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階段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形態穩步前進的大背景下,工匠精神被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其中的“追求卓越、崇尚質量”已經上升到全社會的價值導向和時代精神層面。我校應結合時代需求,將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醫藥人才作為重要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作為醫藥類大學生來說,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和踐行,更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擔任著救死扶傷的偉大使命,在工作中必須要追求精益求精,而對于醫藥類大學生來說,他不但是一個傳承以往醫藥文化的學習者,他還是在如今現代化的視角中對于醫藥的新看法的研究者。筆者將會從文章中深刻地闡述在中醫藥文化視域下浙江藥科職業大學在新時期里,培育醫藥學類大學生的工匠精神融入思政工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這是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政工作的時代要求。通過思政理論課程教學、學風建設、創新創業教育及實踐育人等多方面入手,研究如何有效地培育應用型醫藥類大學生工匠精神,讓工匠精神在醫藥學的領域閃耀出更加動人的光彩
關鍵詞:工匠精神;中醫藥文化視域;高校思政工作;培育策略
一、工匠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概述
(一)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從而使作品更加完美的理念。工匠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實現了對作品的優化,也是不斷的完善自己技藝、能力提升的過程。為此,工匠精神,就是指追求品質至上,將創造作為動力,力爭最優質的服務精神。工匠精神在當代社會中,被作為一種自主提升、專一、追求品質的代名詞,它是人積極向上成長的促進動力。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職業能力以及高尚的職業品德的表現,也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隨著時代進步,主要在尊重勞動、精益求精、勞動光榮的一種氛圍的體現,匠人精神隨著時代的變革其意義也顯得愈加的豐富。在物質產品和文化信息日益浮躁的當今時代下,尤其是對于在工作中必須心細如發的醫藥類學生來說,工匠精神的傳承和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醫藥領域上的不斷開拓進取和創新意識也為如今的工匠精神增添了時代的內涵,在對于古時候醫學著作的學習和運用之中,以當今時代的視角去看待新的醫學問題,這是在醫藥工作中,必須要去實行的使命。但是該運用怎么樣的精神品質去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避免進入社會后出現選擇困境以及心理上的焦慮,并且提升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社會,為國家發展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因此,思政教育是培養高校大學生職業精神的基礎,將培養工匠精神的特征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也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二)高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借助社會或者是群體性道德觀念、道德規范、政治觀點等方面,對其成員進行的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影響過程,它是社會思想道德要求在個人身上實踐的具體體現。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活動實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學有序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確保當代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與國家、社會之間相互吻合,將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很好地承接起來。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夠確保高校教育工作順利完成,形成教育教學、科研等多項工作協調推進的實踐態勢。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工匠精神融合的內在聯系
工匠精神,是社會發展新階段,經濟、文化等方面邁向更高層次后,所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國現階段人才培養方向的趨向性解讀。將工匠精神融合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不僅有助于學生通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將其內部創造力、專業性以及嚴謹性很好地激發出來,還能夠加強高校與社會之間的關聯,形成專業化人才培養與社會崗位需求之間的對應化承接。比如工匠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融合,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于專業知識的深入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準。亦或者是,高校思政教育活動具體實施期間,學生在學術交流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各項生產因素的深層次開發,這些都是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也證明了工匠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活動中所發揮的作用。
所以在浙江藥科職業大學以及別的高校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為了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會工匠精神的核心以及體現出愛國主義,從而加強自己的道德水平和職業素養,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須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還需要抓住到教師隊伍中去,老師是學生的一面旗幟,必須做到言行合一,讓學生從老師的行為規范里體會出來工匠精神的含義,以及對自身的職業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習生活中充分的展示工匠精神。雖然醫藥學生是典型的技術類人才,但是社會上和每個人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和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對于浙江藥科職業大學這樣一所醫藥應用型大學來說,其所培養的都是各類醫藥企事業單位的技能人員和管理人員,所以,加大對她們工匠精神力度的培養是刻不容緩,必須可行的,他們作為大健康產業的中堅人員,在追求自我的成功之路上,必然也將會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
三、中醫藥文化視域下高校思教工作者工匠精神培育的具體策略
在對于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培育之中,筆者又走訪了多個高校,發現在許多高校之中的思政工作者其工匠精神非常有待提高,教師作為榜樣,作為學生的領頭羊,尤其是在醫藥學類學生之中,他必須做到精益求精和盡善盡美,許多老師對于工匠精神的實踐能力參差不齊,這對于高校培育學生的重任很難完成,因此,筆者規劃了幾個對于高校思政工作者來說,一方面是他們工匠精神的提高,一方面又是對其學生工匠精神的轉變的方案,以學生促進老師,以老師帶動學生,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和可持續,將工匠精神以一種螺旋前進的方式不斷繼承下去。
(一)深入解讀工匠精神理念
工匠精神,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服務理念,它是促進人成長和進步的動力源泉。將工匠精神融在浙江醫科職業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從深入解讀工匠精神理念開始。其一,工匠精神內涵,不僅僅局限在“工匠對于加工產品的完善”層面,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產品加工精益求精的理念的同時,還要對應分析哪些因素的存在,才能夠保障工匠精神在思政教育學習中得到實現。其二,工匠精神,并非在階段性工作的對應完善,而是要形成持續性、堅持不懈的實踐精神,這樣方可將工匠精神內涵中的價值,通過高校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呈現出來,在我校思政教育活動具體實施過程中,為確保高校思政教育系列活動很好地推行開來,應組織進行思政教育理念分析層面的工作安排如下:(1)思政教育活動具體實施和推行過程中,教師一方面結合高校思政教育課程標準,分析如何對中醫藥類的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引導,一方面通過“工匠精神”深層次解讀,分析如何量該精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2)課堂授課期間,教師從工匠精神的表層內涵開始解讀,其次是深層次地進行“工匠精神”價值研究,從而不斷進行工匠精神方面的多樣化解析,以達到工匠精神與多樣化思政教育內容相互銜接的實施目標。(3)工匠精神分析和研究,要注重發揮自主發現能力的激發。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
(二)榜樣力量示范工匠精神
教師是學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輔助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帶來影響。工匠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也應充分發揮教師的榜樣力量,通過高校教師日常教育工作方面的安排,起到促進學生全面性發展的作用。其一,教師在專業課程教學和分析層面,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榜樣,做好專業學習層面的研究。其二,教師在為人處世層面,應教導學生嚴于律己、寬于待人,將工匠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恰當地承接在一起。在思政教育與工匠精神的融合之中,教師主要是通過發揮榜樣的力量,做好當代大學生的思政教育相關內容分析:(1)思政教育針對每一個章節、小節課程授課前,均要詳細備課,且通過博覽古今材料,對思政教育核心觀點進行材料延伸,增加思政知識學習的趣味性和價值性。(2)思政教師還充分分析了當前大學生成長環境以及人生轉折點環節的問題,將思政教育與學生階段性成長之間很好地銜接在一起,彰顯思政教育的學習價值。(3)教師經常組織學生一同進行課題研究,與學生互動期間,實現教學相長的互動形態。(4)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期間,教師經常指導學生要學會反思,對于與他人交流中的問題,應采用“寬厚”的眼神進行分析,并學會用平和的心態對待各個方面的問題,由點滴美好積累成良好的修養、性格。而教師對待學生日常的詢問,也總是耐心地解答和分析,從而為其基本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實踐基礎。榜樣示范性活動在思政教育中工匠精神實踐環節的開展,為精神傳遞提供了更直觀的實踐載體,學生完全可以借助直觀的觀察、模仿,對工匠精神的具體實踐形式進行學習。同時,榜樣示范方式的教育過程,是從社會生活的點滴入手,指導學生如何處理個人、社會等方面的關系,對于學生未來獨立成長中,各項問題的應對和處理提供了直觀性借鑒參考依據。
四、高校輔導員工匠精神的培育內容
(一)培養專注踏實地的專業品質
為了更好地貫徹“工匠”的理念,大學教師必須正確理解自己的工作職責,主動肩負起培養學生和引導學生成長的重任。就象工匠一般,在自己的行業里有一種專心、腳踏實地的精神,嚴肅地處理各種工作。首先,工匠精神與專業性是分不開的。因此,大學教師既要有一定的話語權,又要有一定的自主權,要確保大學教師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問題。全神貫注于培養學員和教學。所以面對思想不同的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指導思想工作必須過硬、認真,以敬業的態度和職業素質來學習和指導思想政治工作。因此,在對于高校工作者工匠精神的培養中,必須培養其專注踏實的職業品格,這不但是對他們職業的要求,也是對他們教育工作者所遵循的必然趨勢。
(二) 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
完美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學習和技巧,是一種珍貴而崇高的專業素質。雖然工匠們的工作很普通,但如果能夠將他們的工作做到最好,那就是“工匠精神”。高校工作者要意識到自己的工作的特殊性,在工作實踐中,要堅持教學與培養、學習和發展相結合的原則。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教學,而“育人”就是要對“人”的主體性經驗與需求給予足夠的重視,以細致的方式去為他們解答問題,并在工作中對細節的處理和掌握,這樣才能教出真正的有利于國民的高水平大學生。在實踐“工匠”的過程中,導師們要把“工匠”當作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工作充滿著愛心和尊重,在職業上有明確目的,這樣才能使學生學習高校老師的工匠精神,以深入地去探索個人的專業學科,為今后崗位競爭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對于高校工作者來說,必須具備精益求精的專業態度,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去為教育事業添磚加瓦
(三) 提高持續學習創新能力
雖然“工匠”注重“追求完美”、“腳踏實地”的工作態度,但并非一成不變。“工匠精神”則是對創新的不懈探索,令中華優良的文化品格能夠一代代延續下去,其源頭就是創新。大學生老師要切實履行“工匠”的理念,要不斷地注意學習的環境和目標的改變,尋找適應新問題、新形勢的新途徑,不斷調整和提升自己,以一種創造性的態度作出新的成績。在這一過程中,要從兩個層面進行改革:一是理念上的革新。這就是在思想認識上要跟上時代步伐,把握和把握新理念,從學習的動力和需求出發,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服務;二是工具的創新,在信息化的今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與學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和教學任務相結合,提高學生工作的吸引力,擴大學生工作的新空間。
在對于學生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同時,思政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培育同樣刻不容緩,但是教師的培育不像學生那樣按部就班,而是應該與學生一同進步,高效除了要在教師之間制定嚴格的責任管理制度和科學的行動法則,還要讓教師與學生的學習相互促進,以此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從而改善高校中思政工作者對于工匠精神的培養和重視。
總結語
總之,將“工匠”精神納入我校思政工作者培育的實踐途徑,是對當前醫藥學院校的人才培養與素質教育的一次嘗試和總結。然后,論文從對工匠精神理念的深刻闡釋、日常教育中循序善誘、榜樣力量示范效應、自我教育中融合工匠精神、形成周期性教育計劃等方面,分析工匠精神融入高校思政工作者的培育方法。對學校的“工匠精神”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進行了更為細致的規劃與方式探索。
參考文獻:
[1]邢華平. “精準思政”視域下高校思政課融合優秀傳統文化探賾[J].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6):61-64.
[2]潘穎潔,金策,黃真,等. 融入中醫藥文化和工匠精神的中藥炮制學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實踐[J]. 中醫教育,2020,39(2):24-27,31.
本文系浙江藥科職業大學2021年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課題“中醫藥文化視域下的高校思政工作者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探究—以浙江藥科職業大學為例”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DS202101)
作者簡介:毛燕(1979),女,湖北英山人,講師,現主要從事高校思政輔導員工作。BF31ABF1-A5C5-4197-9858-2C569ACF40C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