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麗
摘 要: 文章通過上市農業行業共性研究與養殖企業個性分析相結合方法,總結出農業企業上市規律性問題,具體剖析蛋雞養殖企業存在個性問題,對標監管部門的規范要求,提出具體整改措施與建議。本方法從國家政策層面、政府監管要求、行業發展規律、企業自身特性四維一體,通過歸納分析、數據匯總,得出結論具有一定科學性和簡便性。同時希望對農業企業完善自身管理、提升財務質量起到規范作用,對同行業企業上市提供借鑒啟發作用。
關鍵詞:農業企業上市;持續經營;規范運營
中圖分類號:F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13-010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2.13.103
1 前言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和命脈,事關國計民生。農業的發展不僅要面對市場風險,而且要面對自然風險,因此農業這種高風險、低收益的特性更需要國家政策支持與資金助力。其中通過登陸資本市場募資則成為農業企業發展的重要生命通道,但是由于農業行業特性、企業自身發展薄弱,與證券監管和資本市場要求相差較遠,農業企業如何找差距、補短板、強內功、借外力成功上市成為問題關鍵所在。
2 研究背景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推動農村經濟繁榮和農民增收增效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國際貿易摩擦、核心科技卡脖子和種源安全危機等問題出現,農業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農業企業發展空前受到國家、社會、民眾廣泛關注。但是農業高風險、低收益、投入大、產出低靠天吃飯的行業特性,農業企業基礎薄弱、發展緩慢、科技含量低的企業特征,都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受經營周期性風險、抵押品匱乏和缺少強有力擔保影響,造成產業融資渠道匱乏,制約產業生產效率提升和行業發展。隨著國家政策對農業發展扶植力度加大,多數企業將發展目光轉移到資本市場,期望通過資本市場來解決發展資金難題。但農業企業上市難是資本市場圈內“公開”的秘密,蛋雞養殖上市公司數量稀少也從側面佐證了這一點。
YK養殖企業是全球最大的蛋雞制種公司,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K養殖企業擁有蛋雞、肉雞自主知識產權的家禽育種核心技術體系,成功培育出6個家禽新品種,其中5個京系列品種國內市場占有率50%以上,率先解決種源“卡脖子”問題;肉雞“wod168”品種,是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型白羽肉雞品種。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YK養殖企業在籌備上市過程中盡管存在業務模式單一、企業管理不完善、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問題,加快完善自身內在體系,借助政策扶持,盡快登陸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壯大,擺脫潛在風險,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3 農業企業上市現狀分析
盡管國家每年的中央1號文都與農業相關,且農業類企業群體龐大,但是農業企業上市公司仍然較少。截至2021年6月,在主板和中小創業板上市的農業企業僅為94家(其中從事畜禽養殖的為17家),僅占上市公司總數2%。自2018年以來共有13家農業類企業籌備IPO,其中7家成功上市、1家被否決、3家撤材料、2家尚在審核中。從細分領域區分,13家企業中種業3家、菌業2家、畜牧業7家、漁業1家。從IPO審核情況來看,持續穩定盈利與規范運作(特別是財務規范)是所有企業IPO上市面臨的兩大重點問題。
3.1 持續穩定盈利是核心
XM股份上市受關注的行業相關問題包括毛利率(波動較大、不同客戶差異較大)、生物資產(會計核算、盤存制度)等。另外關注了行業周期、蛋種雞供應情況、產品出口、養殖模式、副產品、業績波動、客戶、營業成本、原料采購等行業相關問題。WC生物上市受關注的行業相關問題包括個人經銷商(比例較高)、毛利率(呈上升趨勢且與同行業可比公司差異較大)等。
當前我國農業企業經營模式家族化,產品結構單一,技術和管理水平偏低,企業缺乏復合型人才,生產具有季節性,受自然因素影響較大,生產集約化程度低,農業生產擴張受自然資源因素制約,這些使得農業企業經營和財務風險較大。在上市過程中,監管機構一般都會關注行業周期及業績穩定性、業務模式問題。成功上市的7家企業,除了XM股份(專注蛋雞育種,相對科技含量較高)僅5000余萬元利潤外,其他企業利潤都接近或超過1億元。說明盈利能力仍是核心問題。從證監會的角度看,其對農業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的判斷,不僅僅局限在對農業企業財務指標的判斷,還有對農業企業主要產品的權屬狀況,實際運營模式、產品服務模式的變化等相關方面的原因進行綜合分析。
3.2 企業規范運營是關鍵
SN集團在發行審核中被重點關注了生產資質、環保、非洲豬瘟疫情、自然人及個體工商戶交易、現金交易、食品安全等行業相關問題。新農科技被重點關注了經營資質、環保、土地房產、業務結構、豬周期、自然人客戶、現金交易等問題。
規范運行體現一個企業的經營水平和管理能力,一個運行不規范的企業是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也必然會影響到可持續盈利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證監會對擬上市的企業審核中,歷來把企業的規范運行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我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第二十一至二十六條,就對擬上市公司的規范運行做出了諸多規定,雖然沒有規定到具體細節,但也幾乎涵蓋了企業規范運行的各個方面。從中國證監會以往否決的擬上市公司的案例可以看出,涉及規范運行被否的原因主要包括:內部控制有漏洞、企業有些經營行為違反法律法規和內部規章、治理結構存在問題及其他事項等。對于農業企業來說,規范問題主要有內部控制、財務規范、土地、勞動用工合規性、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相關問題。
4 YK養殖企業上市面臨的問題
中國蛋雞業連續36年禽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成為中國生產效率、集約化程度最高的畜牧產業,但種源卻長期受制于國外。YK養殖企業作為核心技術成員企業先后培育出五個高產蛋雞新品種,獲得國家畜禽新品種(配套系)證書。12年累計推廣55億只,市場占有率50%以上,有效打破進口品種壟斷,確保種業源頭安全。YK養殖企業作為北京市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核心企業,以育種為中心,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現代種業集團,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籌備上市優勢明顯。但公司同樣也面臨業務模式、持續盈利能力、規范運作等農業企業上市的共性問題。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4.1 業務模式不完善
4.1.1 經銷商模式有缺陷
長期以來,中國家禽養殖以“小規模、大群體”為主,以家庭為單位的養殖群體占據主流,飼養蛋雞規模在五千只以下的養殖戶依然我國養殖行業的主體,在此背景下經銷商成為了企業打開終端市場大門的敲門磚。經銷模式下終端銷售的真實性是關注重點。經銷商管理制度不完善成為YK養殖企業一大障礙,同時經銷商合同簽訂不及時,對賬制度不完善,這些都會對收入真實性產生影響。經銷商模式是證監會近幾年重點關注的問題,已有大量企業IPO因此被否。
4.1.2 第三方回款不及時
合同流、物流及資金流三者一致是財務核算的基本要求。在經銷商模式下,銷售合同由公司與經銷商簽訂,但多數貨款卻由終端養殖戶直接轉到公司賬戶。根據銷售數據統計,第三方回款近三年平均占比達到50%以上。這種情形直接影響銷售收入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客戶回款的一致與安全隱患。雖然證監會對第三方回款占比進行了明確要求。但應盡可能的更加規范,而不是卡紅線。
4.2 持續盈利波動性
持續盈利能力存在波動性。蛋雞養殖行業市場集中程度低,大量散戶“價高進入、價低退出”,同時由于雞的生物學屬性決定蛋雞市場的周期性調整,具有滯后性和延續性。從蛋雞市場的變動規律來看,蛋雞市場主要受跨年大周期(行業周期)和年內小周期(季節周期)的雙重影響。行業周期主要受供給影響,而季節周期主要受需求影響。從行業周期來看蛋雞市場變動為三年一個周期,三年之中呈現大中小年變動的趨勢,大年盈利最高、小年盈利最低,從季節性變化看二季度盈利最低,三四季度盈利高;除此之外自然災害、疾病因素、原料變動、國家政策等對企業盈利影響也較大,導致企業持續盈利能力存在不確定性,極易發生因業績波動導致無法滿足上市條件的情況。
影響企業盈利的另一個因素就是各類補貼和稅收優惠。由于國家的扶植政策,蛋雞養殖行業在稅收政策方面存在較多的減稅、免稅、不征稅優惠政策,同時財政補貼項目多,對利潤影響較大。當企業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占利潤總額比例超過30%時,一般理解為企業對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有依賴性,當不能解釋清楚這個比例在未來有持續下降的趨勢時,企業在首次公開募股時一般都會被否決。
4.3 財務核算不規范
蛋雞養殖企業在發展初期都是采用家庭“作坊式經營”,沒有完整的制度設計,內部控制基礎薄弱,實際運營中與自然人發生交易較多,涉及大量現金交易,企業發展初期財務管理比較粗放,基本未建立現金管理等內控制度,導致現金交易業務很難找到系列互相印證交易真實性的證據鏈,交易真實性不具有可核性;生物資產盤點難度較大,財務報表反映的存貨信息不夠真實完整。同時養殖企業發展初期政府部門監管態度較為寬容,所以公司在土地、環保、用工等方面瑕疵相對較多,且多為歷史問題。
4.3.1 現金交易占比較高
YK養殖企業存在季節性大量采購農戶玉米,大量使用現金結算方式,一般未留下資金運行的軌跡。根據證券會第51條IPO審核標準流程,現金交易應滿足符合行業特點或經營模式、交易對方不是關聯方、交易具有可驗證性、呈下降趨勢、執行有效(企業之間的現金交易,不得超過營業收入或采購總額的10%)。證監會雖對于現金交易的要求進行了明確,但無論如何現金交易都是非常重大的減分事項。從2018年來上市的7家農業企業來看,除了WC生物,其他企業現金采購均降至零。因此為滿足監管需要,公司需要降低現金結算的比重,加強對現金結算的內部控制。
4.3.2 資產真實性難核實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對農業企業資產的類別劃分,在財務報表中可劃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農業企業的資產除了房產土地之外,主要的就是生物資產。對生物資產的分類依據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要求,對投資者了解企業存貨狀況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公司主要生物資產的雞群,單位價值低,養殖密度大,市場價格波動頻繁,存在無法通過盤點有效核實企業真實資產情況的風險,導致財務報表反映的存貨信息不夠真實完整。
4.3.3 土地、環保等問題
土地方面企業普遍存在租賃集體土地用于生產建設的情形,環保方面存在建設項目未取得環評批復、環保驗收等即建設生產情形,勞動用工上存在未及時足額繳納保險公積金。同時部分企業還存在經營資質、食品安全及疾病防控等問題。
5 YK養殖企業整改措施
5.1 健全經銷商制度、完善業務管理模式
5.1.1 健全經銷商管理制度
公司建立了涵蓋蛋雞、肉雞、飼料等所有的具有經銷性質的銷售經銷商管理制度,包括經銷商的拓展、獲取、資質評定的具體標準、考核及淘汰等機制以及定價方式、結算方式、返利、獎勵政策、下單方式(線上下單、線下下單)、下單流程、禁止事項、處罰措施等。
在制度中明確規定:交易發生時必須與經銷商簽訂《經銷商協議》,在協議中明確權利義務;嚴格按照檔案管理制度,對產品運輸過程軌跡及運輸憑證妥善保管;所有的相關憑證,包括終端客戶、經銷商的簽字憑證、合同等,均要歸集到財務部保存并入賬;所有生產、銷售、運輸過程數據向財務部開放,便于財務監督審核。
建立經銷商對賬制度,公司切實執行經銷對賬并使其留痕可驗證。對于報告期內的歷史交易數據公司逐一和經銷商進行確認并留痕。同時建立多方溝通協調機制,確保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在截止日后執行函證程序以及走訪程序順利進行。
5.1.2 降低第三方回款比例
建立銷售部、市場管理部、財務部協同聯動,內審部隨機抽查的內部管理體系,做到事前預防、事中管控、事后監督。
首先,在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時,進一步向客戶強調應嚴格按照合同約定的主體單位進行付款。
其次,在與客戶簽訂銷售合同后,由市場管理部設立客戶檔案,建立客戶管理臺賬。對于非個體工商戶客戶,要求其提供營業執照、開票信息、對公銀行賬戶等相關資料備案,并將備案的對公銀行賬號作為其主要結算賬戶進行管理;對于個體工商戶形式的客戶,鼓勵其提供對公銀行賬戶作為日常結算賬號,確實不能提供對公銀行賬戶的,要求其提供法人身份證等信息,以該法人或其直系親屬的銀行賬號作為日常結算賬號。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
最后,財務人員在進行賬務處理時,如發現有未經備案的賬戶代替客戶回款,財務人員立即與銷售部、市場管理部業務人員溝通并按照原支付路徑退款,要求客戶通過符合發行人要求的賬戶重新履行付款義務。財務部與市場管理部定期就銷售收款情況進行對賬,財務部定期獨立與主要客戶進行對賬,內審部隨機抽查審計。
公司與銷售回款相關的管理制度實施以后,要求銷售人員向客戶全面宣傳銷售回款的各項制度要求,銷售回款時嚴格檢查回款賬戶(包括證明文件、委托授權書),定期執行銷售回款的獎罰措施,將各年度的第三方回款占比情況作為績效指標納入銷售人員考核,通過激勵約束制度持續降低第三方回款的金額及占比。爭取公司第三方回款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不高于5%,持續符合監管部門的相關要求。
5.2 多措并舉平抑波動、提升持續盈利能力
5.2.1 建立現代化育種管理體系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是守牢“三農”戰略后院的關鍵要害。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種業翻身仗”,再次明確了種業的基礎性、戰略性地位。YK養殖企業已培育出多個系列蛋雞、肉雞新品種,作為國家家禽育種的重點支撐企業,YK養殖企業將物聯網、互聯網信息技術與遺傳學、統計學相結合,建立集數據自動采集、實時儲存、智能分析等功能于一體的家禽育種管理系統,提高育種工作效率,保證企業核心競爭力。同時優化育種流程,提升產品生產指標,提供多樣化品種,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先進的育種管理系統能提高預測能力、平抑周期性波動、穩定盈利能力。
5.2.2 構建蛋雞養殖行業生態鏈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建設“智慧蛋雞”服務平臺,布局流動蛋雞超市建設,建立社會化“開放大學”,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服務新業態,幫助養殖場戶快樂養雞、輕松買賣,整體提高養殖效率和效益。集聚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帶動資源、技術、市場需求在農村的整合集成和優化重組,構建中國蛋雞行業生態圈,激活蛋雞產業發展動力,促進產業高產、高效的可持續發展。
5.2.3 搭建蛋雞養殖信息化平臺
利用蛋雞養殖信息化平臺,形成蛋雞行業的三大指數即蛋價指數、成本指數、盈利指數,三大指數客觀體現了我國蛋雞市場供求關系,真實反映了蛋雞產業總體動態,高效準確的預測市場行情,讓蛋雞養殖者做到有的放矢,為從業者和政府機構提供決策依據,指導養殖戶理性買賣,避免麻木跟風造成市場頻繁波動,引領蛋雞行業健康發展。
5.3 健全內部控制流程、規范財務核算體系
結合公司生產運營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消除內部控制缺陷,規范企業運營及財務管理,滿足IPO審核對企業規范運行的要求。
5.3.1 全面梳理業務流程
根據公司生產經營的價值鏈,對公司涉及的管理、生產、銷售等活動分類逐級進行全面梳理,構建公司完整業務流程體系框架,繪制流程圖,撰寫流程描述,根據信息化的要求編制各業務活動的編碼。按照梳理的各項業務活動,清理現有管理制度中的控制措施,逐一核對《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以及公司的相關管理制度要求,編制對標缺陷清單,完善薄弱環節,建立有效控制措施。
5.3.2 優化再造業務流程
結合風險數據庫和控制措施,重新設計或者優化業務流程,在公司標準化管理流程的基礎上,制定或修訂公司各項內控與風險管理標準制度,修訂相關工作標準,建立激勵約束機制,編制業務活動權限指引表,明確各項業務參與者的工作分工和執行權限,進一步明確內控與風險工作權責分配關系。在此基礎上制定公司內部控制手冊,包括內部環境手冊、風險評估手冊、控制活動手冊、信息與溝通手冊和內部監督手冊,作為內部控制體系建設、運行、維護、評價的依據,確保公司從思想和行為上對內部控制體系保持高度統一。
5.3.3 規范財務核算體系
規范企業財務核算管理體系,將確保資金收支真實性作為重點。減少現金結算,采取規范的轉賬等科學的、有利于資金安全的結算方式。建立和完善公司存貨盤點制度和生物資產核算辦法,確保存貨數量和資產核算的真實性,真實反映企業的營運狀況。規范土地及勞動用工核算管理,消除運營合規隱患。
6 結論與建議
農業企業上市是我國農業產業化進程的必然趨勢。農業企業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存在著一系列影響企業上市的內外部問題,企業要采取系統強化內部經營管理措施,健全企業運營機制,通過資本市場來完善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從而使農業企業做大做強。
結合筆者實踐工作體會,文章的研究對YK養殖企業籌備上市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意義。YK養殖企業通過以上幾方面的整改,能夠確保關鍵業務符合上市基本規范,同時促進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有力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同時,希望文章對其他農業企業上市籌備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恒.農墾企業上市面臨的主要財務問題[J].中國農業會計,2019(11):16-17.
[2]趙明元.農業企業上市過程中財務會計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6(11):60-61.
[3]羅喧喧,龍子午.我國農業企業現金交易風險管控——以云南神農農業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例[J].糧食科技與經濟,2018,43(4):21-24.
[4]林聞生.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風險與管理[J].財經界(學術版),2014(6):79.
[5]曲寧寧.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以A公司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1(16):70-71.
[6]仝新叢.初創企業內部管理體系研究[J].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7]季建華,鄧玲玲.2019年上半年我國蛋雞市場行情及下半年預測[J].獸醫導刊,2019(8).
[8]孫皓.中國蛋種雞產業現狀問題及發展方向[J].中國畜禽種業,2005(5).A5CA35C1-245B-4A3A-97DB-E800BBFB6C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