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搜狐全體員工遭遇工資補助詐騙”引發關注。
一條來自網絡的微信群聊記錄顯示,搜狐全體員工在5月18日早晨收到一封來自“搜狐財務部”名為《5月份員工工資補助通知》的郵件,大量員工按照附件要求掃碼,并填寫了銀行賬號等信息,最終不但沒有等到所謂的補助,工資卡內的余額也被劃走。
當天中午,搜狐公司發布聲明稱,5月18日凌晨部分員工郵箱收到詐騙郵件。經查,系某員工使用郵件時被意外釣魚導致密碼泄露,進而被冒充財務部門,盜發了郵件,共計24名員工被騙取四萬余元人民幣,目前正在等待警方的調查進展和處理結果。
搜狐公司員工遭遇了網絡上最常見的詐騙方式。但因為郵件來源顯示為搜狐公司內部域名,公司平時報銷也存在需要員工銀行賬號的慣例,加上員工之間本身就有薪資保密的義務,搜狐幾乎所有員工都沒有對郵件內容產生懷疑,這才導致被騙。一些搜狐員工將事件總結為“一個網絡公司,被人偷了家”。
一位資深互聯網安全工程師稱,這其實不是孤例,同樣操作手法的詐騙案多次出現,已有多個互聯網公司中招。“工資補貼”詐騙方式屢次得手,主要原因是很多企業均采用電子郵件作為正式通信方式,本就承擔著內部文件和指示下達的任務,有企業域名、公司部門發送的郵件更容易獲得員工的信任。
(綜合《錢江晚報》《楚天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