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一直以來我國所采用的《企業會計準則-租賃》(2006)要求企業將租賃業務采用雙重租賃模型,據租賃性質不同,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兩種形式。財政部于2018 年修訂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第21 號-租賃》(2018)與原準則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準則的核心變化是取消了“兩租分離”的租賃模型,實行“兩租合一”的單一租賃模型。這一改變對于擁有大量經營租賃業務的企業產生了較大影響。
新租賃準則的核心變化是取消了承租人關于融資與經營租賃的分類,即承租人采用單一計量模式,要求承租人對所有租賃確認使用資產和負債租賃,并分別確認折舊和利息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下存在例外,即不超過12 個月的短期租賃(不含資產購買權)和全新資產價值較低的低價值租賃。這兩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簡化處理,不用確認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
1.租賃的識別。
新的租賃準則引入了“已識別資產”、“主導使用權”來確保企業可以明確識別租賃。只有同時滿足資產是可識別資產、承租人獲得經濟利益且承租人主導資產的使用這三點,才可認定合同是租賃或包含租賃,否則合同不包含租賃。此外,在新準則下,需要采用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經營租賃和服務進行處理,經營租賃需上表,而服務仍在表外確認,并詳細規定了對二者進行區分的原則。同時,新的準則引入了“租賃的分拆及合并”這一概念,對租賃的計量單位進行了細化。
2.會計處理模型的修改。
舊的租賃準則將租賃區分為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這種做法導致了“兩租分離”現象的發生,降低了企業跨級信息的質量。新的租賃準則引入了使用權模型,取消了對經營租賃和融資租賃的區分,在租賃開始之日,對所有除短期租賃和低價值租賃外的租賃確認資產和負債,計入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科目來解決這一問題。
3.對承租人后續計量的改進。
承租人需按照固定資產有關規定對租賃開始日確認的使用權資產進行折舊,在資產負債表日要對其進行減值測試,同時按照實際利率法以攤余成本計提租賃負債的財務費用。若在租賃期內發生重大變化(該變化在承租人可控范圍內)影響承租人繼續行使選擇權的,承租人應當重新估計其是否能合理行使選擇權。此外,還對承租人發生租賃變更后的處理方式作了規定,如若該租賃變更同時滿足增加一項或多項資產的使用權和增加的對價與租賃合同范圍擴大部分的單獨價格相當,則該變更作為一項單獨租賃處理。
4.售后租回交易的變動。
新的租賃準則按照新收入準則判斷轉移該資產的行為是否構成銷售,如果該交易行為構成了銷售,那么承租人需終止確認該標的資產并對剩余部分使用權資產進行確認。出租人應對購買該項資產進行會計處理并在出租時按照新準則進行處理。如果該資產轉移行為不構成銷售,承租人則不需終止確認標的資產,并將收到的款項確認為金融資產,出租人不應確認標的資產,支付的款項應作為金融負債處理。
5.出租人的租賃分類原則及相關會計處理。
在新租賃準則下,出租人的租賃業務并不需要遵循使用權原則,其會計處理也因此未發生改變。由于“兩租合一”這一變化,新租賃準則調整了針對轉租業務的相關規定。此外,根據實際需要,新的租賃準則增加了對生產商或經銷商作為出租人的融資租賃的會計處理規定。
現假設民用航空企業2017 年年初簽訂一個十年期租賃合同。近年來央行五年及以上貸款的貸款利率約為5%,假設這一租賃合同的實際借款利率為i=5%、此合同經營租賃金額為5 億元,對租賃的資產折舊期限為10 年的直線折舊,凈殘值為0。由公式3.1 計算可得,年金現值系數P/A=7.721735,其中i 表示報酬率,n 表示期數,P 表示現值,A 表示年金。經計算可得年金現值為386086.7465 萬元。根據新租賃準則的規定,該航空企業應確認使用權資產386086.7465 萬元,與此同時,亦應確認使用權負債386086.7465 萬元。

民用航空企業以經營租賃對財務數據進行處理的主要目的是對真實的財務情況進行修飾以呈現一份的財務報表。企業在2017 年年初借款386086.7465 萬元,按照之前假設的利率進行計算,當年這筆借款產生的利息為386086.7465×5%=19304。34 萬元。2017 年年末,實際支付租金50000 萬元后,使用權負債賬面余額約為355391.0838 萬元。按照這樣的方法繼續進行計算直至租賃期結束,共支付經營租賃租金500000 萬元,其中利息費用113913.2535 萬元,租賃本金為386086.7465 萬元。由于每年支付的租金都會是使用權負債賬面余額減少,因此產生的利息也逐年減少,計算結果如表3-1 所示。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后,計算得出每一年經營租賃資產都會因為折舊而減少38608 萬元,計算結果在表3-2 中給出。

表3-0-1 新租賃準則下租賃負債分析數據
按原租賃準則航空企業的經營租賃有關費用應做當期損益處理,不應按資產和負債分別入表。按新租賃準則中來處理,經營租賃資產的會計處理方式應于原租賃準則下融資租賃處理方式相類似。大部分航空公司采用直線法折舊,這樣處理會導致資產以大致不變的速率減少,這也使得需要支付的利息費用逐年減少,因此負債的減少速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會加快。這就能看出,使用權資產的減少速度與負債的減少速度之間的比例不能維持恒定。從計算結果中可知,新租賃準則“兩租合一”將會提高航空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而且每年都會產生一筆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債務,且這筆債務應被計入流動負債。因此,企業資金流動比率也會降低,使企業的償債能力降低,導致該企業財務風險升高,這將會導致航空業融資成本提高。

表3-0-2 新租賃準則下租賃資產分析數據
在使用新的租賃準則后,本應計入當期損益的經營租賃租金,現需進行折舊處理,按照假設情況,每年折舊約38608.67 萬元,十年租賃期間共折舊386086.7 萬元這個金額就是租賃資產的歷史成本。財務費用隨著利息一同減少,但租賃期內總的財務費用并未發生改變,仍然為113913.3 萬元。若將整個租賃周期視為一個整體,執行新準則或是舊準則并沒有太大的區別。但使用新租賃準則時前期財務費用較高,接近租賃期結束時財務費用較低,從2017 年的19304.34 萬元下降到了2026 年的2380.95 萬元,因此企業的前期利潤比后期利潤要低很多,單項業務年利潤從 2017 年的-7913.01 萬元上升至 2026 年的9010.378 萬元。這同樣導致了留存利益也呈現出了前低后高的態勢。這些數值的變化導致航空企業前期應繳納的稅費下降。具體的計算結果列于表3-3 中。

表3-3 新租賃準則下租賃期間費用分析數據
租賃合同內,航空企業所支付的租金并沒有發生改變。因此,使用新準則或是舊準則對整個現金流量表并無過多影響。只是按新的租賃準則,前期所需繳納的稅款較少,企業總的現金流量在前期會更大。
航空公司應當對企業的租賃需求進行合理規劃,盡量減少因新租賃準則的使用在本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具體措施有以下三點:
1.航空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應盡量選擇較短的租期。折現系數與租期成正相關,租期越短,折現系數P/A 也就越低,租賃付款的年金現值也越低,總成本收到的擾動也就越小。此外,由于對于租賃期限短于12 個月的短期租賃可以選擇簡化處理,不用計入資產負債表,因此航空公司可以調整一些經營租賃的租賃期限使其變為短期租賃,以避免使用新租賃準則后一次需要對大量的資產和負債進行確認。
2.航空公司應提前將合同拆分為租賃和服務兩部分。在新的租賃準則下,雖然經營租賃需要全部入表,但與服務涉及到的內容仍可以不計入資產負債表。在簽訂合同之前,可以指出有關服務的因素,區分出服務與租賃的內容和價格。
3.由于使用權資產折舊和租賃負債利息對財務成果的影響在租賃初期和租賃末期有較大的差別,因此航空公司可以將不同期限的租賃合同進行合理搭配與統籌規劃以防止租賃初期的利潤大幅度降低。
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運輸飛機最多、航線網絡最復雜、年載客量最大的航空公司。南航于1991 年2 月1 日正成立,機隊規模現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位,年載客量居于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位。截止2019 年12 月31 日南航集團共運營826 架飛機,其中自有飛機285 架,融資性租賃飛機257 架,經營性租賃飛機320 架。
由南航2019 年末財務報表可以得出,在應用新租賃準則對租賃飛機進行核算時因經營租賃引起的使用權資產為20553400 萬元。接下來我們對南航2019 年資產負債表進行處理,比較在新舊準則下數據的異同之處,其處理結果見表5-1。

表5-1 新租賃準則下南航2019 年資產負債表變化簡表
由表5-1 可知,南航的資產負債表在采用新租賃準則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新準則施行后南航確認的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均為 20553400 萬元,總資產由 10111200 萬元變為30664600 萬元,變化率達到了203.27%,總負債由22959200 萬元變為43512600 萬元,變化率為89.52%。其中,非流動資產變化最大,高達243.6%。由資產負債率一項可看出,施行新租賃準則將導致公司財務指標惡化,在施行了新租賃準則后,資產負債率比之前增加了10.09%。
據新舊兩種租賃準則對該中國南方航空公司2019 年度的報表進行了數據計算,結論如下:
新租賃準則會對中國南方航空公司財務信息造成影響。在財務報表中的主要表現為:南航的資產和負債會增多,資產負債率會提高,利潤前低后高。租金支出從舊準則下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出變為新準則下的籌資活動現金流出這一現象體現在了現金流量表中。新租賃準則實施后,經營租賃可以進行表外融資這一優勢隨之消失,導致南航資產負債率上升,融資難度加大。新準則實施后,增加自購飛機比率可以緩解這一問題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