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竹林
摘要:目的:掌握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及臨床溝通能力現狀,對其情緒管理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為臨床護士溝通能力相關研究提供參考依據。方法:本文我們將以某醫院急診科260名臨床護士為樣,在其工作與患者溝通過程中,抽樣調查臨床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效果,并且結合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該院急診科臨床護士溝通能力。與此同時,采取統計分析法、歸納分析法以及問卷信度效度檢驗法,綜合考慮該院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問題,具有針對制定相應解決方案。結果:我們從深圳某醫院260名急診科護士中,抽取了100人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為98份,回收有效率達到98%。從整體上來看,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處于中等以上水平,情緒自我管理總分約為49.87±4.72,與此同時依據4個維度分析,其得分率高低排序依次為情緒調整、情緒運用、情緒察覺與情緒表達。因此,我們建議將情緒管理工作帶入到護理管理領域當中,使急診科護士能夠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做好情緒管理工作,加強自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促進臨床護理質量與服務效率的提高。
一、問卷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首先,我們運用問卷調查法,對急診科護士260名進行方便抽樣調查,其中有開放選項和單選題,又具體包含了李克特5級評分法題目,進行反向計分,四項選項中以最優選項為最高分,其他為零分,開放式答題計分不等,根據最優答案按程度計分。分值越高急診科護士護患溝通能力越強。調查前我們對國內外最新文獻及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根據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制定調查方案。并且嚴格遵循問卷調查方法和注意事項開展工作。實際工作期間,應對本院急診科護理活動評分溝通能力調查表,護理工作者臨床情緒管理等數據整理與完善。在取得醫院護理管理部門同意后,向急診科260名護士發放問卷,之后由研究者統一收回填寫好的問卷。在整個過程中我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急診科工作流程,這樣才能保障問卷調查方案制定合理性。
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進行數據分析,用t檢驗和方差分析,驗驗水準為a=0.05,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首先我們應選擇有效的方式開展數據統計分析工作。頻數百分數等統計與描述,一般用于急診科護士,一般情況調查當中。均數標準差等統計描述,常用于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護士臨床溝通能力各維度得分調查當中。在本次分析當中,急診科護士情緒管理可以從4個維度開展統計工作,4個維度也作為調查整體的應變量存在,之后結合護士臨床溝通能力影響因素及一般資料自變量進行多元化考慮,找到影響護士溝通能力的關鍵點。
二、急診護士臨床溝通現狀統計
本研究我們采取了問卷調查及抽樣調查的方式,對深圳某醫院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進行了具體探究,發現急診科護士自我溝通能力評價處于中等以上水平。從護士溝通能力量表中可以了解到,在急診科工作過程中,團隊溝通能力與困難情景溝通能力方面評價最好。但是從總體上來看,困難情景溝通能力是現階段臨床護士溝通能力評價較差的一項,但是這一數據會受到調查群體差異性的影響。與此同時,急診科護士工作存在特殊性質,在開放式急診和嘈雜混亂環境下,如果缺乏團隊之間的協作與溝通,那么急診救治工作水平及效率也難以得到保障。其次,急診科護士情感感知與情感支持能力相對較差,我們認為這與我國護理專業教育現狀具有一定關系,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忽視了護理學生社會角色人文素質的培養,由此可見要想促進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的提高,加強良好溝通與交流方面的培養至關重要。
三、急診護士臨床溝通現狀結果
我們知道對于急診科護士來說,臨床溝通能力是其體現自身價值的重要途徑,良好的溝通對于患者自身疾病治療與康復也具有推動意義,能夠有效緩解護士及患者緊張的心理,加強患者對急診科護士職能的認知。由此可見,急診科護士具備的臨床溝通能力,無論對自身工作水平的提高,還是對患者康復都具有積極影響。本研究顯示急診科護士自身情緒管理能力與臨床溝通能力存在必然聯系,急診科護士能夠管理好自身情緒,那么其臨床溝通能力越強,處于急診科這樣的高壓、復雜工作環境下,難免存在消極心理,如果護理人員能夠及時察覺自身心理特征的變化,并且做好控制調節工作,那么將為后續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打下堅實基礎。
四、結論
1.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結論
1.1提高急診護士護患溝通水平
可以采取激勵制度提高護士語言溝通能力,并且將語言溝通能力加入到其專業考核當中,這樣急診科護士將積極主動的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除此之外,醫院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加強急診科護士語言能力培訓活動,如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分批組織急診科護士開展座談會活動,讓護理人員互相溝通交流工作經驗與專業知識,這樣能夠拉近各個環節護理人員之間的距離,使他們能夠協同完成護理工作,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也可以邀請專業講師為其傳授溝通相關知識,使急診科護士了解護患溝通的重要意義,針對不同病情患者的不同需求,具有針對性與其溝通,更好的為患者提供服務。
1.2避免急診中負面因素影響
通過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量表,可以表明深圳某醫院急診科護士自我報告中,臨床溝通能力處于中等以上水平。但是部分護士存在情緒轉移或工作懈怠情況,給患者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響,護士的不當言論或一些微小的動作,都有可能影響到患者對醫院整體觀念的改變,甚至引發醫療糾紛,急診科護士臨床溝通能力與自身情緒管理能力之間具有密切關聯,二者之間互相影響。因此,急診科護理人員必須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工作,通過日常溝通,掌握患者心理需求,對于語言不便的患者可以給予眼神或肢體上的暗示,這樣可以促進患者對醫護人員滿意度的提高。與此同時,相關醫院應給予急診科護士關懷,使其能夠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工作,充分調動急診科護士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劉占亞. 神經內科護理臨床溝通能力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008(003):135,137.
[2]李彩娟, 陳木嬌, 潘雪群. 醫護協同查房在急診科留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20, 018(013):222-223.
[3]卓金旋. SHEL模式應用于急診靜脈用藥中護理安全性管理的效果分析[J]. 全科護理, 2019, 017(007):851-852.
[4]左鈺, 張天一, 唐亦舒. 急診科實習醫生臨床能力和心理素質現況及分析[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9, 19(11):26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