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菲
摘要:古詩文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這種文學不僅僅在我國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還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在時間的長河之中,留存下來的經典古詩文成了中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國人精神文明生活缺乏的今天,經典古詩文給人們躁動的內心予以平靜。在我國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越來越深遠,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誦讀經典的古詩文帶給學生們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小學階段也是學生們對各個基礎學科學習的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在這一階段開展古詩文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理解經典。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經典古詩文;誦讀
引言
經典古詩文蘊含著獨特的魅力,它吸引著各個年齡段的人為之著迷。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也讓人們更多的關注精神方面的需求,而經典古詩文作為傳統文化的核心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小學階段推行經典古詩文,也是我國教育領域的一個大的變革。通過這一變革,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對于傳統文化的重視。而誦讀經典古詩文也對學生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也在向著培養出更加全面的綜合性素質人才的方向努力著。
一、經典古詩文誦讀的意義
1.1提升學生的自身文學素養
經典的古詩文能夠被人們代代相傳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其中的用詞十分的優美,比如說我們在誦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時,那一句"天街小雨潤如酥",其中"酥"字用的極其絕妙;在《題臨安邸》中,"暖風熏得游人醉"表面上是表達出了溫暖的風兒讓游人們趕到陶醉,事實上作者則是通過這一句詩表達了對當政者的不滿,但是只是通過委婉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又或是在《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那一句"孤帆遠影碧空盡"意蘊深遠。這些表達方式或直接或間接,學生們在誦讀的過程中,通過體會其中的情感以及用詞造句,能夠大幅度地提升學生本身的文學素養。
1.2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
經典的古詩文之所以能夠流傳至今,除了其本身的用詞造句令人贊嘆之外,詩文本身傳達出來的那種為國為民、憂國憂民,或者是日常的道德約束都能夠給今人帶來非常大的啟示意義。其實并不僅僅局限于古詩文,我國很多的成語以及經典故事都表達出來了孝敬父母,兄弟友愛等等優良的品質,學生們通過誦讀古詩文能夠加強其道德修養,打好學生們道德的底子,成為一個為國家所用的棟梁人才。
1.3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生自信心
在誦讀經典古詩文的過程中,很多的古詩文都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學習方法,這些提供給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能夠幫助孩子們在今后的道路中走得更遠。比如在誦讀《登鶴雀樓》這首詩時,最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句話表面上是說想要看到更好的風景那么我們需要再上一層樓,而運用到小學語文的學習生活中來,那就是如果說你想對于古詩文了解的更深入,看到和同學們不一樣的風景,那么你需要更加努力。還有在誦讀學弈這篇文章時,通過兩者不同的學習態度的對比,告訴學生們應當平定心態,認真學習才能夠有好的收獲。
二、小學階段誦讀古詩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在經典古詩文誦讀方面仍然有許多的不足,最為直接的一點就是受到傳統的教學方式的束縛。大部分教師在帶領著學生們進行古詩文的誦讀過程中在學習古詩文的時候有些需要重讀的地方只是老師給標注出來,學生沒有辦法通過自行體會來做到一揚頓挫的誦讀。而且有些教師將誦讀的意思曲解成背誦,經典古詩文誦讀變成了小學生的必背科目,學生們作為任務去背誦,并不會產生很大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留出誦讀的時間較短,這就造成了學生們對古詩文的感情理解不夠,也難以體會到古詩文中蘊含的豐富內涵。教師們將經典古詩文的誦讀流于形式,學生們也無法從更深層次上解讀。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古詩文誦讀策略
3.1組織豐富多樣的誦讀活動
古詩文的內容,大多數是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語句,還不乏有一些生僻字,這會導致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出現枯燥、不流暢、難度偏大的情況,使得學生對古詩文的誦讀學習積極性下降,不利于培養學生對古詩文學習的興趣。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多開展豐富多樣的古詩文誦讀活動,靈活的運用教學方法,來提升誦讀的趣味性,更多的挖掘古詩文的魅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對古詩文進行誦讀學習,掌握更多的語言技巧和情感表達方式。
例如,教師可以多在課堂上開展古詩文的情境表演活動,讓學生自己選擇古詩文,然后按照文章內容進行編排表演,在學生篩選、編排的過程中,對所選古詩文逐漸加深理解。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讓學生能夠更詳細地主動了解古詩文的任務、背景和情節,從而加深印象和理解。
3.2反復吟誦,領略經典古詩文的美
古詩文對于學生的文化素質提升是潛移默化的,是需要體會和感受才能對學生產生影響的,只通過死記硬背盡管讓學生記住了內容,卻做不到真正地理解,也就無法讓他們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因此,教師不必強行讓學生在短時間內記住內容,而是讓學生不斷的反復誦讀,反復學習理解來領悟古詩文中一言一詞所蘊含的豐富內涵,從而讓古詩文的內容深深的刻印在腦海中,能夠靈活的使用到文章創作中。
3.3加強教學交流,提高古詩文教學水平
課堂的交互性對于學生的學習氛圍來說非常重要,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與學生的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感。通過交流,多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和理解程度,能夠更好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出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并降低教師的主導性,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探索和學習,從而產生更深刻的印象,也讓他們能夠通過自主學習獲取知識完成學習目標,來產生學習上的成就感,從而學習積極性大大提升。
結語
中國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非常深厚。認識到古代經典詩詞的價值,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誦讀古代經典詩詞,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特征,豐富小學生的文化底蘊,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小學生正處于探索世界的階段,接受能力較強,加強對古詩詞的背誦,對發展學生的記憶力和培養語言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古詩詞的誦讀,并付諸實踐,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小兵.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經典詩詞中的滲透分析[J].考試周刊,2020,000(024):0025-0026.
[2]花淑萍,占煥國.經典詩詞優化小學語文導入策略[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0,010(00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