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 沈穎鳴 孫吉紅 包曉鵬 張華玲 張劍波


摘要 基于對我國鮮切花、盆栽植物和綠化觀賞苗木核心產區,以及我國最大的鮮切花核心產區云南省相關數據的分析,明確主要研究對象為我國花卉產業新區;然后以云南省楚雄州花卉產業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解析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的特點,詳解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挑戰,基于上述基礎工作,結合研究團隊的積累,提出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對策,為政府決策、科研、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花卉產業;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0-023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10.055
Research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in New Flower Industry District—Taking the Flower Industry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OU Zheng,SHEN Ying-ming,SUN Ji-hong et al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Yunnan 65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data of China’s core production areas for fresh cut flowers, potted plants and green ornamental seedlings, as well as that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s largest fresh cut flower core production area,it is clear that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paper is China’s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s.Then the flower industry in Chuxiong Prefecture of Yunnan Province is analyzed as a typical cas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 and explains in details the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Based on the above basic work, combin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research team, this paper also propos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he new flower industry area,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cision-making,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Flower industry;New industrial area;Industrial 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
基金項目
云南省省級“放管服”科研項目(2019-1-N-25318000002120)。
作者簡介 周正(1992—),男,云南曲靖人,助理研究員,碩士,從事科技管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員,碩士,從事科技管理、科技傳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2-06
花卉因其經濟價值、觀賞價值、環保價值和文化價值,對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著聯合《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在中國的召開,以及“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持續推進,花卉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應用以及發揮碳匯作用等方面的用途更加凸顯,為花卉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重大機遇。
近10年以來,我國花卉產業以盆栽植物、鮮切花和綠化觀賞苗木的生產和銷售為主。在自然條件、消費習慣、市場優勢、產業集群分布、歷史文化等因素影響下,我國的各種花卉產業形成了市場占比大、發展相對成熟的核心產區。在花卉產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一些新興產區的花卉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產值高速增加。筆者重點研究相較于成熟的核心產區,花卉產業新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針對性地提出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對策。
1 花卉產業新區現狀解析
1.1 花卉產業新區概念解析
花卉產業位居新世紀最具潛力的十大行業中第二位,是具有巨大市場需求的新興產業[1]。中國的花卉產業年產值保持高速增長,發展速度遠超世界平均水平[2]。目前,我國主要產銷的花卉為盆栽植物、鮮切花和綠化觀賞苗木3類,且3類花卉在全國一些重點地區形成了相對成熟的生產經營地區和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甚至部分花卉的產地集中分布在少數地區。我國3類花卉的核心產區分布見表1。
從全國范圍來看,云南、湖北和廣東是我國鮮切花種植面積前三的地區;廣東、福建、山東是盆栽植物的核心產區;山東、江蘇、浙江和河南是綠化觀賞苗木的核心產區。全國其他地區的3類花卉產業相對于上述傳統的核心產區,無論是產量還是產值都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屬于花卉產業新區。例如寧夏、銀川、貴州等地就成為鮮切花產業新區[3]。
云南省作為世界公認的適合花卉生產的3個區域之一,是我國名副其實的花卉主產區[4]。云南省鮮切花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總面積的20%以上,大花蕙蘭、彩色馬蹄蓮、盆栽玫瑰的產量分別占全國的90%、80%、70%[3]。如表2所示,從全省范圍來看,昆明作為鮮切花傳統核心產區年鮮切花產量高達91.3億枝,年產值高達315億元;而楚雄州的鮮切花年產量僅為17.86億枝,約為昆明的1/5;鮮切花產值僅為29.1億元,不及昆明的1/10[5]。但是,楚雄州鮮切花年產量增速明顯高于昆明,也高于云南省的平均增長水平。說明楚雄州花卉產量低、產值小,但是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是典型的花卉產業快速發展的新興地區。
因此,從全國范圍看,有發展領先的花卉產業核心產業區和發展相對滯后的花卉產業新區。就局部范圍看,在諸如云南這樣的花卉核心產業區中也包含了發展相對弱勢的花卉產業新區。這些花卉產業新區,基本上都呈現了產量和產值規模相對較小,但是產業發展十分迅速,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特點。
1.2 楚雄州花卉產業現狀解析
楚雄州位于云南省的地理中心,氣候宜人;日溫差大,年溫差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日照充足,霜期較短;屬亞熱帶低緯高原季風氣候,有明顯的立體氣候;土壤類型豐富,為花卉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6]。近年來,楚雄州花卉種植面積快速增長、產量迅速增加、產值實現突破、產業布局初步形成、經營主體快速增加、產品類型逐步豐富,花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與昆明和玉溪等花卉核心產區相比,楚雄州還具有土地廣闊、土地成本低、勞動力成本低等優勢。隨著在滇中地區花卉核心產區(昆明、玉溪)逐漸向外轉移和擴展,楚雄成為花卉生產新區[5,7]。
但是,相較于昆明,楚雄州花卉生產力、產業市場力、產業技術力以及綜合競爭力都存在較大差距[8]。因此,該研究以楚雄州為案例,探討云南省乃至全國范圍內的花卉產業新區存在的部分共性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和建議。
2 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類似于花卉核心產區,花卉產業新區也面臨著技術水平有待提升、產業配套有待升級、知識產權保護有待增強等花卉產業普遍面臨的問題。但是相對落后于傳統核心產區,由于花卉產業新區受產業發展水平偏低和產業基礎薄弱等因素的影響,上述問題往往更加突出。同時,花卉產業新區還面臨著產業規模小、投資困難、體系不健全等新問題。該研究以楚雄州為例,分析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科技體制機制不完善,支撐花卉產業發展能力弱
支撐花卉產業新區發展的科技體系往往較為薄弱,難以滿足花卉產業快速發展的科技需求。整個楚雄州花卉相關科研機構少,以楚雄州農業科學院花卉所為主;科研經費相對較少,主要來自州政府撥款,來自各級科技管理部門的科研項目研發經費支持有限;以花卉為主業的高新技術企業或者技術中心數量也極少,經營主體和研發主體提供的科技支撐力度不足;花卉相關的科研人員相對較少,楚雄州農業科學院花卉所主要研究人員僅為3人,高級人才服務產業發展能力較弱;花卉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難以開展深入研究以及對花農開展專業技術培訓。
2.2 經營主體少且小,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有限
目前,整個云南省花卉產業都面臨著經營組織小、散、弱,花卉企業整體實力偏弱以及花卉種植主要以農戶為主的問題[9]。作為云南省花卉產業發展第三梯隊的楚雄州,此問題更加突出。
具體表現如下:楚雄州的花卉企業和種植戶快速增長,但總體數量仍然較少、質量較低,且相對分散;科技型、創新性的龍頭企業少,種苗企業更少,缺乏示范帶動效應和品牌效應;花卉專業合作社少且弱,對種花大戶的聯合和花農的培育作用不明顯;花卉種植主要依靠個體花農完成,小農戶的生產方式已難以適應花卉產業規模快速的發展需求。
2.3 花卉產業體量小,產業發展資金投入困難
產業新區花卉產業體量往往相對較小,急需擴大產業規模。以楚雄州祿豐市為例,祿豐市是云南省30個花卉產業重點縣之一,花卉種植面積達0.22萬hm2,是楚雄州花卉種植面積最大示范縣,但仍然未能躋身云南省花卉產業的第一梯隊,花卉產業體量依舊偏小。
盡管祿豐市急需擴大花卉產業規模,但是資金投入又成為制約祿豐市花卉產業規模擴大的難題。在企業投資方面,楚雄州本身缺乏大型花卉企業,且進行外來大型花卉企業招商引資難度較大,導致能在楚雄投資的花卉企業規模體量都比較小,資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祿豐市花卉產業本身體量小,進一步導致社會資本持久投入信心不足。在農戶自主投資方面,由于花卉種植前期投入較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農戶的種植積極性。據估算,在楚雄州種植鮮切花的投資約為57萬元/hm2。投入較大,導致個體農戶種植意愿較低。花卉企業以及小農戶的投資能力弱或者投資意愿低成為阻礙楚雄州花卉產業規模擴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2.4 花卉產業鏈相關管理、技術和配套落后,花卉產量和質量不高
云南部分花卉核心產區仍然面臨著多種關鍵性問題,包括種植技術落后、生產設施簡陋、抗風險能力差、生產技術欠缺、專業化程度低等生產問題,銷售渠道不統一、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等經營問題以及冷鏈、物流、服務及基礎設施需進一步完善等配套問題[10]。相較于昆明這樣的管理先進、技術領先、配套完善的核心產區,楚雄州花卉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發展滯后、技術傳輸渠道相對狹窄,使得上述管理、技術和配套問題更加突出,直接造成花卉種植、采摘、運輸、出售等眾多生產銷售環節效率低下,使得楚雄州花卉產量低、質量差。
3 花卉產業新區產業發展對策
3.1 加強宏觀規劃,完善產業布局
目前我國正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花卉作為高產值產業,花卉產業新區的政府部門應當因地制宜,將花卉產業規劃納入當地的鄉村振興全局規劃中,把花卉產業的發展提升到當地政府發展戰略的高度,充分發揮花卉產業帶動地方經濟增長以及農戶增收致富的作用。
此外,應當緊密圍繞國家、各省的政策導向以及各級政府部門的各種重大決策部署,摸清當地花卉產業的基本情況,收集整理各項基礎數據,結合各地花卉產業的發展優勢,運用好國家和省級層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合理規劃和布局本地區花卉產業,為當地花卉產業發展保駕護航。同時,花卉產業新區的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對當地花卉行業的指導、協調、監督和組織工作,促使當地花卉產業科學、合理、健康、有序的發展,克服花卉產業快速發展帶來的盲目性[11]。
以楚雄州為例,應當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積極貫徹云南省政府提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產業發展要求,深入全州進行詳細調研,摸清全州的花卉產業底數和產業發展現狀;編制花卉產業發展報告、產業發展規劃以及產業發展實施意見;加強花卉產業的宏觀規劃,完善花卉產業發展政策,高位推動花卉產業發展。同時,借助祿豐市被列入全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云南花卉產業集群項目實施縣、“祿豐花卉”被列入云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祿豐云花”被云南省命名為公用品牌等機會,積極爭取來自國家和省級層面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完善祿豐市配套政策,加大本地財政資金投入,扎實推進花卉產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3.2 強化科技支撐,配套科技政策
花卉產業新區應當建立健全科技支撐花卉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出臺相關科技配套政策。例如,楚雄州的科技管理部門應當出臺楚雄州花卉產業配套科技政策,設立花卉產業科技創新專項計劃,適當將科研項目及科研經費向花卉產業傾斜;為當地積極爭取國家級和省級科技部門相關政策、項目和資金的科研院所和企業提供鼎力支持;采取整合當地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技術力量以及引進外部技術、人才、科研團隊等科技資源相結合的手段,服務當地花卉經營主體和產業創新。
楚雄州的花卉經營主體應當樹立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的意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應當提高科技服務意識。雙方開展深度的產學研合作,推進花卉技術提升、創新平臺建設和科技型人才培養。同時,加強技術培訓以及培養花卉專業人才方面的合作。借助楚雄州花卉企業、科研院所的智力資源,積極邀請其他地區的專家入楚培訓,培養一批產業技術工人和鄉土人才,為產業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3.3 壯大經營主體,擴大產業規模
3.3.1 加大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支持力度,在金融、信貸、信息、培訓上給予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大力支持[4]。例如,楚雄州有關部門可將新增的建設用地指標、農業補貼、保險補貼向花卉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等新型花卉經營主體傾斜;探索開發花卉金融信貸產品。
3.3.2 經營主體要實現由“小、散、亂”走向規模化、專業化、精品化和科學化。楚雄州的花卉經營主體可以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科研機構(技術中心)+基地+農戶”等新型模式,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3.3.3 構建現代化花卉產業園。楚雄州祿豐市成功入選全國50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名單,應積極探索建立以產業園為基礎、科技創新平臺和交易物流平臺為支撐、品牌為引導、三產融合的現代花卉生產體系[9,12]。
3.3.4 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花卉龍頭企業能帶領農戶進行聯合生產或是專業化小型生產,有利于凸顯專業性,提升花卉商品率和質量,實現由粗獷型初級生產模式朝集約型現代專業生產模式方向發展。祿豐市目前共有花卉相關的龍頭企業10家,包括省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州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3家,其中有2家企業還是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充分發揮這些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提升祿豐市花卉產業規模化水平。
3.3.5 豐富花卉產業發展形態。楚雄州可適當開展農文旅融合項目,依靠花卉種植基地,結合已有旅游景區,建設以花卉文化為主題的商業服務區、主題公園等配套設施,弘揚花卉文化,豐富花卉產業發展模式。
3.4 健全產業體系,打造特色品牌
3.4.1 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技術推廣體系和市場體系,完善產業發展體系。楚雄州州級財和各縣級財政可安排花卉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花卉產業的管理和規劃;進行花卉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和推廣,整合優質資源、優良品種、生產技術和設施設備資源,建立穩定的推廣體系;擴大外部市場,加強內部市場建設,充分挖掘本地鄉鎮市場的潛力,強化市場體系建設。
3.4.2 加強花卉產品品牌認證,提升品牌知名度。楚雄州可以積極參與云南省“十大名花”“三品一標”等品牌認證活動;積極參加南博會、農博會等國內、國際花卉展,提升楚雄州花卉品牌知名度。
3.4.3 打造特色花卉產品,提升差異化競爭能力。充分調研、精準研判、準確定位,突出花卉新區特色花卉品種,另辟蹊徑打造特色品牌。楚雄州的地方特色花卉以山茶花為主,其中代表性企業百澤茶花園是國內山茶花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山茶花種植基地。楚雄州可提升山茶花種植技術,增強山茶花商品化程度,將其打造為特色花卉,樹立楚雄州特色花卉品牌。
3.5 加強對外合作,完善產業配套
3.5.1 積極尋求與花卉核心產區的合作,擴大銷售市場。楚雄州緊鄰昆明這個亞洲最大的鮮切花核心產銷區,要不斷深入與昆明花卉產業的合作,密切與昆明鮮切花市場的合作關系,借助昆明花卉市場強大的銷售體系、供應鏈、物流鏈、交易平臺等資源,幫助楚雄州花卉進入省內市場、國內市場,乃至國外市場,實現“借船出海”。此外,楚雄州也可以適當承接昆明、玉溪等花卉產業核心區的產業轉移,助推當地花卉產業發展。
3.5.2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完善產業鏈相關配套。大力引進技術含量高、市場銷路廣、產業鏈齊全的花卉企業落地楚雄。引進的企業除了關注種植、銷售和管理以外,也要注重在冷鏈、物流、服務及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方面的投資,不斷完善楚雄州花卉產業鏈的各個關鍵環節。
4 結語
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一帶一路”倡議、生態文明建設等重大戰略實施的大背景下,在人民群眾對精神文明需求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花卉的國際和國內市場不斷擴大,花卉產業新區迎來良好的產業發展契機。盡管面臨著技術不足、產業規模小、科技支撐弱、配套不齊等問題,但是通過加強發展規劃,強化科技支撐,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技術,加大招商引資,打造特色品牌等舉措,將會極大提升花卉產業新區的競爭力,實現花卉產業的發展突破。
參考文獻
[1] 周小婷,王強亮.花卉產業發展問題研究:以陜西省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20,48(14):209-212.
[2] 王燕培,劉彩霞.我國花卉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南方園藝,2021,32(1):78-80.
[3] 中國花卉協會.2018全國花卉產銷形勢分析報告[J].中國花卉園藝,2018(13):10-27.
[4] 關偉,過聰,向發云,等.湖北省花卉產業調研報告[J].湖北農業科學,2020,59(S1):238-241.
[5] 劉昕,楊明珊,邵青,等.2020年云南省花卉產業發展情況分析[J].農業工程技術,2021,41(16):41-44.
[6] 楊麗君.楚雄州民間食花習俗略談[J].現代食品,2016(7):22-25.
[7] 陸繼亮.楚雄成為云南又一花卉生產新區[J].中國花卉園藝,2016(9):42-43.
[8] 鐘婕.云南花卉產業競爭力空間差異性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9] 孫哲遠,馬玲玲.云南省花卉產業現狀問題及振興路徑探討[J].南方農業,2019,13(19):18-22.
[10] 路覃坦.中國花卉產業發展問題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21(6):146-148.
[11] 方一清.云南花卉產業現狀與提升競爭力的對策分析[J].花卉,2019(2):22-23.
[12] 孫哲遠.基于云南省花卉質量現狀的對策性分析[J].新農業,2019(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