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慶

摘要:目的 探究針對牙體大部分缺失的老年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所取得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口腔科自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牙體大部分缺失老年患者作為參考對象,按照所給予診療方案的不同,將所有入選患者隨機且平均分為兩個組別,并給予了不同的治療手段,將其中40例應用種植修復治療的患者納入至對照組中,剩余的40例患者則采取另外一種診療方案,即保留修復治療,并將其所在的組別命名為試驗組,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項數據結果。結果 在對照組的40例患者中,13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優、17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良、10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差,該組的牙齒修復優良率為75%;在試驗組的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優、21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良、剩余1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差,該組的牙齒修復優良率為97.5%,通過數據結果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出,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老年人牙體大部分缺失的臨床上,為了獲得良好的牙齒修復效果,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須給予患者保留修復治療,這也是廣大患者的首選診療方案,值得在口腔科的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關鍵詞:牙體大部分缺失;保留修復;種植修復
前言:隨著年齡的增加,機體各項器官功能均發生了退行性的改變,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廣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1]。其中,牙齒缺損成為了廣大老年人的最大“困擾”,因為牙齒缺損,首先影響到其日常飲食,對于一些硬質食物、水果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年來,牙體大部分缺失修復治療在廣大老年人群的殷切盼望下應運而生[2]。通過對老年人的缺失牙齒進行修復治療,在減少其痛苦的同時,也為其日常飲食予以有效的保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口腔科自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期間收治的80例牙體大部分缺失老年患者作為參考對象,其中,男46例,女34例,其年齡區間均在69—76歲,牙齒缺失數量均在6—12顆。納入標準:臨床上符合牙體大部分缺失診斷標準、無嚴重口腔疾病及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口腔疾病及精神、意識障礙的患者。經過參與此次臨床調查人員對所有入選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臨床資料反復的組間比較,證實無顯著差異,可以將其形成的數據結果進行臨床比較(p>0.05)。
1.2方法
按照所給予診療方案的不同,由調查人員將所有入選患者隨機且平均分為兩個組別,并給予了不同的治療手段,將其中40例應用種植修復治療的患者納入至對照組中。由主治醫師對患者的口腔進行嚴格的清潔,并實施局部麻醉。之后根據患者的口腔情況選擇適宜的種植體位置,并切開粘骨膜,進行鉆孔,形成大小合適的窩洞,之后植入種植體,待到術后12周,重建牙槽骨,并根據患者的患牙情況制作專屬的全冠。
剩余的40例患者則采取另外一種診療方案,即保留修復治療,并將其所在的組別命名為試驗組。對患者實施口腔X光片檢查,觀察患者的牙齒缺損情況,對患者的牙周情況進行準確的評估,在確認無任何口腔病變的情況下,制定修復方案。之后指導患者保持平臥位,對口腔進行清潔和消毒,進行局部麻醉。在患者的牙齒缺損部位進行根管治療,開髓、拔髓,之后對患者制作模型,鑄造金屬樁,并在此基礎上制作牙體,制作全冠,由患者進行試戴,在確認無任何不適感后予以固定。
1.3觀察指標
療程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項數據結果。其中,按照患者牙齒修復效果的不同將其劃分為優、良、差等三種類型,修復優良率=(優+良)/患者總數。
1.4統計學方法
用均數差與百分數來表示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兩項數據結果中涉及到的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并用t與x2作為最佳的臨床檢驗工具,若其數據結果的比較差異顯著,則用p<0.05來表示。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修復效果比較
在對照組的40例患者中,13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優、17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良、10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差,該組的牙齒修復優良率為75%;在試驗組的40例患者中,18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優、21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良、剩余1例患者的牙齒修復效果為差,該組的牙齒修復優良率為97.5%,通過數據結果之間的比較可以看出,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結果如表2所示:
3.討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牙齒發生退行性的改變。該階段的老年人牙槽骨被充分吸收,牙齦退縮,同時其牙齒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松動,牙齒間隙增大[3]。而各類牙齒的脫落時間不一,導致廣大老年人群的牙槽骨高低不平[4]。為此,廣大老年人選擇對牙齒進行保留修復治療,以改善其牙齒缺損的情況,并為廣大老年人的日常飲食提供重要的基礎,保證牙齒健康,增強其穩固性,減少治療的痛苦,使其回歸正常生活。
參考文獻:
[1] 王云芬, 尹慧, 藏洪星. 老年人牙齒缺失及牙體大部分缺損保留修復的臨床觀察[J]. 口腔醫學縱橫, 2020,85(16):66.
[2] 楊秀春. 老年人牙齒缺失及牙體大部分缺損保留修復的臨床治療研究[J]. ?2022,842(14):23-24.
[3] 林俊穎. 老年人牙齒缺失及牙體大部分缺損保留修復的臨床治療研究[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 6(14):2.
[4] 黎佳靈, 黃敏, 鄧禮輝,等. 老年人牙齒缺失及牙體大部分缺損保留修復的臨床治療研究[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 2019, 4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