計、加工還是工作環境,都沒有考慮周期性工作特征,應分析其是否符合智能化工作的需要,在正式開展自動化優化前,應該有效校核及明確技術參數,這與產品壽命、工作故障率、制造工藝等諸多方面有關。
3.1.1 運行級別校核以及確定
起重機正常工作時,是根據預先設置的程序運行周期的,其工作級別與諸多方面有關,例如安全系數、把控精度等。在運行級別滿足要求的前提下,才能符合生產率、預設年限等要求。正式改造之前,要認真校核以及確定運行級別,讓其性能和要求符合智能化生產需要。
3.1.2 運行級別、控制精度、系統相關性在靜態剛性方面的要求
本研究確定控制精度要求、系統健全程度的起重機,其撓度需要符合要求給出的實際規定,應該按照其運行級別,進一步明確撓度需要實現的要求。正式改造前,應綜合考量有關的技術參數,如靜態剛性、運行級別,特別是存在調速系統不健全等情況的起重機,在定位控制方面要求具有很高的精度,要認真校核其靜態剛性,判斷是否符合制造工藝的需要。
在實際檢測時,橋架支撐位置分布在端梁下方區域,靠近車輪。在端梁表層的四個節點進行平衡調整,跨度誤差應小于3 mm,基礎間距小于2 mm。
在檢測受力構件時,起重設備主梁表層拱度的檢測規范為(0.9~1.4)S/1000,設備上起彎曲度的檢測依據為(0.9~1.4)L/350,電動程序拱度檢測參考為(1~1.4)S/1000,上翹度不可大于0.7 L/350,單梁拱度應高于0.8 S/1000。在檢測時,使用約為0.5 mm長的鋼絲,將其連接在主梁表層,固定另一側。當一側施加150 N作用力時,以S/10為區間,測定鋼絲、主梁的間隔長度h,在間隔區放置高塊H,主梁位置的上拱彎曲度測算方法為F=H-h-修正值。水準儀檢測方法,在檢測區進行水準設備調平,逐一檢測主梁S/10筋板、端梁中位、懸臂等位置高度。
在檢測主梁腹板性能時,板面應保持平整,防止凸凹問題。在檢測板面平整性時,受壓區域翼緣板高度的1/3范圍內,其平整性檢測結果應小于0.7δ,其余板面位置的平整性檢測結果應高于1.2δ。在檢測時采取目測法,使用1 m長的尺子放置于腹板表層,測定腹板與尺子的間隔長度,長度取值取最大值。
檢測輪子、軌道時,箱梁、軌道的偏差中,端處偏差允許值為±2 mm。跨中檢測依據:當箱梁面積不足19.5 m時,跨中允許偏差為3 mm左右;如果箱梁面積高于19.5 m,跨中允許偏差為3.5 mm左右,其余位置偏差允許值小于3 mm。BDED5C69-BB78-4C10-A59E-DE6F2AD3BD84
3.1.3 電磁干擾
一般存在著較多的電磁干擾源,例如變頻器、電機等。為確保通訊正常,要進行防護處理,其中包含增強裝置抗擾度、避免形成電磁干擾等多方面的內容。
3.1.4 供電容量
對于滑觸線與導線,在二者符合負荷容量的基礎上,無論是系統、吊具,還是傳感器,都要綜合考量它們的用電容量。
3.2 應增加的檢驗項目
3.2.1 專用吊具
自動化起重機中擁有很多專用吊具,例如抓斗、吸盤等,應該與電路、系統連接。其中針對集裝箱,對它的保護設備存在檢驗要求,而對別的吊具都沒有要求。在定期檢驗規則中,只對固定以及懸掛存在要求,因此,有必要規定每一類吊具的檢驗內容[2]。
3.2.2 定位、糾偏以及自校驗系統
在檢驗起重機時,有很多重要項目,例如,定位系統、系統安全系數、糾偏系統以及與上述相關的校驗與配置。
3.2.3 安全保護裝置
在自動化起重機中,也需要配置安全保護設備,如專用吊具減搖設備、防撞保護設備。系統出現故障或斷電時,應及時鎖定故障,再次啟動系統前,完成故障修復以及復位。在檢驗起重機時,應通過試驗的方式驗證性能是否良好。
3.2.4 安全監控系統
基于智能運行以及有人值守,起重機工作應取決于管理者的指令,工作情況要徹底反饋至管理者,裝配滿足要求的安全監控系統,同時根據產品特性以及吊具,增加相應的監控系統內容。
4 應用實例研究
起重機自動化的含義是相當廣泛的,包含傳感、傳動自動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起重機械涉及建筑及工業生產等諸多領域,推動起重機自動化,能夠顯著提高生產效率,節省生產成本,為企業創造更為可觀的效益。除此之外,推動起重機自動化能夠促使其更加穩定與安全,防止對操作人員造成傷害。
4.1 PLC控制
在起重機中包含著較多的系統,尤其是PLC系統,該系統使用范圍較廣,屬于可編程控制器,被大力推廣于工業環境。
在自動化控制方面,PLC系統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主要借助可編程存儲器進行邏輯運算,達到自動化控制的目的。PLC系統有著較多的類別,一般能夠分為大型、小型PLC控制兩種[3]。
根據不完全統計,港機常常會使用到以下兩項技術:一是現場總線;二是大型PLC。相比之下,一般的起重機通常會使用小型PLC控制。
4.2 電氣傳動技術
起重機自動化的升級以及建設與電氣傳動的優化息息相關。電氣傳動按照類別及結構的不同,在驅動要求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
現如今,針對傳動控制可以分成較多類型,包括直流型、變頻控速型等。根據綜合性能來看,變頻控速型較為理想。不一樣的行業,選擇的方式有所不同,在高端起重機領域,變頻控速這一方式得到了大力推廣,一些并不復雜的橋式起重機,通過對雙速電機的使用,從而達到控速的目的。
4.3 提高傳感技術
針對自行式起重機,為其配置承力傳感器,以便能夠更好測量重物,在重量大于起重噸位的情況下,傳感器智能釋放警報信息,避免出現傾覆的情況。例如,實際建設過程中,通過借助履帶式起重機,將鋼筋籠進行下放時,提升力沒有超過重量,表示因為成孔傾斜,極有可能導致鋼筋籠被卡,這個時候不可以強行下放,需要合理調節,確保施工能夠正常開展。
4.4 塔式起重機
就這一種起重機而言,有著很大的運行空間,在物料輸送、構件安裝方面,得到了大力的推廣,它一般包含以下成分:金屬結構,其中主要有底座、塔身等;運行機構,包括起升部分、回轉部分等;電氣系統,包括照明設備、配電柜以及電機等多個部分[4]。
傳統的起重機進行安裝時需要吊裝,運行高度常常被限制,在達到自升之后,通過借助液壓頂升設備,能夠按照施工需求升至需要的高度,為提高建筑施工質量和保障施工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塔式起重機如圖2所示。
4.5 激光定位技術
通過對激光技術的使用,針對起吊物體,能夠自動定位其重心處,配置超聲波傳感器設備。在超聲波作用下,達到自動提取重物的目的。借助磁場變換器,并結合該項技術,從而實現精準定位。防搖系統可以在工作速度200 m/min、加速度0.5 m2/s的情況下應用,在短時間內吊起重物,同時充分把控振幅,確保位移偏差處于合理范圍內。通常來講,應該低于幾個毫米。配置感應系統,能夠防止出現彼此碰撞的現象。
另外,基于起重機械,還在其上配置了診斷監控系統,可以提供很多的維護檢查內容,例如軸承溫度高低、襯片的使用年限、起重機的應力狀況等。
4.6 無線遙控技術
通常情況下,無線遙控技術可以分成兩種形式,即紅外遙控、無線電遙控兩種。在發射與接收器距離近的情況下,紅外遙控具有較好的適用性。在起重機遙控方面有著較多的形式,其中較為常用的是無線電遙控。
對于緊急停止功能來講,一般可以分為主動急停、被動急停兩種。主動急停一般指借助發射器釋放指令,對電源進行切斷處理,停止所有運動,現已有專利研究證實了這一方法的有效性。被動急停通常指一定時間內,通過接收機難以獲取有效信號,可以切斷通道電源,停止所有運動。為避免出現誤動的情況,急停開關是不可以智能復位的。兩種方法之中,被動急停應用更加廣泛。
利用發射器釋放急停指令,直到輸出急停命令,所經過的時長不可以超過0.5 s,這一命令斷掉電源,為級別最大的。不能獲取載波或難以接收信號時,要實現被動急停功能,需要在1.5 s內切斷電源。針對突發噪聲,在其干擾大于1 s時,或1 s內難以獲取有效地址碼時,需要切斷通道電源。
5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的不斷進步,起重機在工業生產中不可或缺,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安裝、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起重機的檢驗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起重機的進步并不局限于無人化,還會朝著智能化的趨勢發展,這樣的起重機會具備人工智能特點,例如智能感知及執行。另外,在智能起重機方面,會推廣較多的信息技術,如健康判定、虛擬仿真,實現自動診斷故障、自動預警等功能。因此,基于全周期管理的背景,可充分融入檢驗理念,制定全周期監控指標。除此之外,要健全起重機自動化規范體系,開展自動化標準研究,為有關單位提供依據,推動起重機的研發和使用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遲金生.雜貨碼頭門座起重機自動化改造關鍵技術[J].港口裝卸,2021(5):53-55.
[2] 唐艷同,余煥偉,陳仙鳳.自動化起重機檢驗研究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21(15):154-155.
[3] 孫偉哲,楊多兵.門座式起重機自動化作業關鍵技術[J].港口科技,2021(4):8-11,48.
[4] 程紅星.集裝箱門式起重機遠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檢驗[J].港口科技,2019(6):12-13,43.
作者簡介:俞曉明(1980— ),男,安徽宣城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電梯安全。BDED5C69-BB78-4C10-A59E-DE6F2AD3BD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