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嘉慧 彭勃
摘? 要: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實,中小學教育面臨新的環(huán)境。為切實打通學校課后服務“最后一公里”,2021年6月4日,教育部發(fā)布《關于推廣部分地方義務教育課后服務有關創(chuàng)新舉措和典型經(jīng)驗的通知》,對保證課后服務時間、提高課后服務質量、強化課后服務保障做了具體的要求。本文以安徽省各小學為例,通過調查和訪談了解到目前課后延時服務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教師工作壓力大、負擔加重、教學積極性減弱,以及學校對政策認知偏差、課后延時服務成了“補課”等一系列的問題。為促“雙減”政策和課后延時服務更好更快的發(fā)展,針對以上問題從政府、學校、教師三個主體入手提出一系列解決策略。
關鍵詞:延時服務;雙減政策;三點半問題
中圖分類號:G62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2)06-00-03
為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2017年3月2日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1],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意見》對課后延時服務進行了積極努力和有益探索,對如今“雙減”政策和課后延時服務又好又快的發(fā)展積累了許多好經(jīng)驗好做法。
一、延時服務的內涵及發(fā)展成效
(一)延時服務的內涵
為解決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各小學將學生的放學時間提前到了三點半。孩子三點半放學,家長五點半下班,時間的沖突形成了接孩子困難的“三點半問題”,中間兩小時的空缺怎樣彌補?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延時課堂開始在各地實施,免費為學生輔導文化課,培育課外興趣。所謂延時就是所有義務學校,每周一至周五開展課后服務,時間不得低于兩小時,即“5+2”模式。課后延時服務的內容,主要是指導學生完成作業(yè)、開展課外閱讀、對后進生給予特別輔導。最初課后延時服務的目的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解決“三點半”的尷尬問題。
二、延時服務的發(fā)展成效
早在2017年為解決“三點半問題”我國各地中小學就先后開展課后延時服務。據(jù)教育部官方統(tǒng)計,截至2021年5月底,全國共有10.2萬所義務教育學校開展課后服務,共6 496.3萬名學生、465.6萬名教師參與了課后服務。其中,師生的參與率均高于50%,課后服務工作取得重要進展。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雙減)[2],為了配合雙減政策更好地實施,各地中小學普遍開展課后延時服務。“雙減”和“延時服務”從宏觀層面來看,是相輔相成的,學生在校時間延長,減少學生上課外輔導班的時間和機會;在學校里面完成作業(yè),既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也減輕了學生作業(yè)負擔。
課后延時服務如火如荼地開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學校教師均是教育專業(yè)人員,學生的學習質量有保障。教師和學生朝夕相處,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習特點了如指掌,有利于更好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教育質量。二是學生在校就能把作業(yè)完成,有效地減少了家長因為沒有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作業(yè)而把孩子送到學科培訓的現(xiàn)狀,既減輕了家長的經(jīng)濟負擔也減輕了學生作業(yè)負擔。三是學校的資源齊全,為延時服務提供有力的保障。學生大多在教室里上課,學校豐富的教學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沒有充分利用,課后延時服務的展開,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興趣,促進學生多樣化發(fā)展。四是課后延時服務是“小學生的作業(yè)不出校門”的有力保障,能有效遏制教育內卷現(xiàn)象,減輕學生的負擔,避免家長盲目加入輔導班的行列中,把作業(yè)留在學校,把時間留給孩子,回歸教育正途,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三、課后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
對于延時服務政策的實施,我國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面臨著許多困難和挑戰(zhàn),課后延時服務的本質是解決課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時,問題也隨之而來。
(一)師生的負擔加重
第一,學校教師負擔重。教師工作時間延長,工作負擔加重。原本教師自由安排的時間被用來輔導學生,教師休息的時間大大減少[3],導致教師工作壓力大、負擔重。部分地區(qū)課后延時服務沒有報酬或報酬較低,使教師工作積極性不大,教師易產(chǎn)生消極應付的心理。部分教師會陷入認知偏差,覺得自己是看孩子的“保姆”,工作積極性不高,不利于提高教學質量。隨著“三孩”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家庭會有兩個及以上的孩子,班級的規(guī)模只會擴大,延時服務的對象只會更多,這無疑會使教師的工作負擔越來越重。
以安徽省課后延時服務為例,此項服務的教師以青年教師和中年教師為主。青年教師剛進入工作崗位,教學經(jīng)驗不足,他們本應該利用下班時間進行教學反思、參加研討活動,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但屬于青年教師的自我學習時間被割裂了。而中年教師工作壓力大,教學激情早已消退,滿足現(xiàn)狀,產(chǎn)生職業(yè)倦怠,他們不愿意也沒精力參與延時服務。上課、備課、批改作業(yè)、家長溝通,再加上每天延時服務兩個小時,教師每天的實際工作時間會遠超八個小時,工作負擔大大加重。大部分教師往往因為延時服務,無法陪伴自己的孩子,引起家庭矛盾,產(chǎn)生教師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沖突。長此以往,教師工作、家庭和生活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第二,學生負擔加重。延時服務使學生的在校時間延長,《意見》指出充分用好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文體、藝術、勞動、閱讀、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不得利用課后服務時間講新課[4]。但在實際活動中,一部分學校由于教學資源弱、成績壓力大,不僅沒有能力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而是更多地安排教師講課,教師輔導學生寫作業(yè),認為安排課外活動就是浪費學習的時間。一部分學校只是單純地安排自習,教師也沒有明確的要求,單純就是看一下孩子,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浪費時間在學校什么都沒做,這樣回家更晚了,還得吃飯寫作業(yè),時間會更加緊迫,這不但沒有減負,相反,大大增加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學生在完成每天的學業(yè)之后,還要在教室里接著完成作業(yè),中間缺少過渡放松的時間,學生負擔過重,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厭學心理,“雙減”反而變成了“雙增”。
(二)服務內容和形式單一
課后延時服務不單單是配合“雙減”和解決家長接孩子困難的問題,它是教育的延伸,小學生天真爛漫、活潑好動,有極大的發(fā)展?jié)摿ΓW生學習成績的優(yōu)秀與否并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在小學階段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激發(fā)孩子潛能,引導學生揚長避短,促進學生自由地發(fā)展。目前,安徽省各中小學對延時服務還處于探索階段,內容的設置比較單一,延時服務的內容主要是輔導學生寫作業(yè)、開展課外閱讀,學生大多是坐在教室里,少有安排戶外活動,如籃球、踢足球、接力跑、拔河等活動。由此可見,課后延時服務并沒有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沒能培養(yǎng)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
(三)學校資源不平衡
安徽省各學校發(fā)展差距大,部分學校資金缺乏,沒有財力發(fā)展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農(nóng)村小學缺少教師和資金,沒能力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學校沒有配備相應的硬件設施。農(nóng)村小學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放學后無人看管學生認真完成作業(yè),由于師資力量和財力的匱乏,反而最需要課后延時服務的地方卻無人看管,造成教育資源不平衡,學生得不到充分的發(fā)展,使農(nóng)村學生與城市學生的差距越來越大,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建設教育強國。
(四)政策認知的偏差
第一,教師對政策認知的偏差。有部分教師認為延時服務的兩個小時,自己充當了“保姆”的角色。認為延時服務就是看管學生寫作業(yè),保證學生的安全;還有部分教師利用延時服務的時間講課,認為延時服務的價值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縮小學生之間的差距。教師是開始延時服務的主體,教師對政策認知的偏差,會直接影響教育質量,如果延時服務的功能片面化,那么延時服務的意義也就沒能體現(xiàn)。
第二,家長對政策認知的偏差。部分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才是第一位的,興趣培養(yǎng)應該排在學習成績之后,延時服務就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教師應該注重知識的傳授,在延時服務的兩小時里復習當天所學知識。家長對課后服務產(chǎn)生的認知偏差,阻礙延時服務的順利開展,不利于家校協(xié)同合作。
四、課后延時服務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課后延時服務理念
課后延時服務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黨和政府解決群眾集中訴求的惠民工程,它關系社會的穩(wěn)定和群眾對政府的滿意度[1]。課后延時服務是時代發(fā)展的產(chǎn)物,是教育教學的補充,更側重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綜合發(fā)展、個性發(fā)展和整體素養(yǎng)的提高。學校作為課后服務的主要場所,一定要具有全局意識、大局觀念,深入貫徹落實政策精神[1],發(fā)揮課后服務應有的價值。
(二)建立專業(yè)的師資隊伍
建立一支穩(wěn)定、專業(yè)的教師隊伍是課后延時服務順利開展的關鍵。首先,減輕教師負擔,合理引進校外專業(yè)人員。可以聘請退休教師[1],返校教師可以分擔在職教師的部分工作,緩解師資的匱乏。各地小學可以和當?shù)貛煼洞髮W進行合作,引進師范生參與課后延時服務,這樣不僅能極大減少在職教師的工作壓力,同時也能促進師范生的培養(yǎng),加強職業(yè)能力的訓練,以便日后勝任教師的職責。吸引優(yōu)秀的校外人員,為學校注入新鮮的“血液”,既能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也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提高教師薪酬,優(yōu)化教師待遇。對于參與課后延時服務的教師優(yōu)先評職稱,給予直接的報酬獎勵。學校要為教師建立幫扶機制,解決教師因為工作不能去解決家里的問題,幫助教師解決問題,讓教師沒有后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延時工作。最后,教師要加強對延時服務的認知,提高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專業(yè)素養(yǎng)。延時服務不僅僅是看護孩子,輔導孩子寫作業(yè),而是惠普教育的重要體現(xiàn),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其目的在于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要有“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教學態(tài)度,不斷豐富自己,只有當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的發(fā)展[3]。
(三)豐富課程內容
課后延時服務是學校教育的延伸,課程內容不再拘泥于課本和教室,要著眼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采取“1+N”模式,“1”是常規(guī)看護,包括輔導作業(yè)、自助閱讀、保障學生安全、對后進生進行特別輔導。“N”是采取興趣小組和社團的形式,開展多種德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多種課外活動。
立足學校辦學特色,結合師資與資源條件,一校一策、因校制宜的制定實施方案,努力打造服務品牌,形成有特色的“第二課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依托少年宮、養(yǎng)老院、運動場館,積極開展勞動教育、體育、科技、藝術等活動[5],課后服務不能一直停留在作業(yè)輔導和室內閱讀上。要讓學生走出校園,認識社會,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提升自我設計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形成踐行、力行、篤行的素質。學校要開放閱覽室、圖書館、圖書角等場館,開展古詩詞吟誦,組織學生開展閱讀活動,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并享受閱讀[5]。同時也可以根據(jù)當?shù)靥厣埛俏镔|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人來學校進行表演,既開闊學生眼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豐富學生文化底蘊,也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提升學生的文化認同感。例如,安慶市是黃梅戲的故鄉(xiāng),學校可以利用延時服務的時間,邀請黃梅戲專家進校園演出,讓戲曲走進校園。使小學生領略中國傳統(tǒng)戲曲黃梅戲獨特的藝術魅力。通過唱念欣賞、身段體驗、表演互動、色彩內涵、服飾文化、歷史知識的傳遞和普及,講述中國道德故事,褒揚家國情懷,進一步豐富課堂文化,引人向真、向善、向美,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
五、結語
課后延時服務最初是為解決“三點半難題”,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結合的延伸性服務。隨著“雙減”政策的出臺,課后延時服務也是為了順應“雙減”的要求而推出的一項服務。目前全國各地小學掀起實施課后延時服務的熱潮,其意義有以下幾點:一是可以減輕家長的教育負擔。讓學生在校參與活動、完成課后作業(yè),更能有效緩解家長們的輔導壓力,能夠給予家長更多精力關注學生全面成長,促進親子關系更加融洽。二是促進學生全面成長。課后延時服務,有利于保障學生安全健康,讓學生待在熟悉環(huán)境學習或玩耍,直接確保了學生尤其是低齡學生的生命安全。同時,學校開展的延時服務能夠結合學校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yè)輔導,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三是提高學校教育質量。課后延時服務有利于充分發(fā)掘教師智慧潛能,利用教師經(jīng)驗、特長、興趣愛好服務于學生個性化需求,進而刺激學校提高教育水平。同時,課后延時服務需要學校配備相應的功能教室、運動場地等,有助于激勵學校增強教育服務能力,激勵學校完善配套設施。四是營造良好教育風氣。課后延時服務是“小學作業(yè)不出校門”的有力保障,能有效遏制教育“內卷”,驅除家長“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畸形“心病”,避免家長受校外培訓機構的過度營銷影響,盲目加入“報班熱”行列中,有效遏制“搶跑”之風。回歸教育正途,把輔導交給專業(yè)教師,把作業(yè)留在學校,把時間還給孩子,讓學生在學校接受更規(guī)范、更全面的義務教育。
參考文獻:
[1]施悅凡.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后延時服務的調查研究[D].揚州大學博士論文,2021.
[2]于川,楊麗樂.“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工作負擔的風險分析及其化解[J].當代教育論壇,2021(1):87-96.
[3]龔俊紅.小學課后延時服務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優(yōu)化策略[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2):3-5.
[4]鄭邦山.系統(tǒng)發(fā)力加快推動“雙減”工作落地見效[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1(8):6-7.
[5]黃瑩,柴家峰.我市今年將在50所義務教育學校實施課后延時服務[N].馬鞍山日報,2020-5-16(3).
(責任編輯:董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