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朝日電視臺網站5月29日報道,日本政府正在研究放寬防衛裝備品的對外出口管制。報道稱,俄烏沖突是導致日本政府考慮修改“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的主要原因。按當前規定,日本不能對外出口具有殺傷力的武器,也不能向明確遭侵略的國家出口武器。據《日本經濟新聞》28日報道,日本政府準備在2022財年內放寬武器裝備出口限制。即使是戰斗機、導彈等大型裝備,只要是此前與日本簽訂過《防衛裝備品及技術轉移協定》的國家,日本就考慮向其提供,這意味著澳大利亞、印度,以及歐洲和東南亞等地共12個國家將成為出口對象。
對于日本政府尋求放寬對外武器裝備出口,日本輿論廣泛關注。日本共同社稱,如果擴大武器裝備對外出口,那么意味著日本制造的武器將助長海外沖突與紛爭,這不得不令人擔憂。除了向日本政府提議擴大防衛裝備出口,自民黨還準備推動實現日本的“反擊能力”。共同社28日獲悉了自民黨今夏參議院選舉競選承諾的草案大綱。共同社稱,在日本所處的安保環境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為應對彈道導彈攻擊,草案大綱明確寫入擁有破壞對方境域內導彈發射基地等的“反擊能力”。此外,草案大綱提及,將日本防衛預算提升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并從根本上強化防衛能力。日本頻頻借炒作俄烏沖突來推動實現自身軍事發展。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26日曾在記者會上表示:“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日方軍事安全動向一直備受國際社會關注。我們要求日方深刻汲取歷史教訓,切實反省自身罪責,以實際行動取信亞洲鄰國。”
(摘自《環球時報》5.30)55AB227A-26E0-42FA-A71F-F230C5E173F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