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黎黎 任俏麗 通訊作者

摘要:目的:探討肺癌病人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1月至2021 年11月收治的CIK細胞過繼治療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針對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實施綜合性護理模式,然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癥發生率要明顯優于對照組,P值小于0.05。結論:對于肺癌病人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患者而言,在對其進行護理干預過程中有效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這樣才能體現出良好的護理成效,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顯著提高,防范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因此這種護理干預模式值得推廣。
關鍵詞:肺癌病人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護理;效果
引言
現階段,我國在醫學模式方面,從傳統醫學向現代醫學進行轉變,越來越有效應用社會——心理——生物醫學的相關模式,這樣可以使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能夠得到顯著提升。特別是針對肺癌腫瘤患者來說,在中晚期階段對其生存質量要更加重視,這樣才能體現出應有的護理成效。針對肺癌病人CIK過繼免疫治療來說,在當前的抗腫瘤治療過程中得到廣泛應用,結合具體情況制定更切實可行的方案,在針對患者進行CIK細胞輸注的時候,可以呈現出良好的生物治療效果,使患者的免疫功能顯著增強,對患者的全身狀況進行更有效改善和優化,同時對于腫瘤細胞的繁殖生長等會進行有效抑制,進而為患者生存時間的延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同時也可以使患者的痛苦程度減輕,為其不良反應或者并發癥的控制提供必要保障。在針對該類CIK細胞治療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過程中,要有效采取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這樣才能體現出應有的護理成效。基于此,本次研究重點探討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肺癌患者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應用價值,現在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60例患者進行研究,為我院在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肺癌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患者,在患者中有男性20例,女性40例,年齡范圍在49歲至82歲之間,平均年齡是57.35歲。在實際研究環節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對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未發現統計學差異,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行常規護理,針對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在具體的護理過程中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格檢測。在患者CIK細胞過繼免疫治療之前要對其進行各項生命體征指標的檢測,對相對應的免疫功能和相關指標參數進行充分明確,然后以具體檢測結果為基準進行護理方案的制定和完善,這是必要前提。
其次,要與患者進行密切的溝通和交流,在具體治療之前要著重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充分了解,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對生物治療的優勢、流程、注意事項等進行相對的講解,使患者的困惑或者疑難問題得到有效消除。同時對于CIK免疫治療的相關效果和并發癥特點等進行有效講解。使患者充分明確具體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同時在護理干預過程中有相對應的依從性和配合程度。防范患者可能因為預期目標沒有達到而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要確保患者和家屬對于自身的疾病和進展以及相關預期目標都足夠知情,以此體現出護理進程的加快推進。
第三,要注重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干預。對于肺癌患者來說,往往對于治療和康復等等并沒有足夠的信心,甚至有絕望的心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充分做好患者的負面情緒的改進完善和引導,對患者的情緒進行充分的干預,注重做好交流,護理人員要掌握相對應的溝通技巧,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和修養,確保患者的合理需求能夠得到充分的滿足,同時在護理操作過程中也要對患者進行充分的尊重,使患者對護士有安全感和信任感,有良好的護患關系,這樣才能有效配合護理干預。
第四,要充分做好標本采集工作。在針對標本進行采集之前的一天,要確保患者低脂肪飲食,早晨采集的時候要保持空腹。在針對標本進行采集的時候,要盡可能選擇充盈性更強,彈性更好的血管,例如,肘正中靜脈等。在針對采血工具進行選擇時,要盡可能有效應用50毫升的注射器以及9號的輸血針頭,對于抗凝劑來說,可以有針對性的應用肝素鈉3000u。在具體標本采集過程中,要針對注射器進行輕微的晃動,防范可能出現的血液凝固等相關問題。
第五,要充分做好CIK細胞懸液的回收護理。在針對該類細胞懸液進行回輸之前不能應用糖皮質激素等,要充分防范患者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增大問題。在用藥過程中,也要避免應用抗過敏類藥物,在具體操作環節回輸細胞懸液的時候,要針對輸注速度進行有效控制,每分鐘大約維持在九滴。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感受進行針對性調整,盡可能在一個小時之內完成輸注,這樣才能充分確保細胞活性得到顯著增強。同時,在輸注之前和輸出之后都要有效應用氯化鈉注射液對導管進行相應的沖洗。要嚴格細致的檢測患者是否出現不適癥狀等。第六,要充分做好患者的不良反應護理干預。通過這種生物治療模式,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會有大幅度的減少,但是也會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例如發熱等,對此,在護理干預過程中需要做好患者不良反應的應對和處理,使其體溫保持在正常狀態。
1.3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應用spss26.0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用卡方檢驗,用P值小于0.05表示數據對比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100%和0,要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2.5%和10%,P值小于0.05,兩組研究結果對比如下表1所示:
3討論
生物治療在當前的肺癌治療過程中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通過細胞因子誘殺癌細胞,可以作為新型的抗腫瘤細胞治療模式,體現出良好的應用價值。在抗腫瘤方面可以體現出毒副作用更小,抗瘤譜廣殺,瘤活性高的特點。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全新的領域受到醫生和患者的認可。對于肺癌疾病患者來說,通常情況下要采取CIK細胞過濾免疫治療方法,這樣才能使其免疫能力得到切實提升。在整體的治療過程中有針對性的通過CIK細胞靜脈輸注方式,需要充分做好相對應的護理干預,對于整個過程要嚴格管控,充分結合具體的操作流程順利推進各項內容,這樣才能有效呈現應有的療效,使患者的不良反應得到充分的規避。在具體的護理干預過程中,要通過綜合性護理干預模式的有效推動,在做好健康教育,生命體征評估以及心理護理,不良反應護理和細胞懸液回輸護理等相關方面有效加強,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進行協同推進,確保患者的依從性得到顯著提升,這樣才能為整體護理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同時在全方位護理過程中,讓患者更有效地融入其中,進行更精準有效的治療干預,以此體現出應有的治療和護理成效,為患者疾病的康復以及生存質量的提升提供必要條件。
4結論
總而言之,在治療肺癌患者CIK細胞免疫治療時,有效推行全方位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這樣可以體現良好的護理程序,防范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因此,這種綜合護理干預模式有推行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宇翔.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治療血液腫瘤患者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護理方案的構建及應用[D].延安大學,2020:65-66.
[2]王靜,孟娟,江書蓉,等.晚期惡性腫瘤DC-CIK細胞免疫治療的護理[J].醫學雜志,2020,(7):65-66.
[3]施文瑩.化療協同細胞免疫治療肺癌患者的護理[J].護理醫學.2021,(21):52-53.
[4]張靜靜,邱玲云,胡耀仁,等.預見性護理在DC-CIK治療原發性肝癌肺轉移的價值[J].醫學雜志.2019,(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