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面對著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發展,有效推進鄉村法治建設的穩步落實,必須加快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進程。通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能夠在提高鄉村居民法治意識的同時,充分保障鄉村民眾的合法權益。對此,本文將分析當前推進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面臨的實際問題,通過政策引導、制度完善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多角度地尋求構建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鄉村振興;法律服務;體系
引言
鄉村法治建設作為推進國家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表現了國家對鄉村政治、經濟和諧發展的美好愿景。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針對鄉村發展進程中的具體情況推進鄉村法治的穩步發展,能夠為鄉村居民維護和保障自身合法權益提供有效的幫扶途徑。尤其是在政府開展的各項“送法下鄉”工作的帶領下,基層領導部門要切實開展鄉村法治建設的推動工作。通過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完善,能夠切實滿足鄉村居民的法律服務需求,促進鄉村振興事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1鄉村振興視域下構建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面臨的實際問題
1.1缺少關注和內驅力
一方面,地區在開展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推進過程中,忽視了鄉村居民的實際需求,缺少政民互動。鄉村居民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實際影響,對相關的政策法規缺少深入的了解。并且,當地政府在宣傳和實際操作中,缺少對鄉村居民實際服務需求的調查和把握,進而導致鄉村居民參與度不高。
另一方面,鄉村公共法律服務人群數量逐漸增長(見表1),面臨著鄉村“半熟人社會”和“宗族長老治理”的實際影響。尤其是針對廣東省而言,部分鄉村地區宗族觀念嚴重,不僅沖擊著鄉村的社會秩序、引發宗族糾紛,而且影響著國家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貫徹落實。部分地區受到地方風俗和政策法規的沖突影響,進而導致鄉村法律服務體系處于“邊緣化”狀態。
1.2體制和政策不健全
針對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落實,廣東省地區缺少專業化、健全化的保障體制。尤其是針對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常規運行和監督管理兩方面,當地政府部門存在著運行機制不健全、運行管理不規范的實際問題。進而導致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正常運行得不到有效保障,嚴重影響了公共法律服務質量和服務效果。
1.3資源和人才不充足
一方面,廣東省鄉村地區存在著資源配置不足和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實際情況。構建和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需要當地政府投入專項的扶持經費。而在實踐工作中,部分地區城鄉經濟差距過大,資源配置不平衡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廣東省為例,城鄉之間的收入差距達到了3倍。因此,政府必須切實加大政策資金投入,以保障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穩步構建和正常運行。
另一方面,鄉村地區由于交通不便、服務收益較低等情況,導致了專業化法律服務人才的缺失。針對廣東省鄉村居民法律服務的實際需求而言,基本都是較為低端的、非訴以及小額的相關事件。而法律服務專業人才的配置存在不平衡的實際情況,包括人才數量較少、專業化人才確實等問題,都會影響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2鄉村振興視域下構建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具體途徑
2.1針對鄉村實際,激發內生力
針對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實際問題,廣東省政府必須結合鄉村社會的實際環境和民眾需求,切實做好宣傳和引導工作。圍繞著鄉村居民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排斥和疑慮,當地政府要采取可行方案,構建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與當地鄉村實際的聯結紐帶和溝通橋梁。
廣東省政府可以積極采取借助鄉村內部力量的措施,在積極推進法律服務體系與當地村民禮治、自治有效融合的基礎上,切實打通鄉村公共法律服務的實踐渠道。通過這一措施,能夠有效推動現代發展和鄉村社會矛盾斗爭的轉化,實現鄉村公共法律和鄉村內部治理的有效融合。政府要認真分析并選擇鄉村地區的“法治帶頭人”,通過充分發揮宣傳和引導作用,促進鄉村居民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認可和接受。圍繞著此類人員的選擇,當地政府要進行綜合考察。作為連接政府工作和鄉村工作的重要橋梁,“法治帶頭人”必須受到當地鄉村民眾的信任和尊重,而且要熟悉當地的民族風情和民眾法律需求,以此來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連接媒介作用。通過積極的宣傳和當地鄉村民眾的帶頭引導,在加強鄉村居民接受并參與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基礎上,打破廣東省鄉村地區現代法治邊緣化的實際困境。
2.2完善制度建設,構建共同體
廣東省政府要建立健全法律服務的供需機制。針對鄉村地區的法律服務實際需求而言,政府部門要開展精準化、個性化的法律服務工作。通過逐漸明確和完善的服務內容和服務標準,以結構化、網絡化的服務網點對鄉村居民的法律服務需求進行及時的幫扶。在推動法律服務工作正常運行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個體性的法律服務工作,進而切實滿足鄉村地區居民的法律服務需求。
例如,根據鄉村振興的實際要求,廣東省政府積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針對各縣、鎮、村等地區,實現了全省法律服務實體平臺的全覆蓋。并且開通了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在結合信息化技術的基礎上,完成了語音平臺和音視頻服務咨詢的升級工作。同時,針對廣東省鄉村地區的實際情況,出臺了粵語、潮汕話以及客家話的多種服務咨詢平臺。通過全地域、多途徑以及全方位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的構建,為鄉村民眾咨詢法律事宜創設了優質便捷的服務機制。
廣東省政府要加強管理機制的建立和落實。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內容十分繁雜,涉及的領域也十分廣泛。因此,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廣東省政府部門必須統籌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強化自身的主導和監管作用。政府部門要落實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管理的責任意識,作為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和核心部分,當地政府要與相應的社會機構以及基層干部,共同投入到法律服務體系的運行和管理工作之中。在切實解決鄉村居民法律問題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地保障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平穩運行和開展落實。
2.3提升隊伍素質,保障專業性
為了推動鄉村法律公共服務體系的有效構建,廣東省政府要做好預先的調查工作。針對構建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所涉及到的工作內容進行多方面的分析,確保扶持資金與服務體系建構工作的有效對接。另一方面,政府部門要落實監督管理作用。針對廣東省政府專項扶持資金的支出、使用以及落實等情況,建立嚴格的資金保障機制,切實避免挪用、濫用等情況。對此,政廣東省府部門要引導并加強責任意識的形成和樹立,以完善的獎懲制度推進經費保障工作的有效落實。
例如,通過廣東省下屬的區縣級的財政支出,為鄉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構建工作提供穩定的財政支持,以此來保障基層公共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基礎收入。并且,廣東省可以充分依靠省內法律服務組織,如廣州市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基金會以及法律援助基金會,通過合理合法的途徑進行資金的募集,以此來支持鄉村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構建工作。
其次,建設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需要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的構建。人才隊伍的建設是提高鄉村公共法律體系建設質量的重要手段,能夠推進鄉村法制建設工作的長遠發展。圍繞著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所設計的內容要求,通過嚴格化的篩選標準進行人才的選拔,構建起一支具有專業素養的服務體系建設隊伍。并且在此基礎上,地方政府要做好相關人才的崗前試訓和在職培訓工作,根據其工作內容和具體要求,確保工作人員能夠獲得最優化的發展。
一方面,針對在職在崗工作人員,廣東省政府要做好培訓工作效果的審核工作。采取多種考核形式,對其進行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的綜合測試,以確保工作人員能夠主動自覺地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另一方面,廣東省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考核和獎懲機制,以此來推動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人員,能夠樹立終身學習的工作理念。通過吸收并借鑒他人先進理念和高尚思想,來調節自身行為、提高修養,進而更好地推進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在規范化、嚴格化的人才培養機制的監管下,促進工作人員自身綜合能力的有效發展。
最后,廣東省政府要根據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要求,吸收和引進專業化的服務服務人才。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要認真分析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根據地方實際情況設立需求崗位。通過筆試、面試等環節,進行人才的考核和招收,不僅能夠有效解決就業問題,同時也能夠提高法律服務體系人才隊伍的專業素質。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廣東省政府要根據地區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幫扶性的激勵政策,吸收和引進專業人才。政府部門可以與高校建立對接關系。通過高校這一平臺,對選擇“三支一扶”的畢業學生進行及時的吸收和引進。采取這一措施,不僅能夠有效解決高校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也能夠加強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人員和隊伍建設。另一方面,針對國家司法公職類人員,以及相關的法律服務者,通過出臺具體的政策和獎勵機制,引導并激勵其參與到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之中。包括工資補貼、榮譽獎勵等具體措施,充分提升鄉村地區的公共法律服務質量。
2.4設置村居法律顧問
可以將新媒體平臺與村居法律顧問聯系起來,由政府人員向居民進行宣傳卡片的發放,做到一家一戶至少一張。居民可通過掃描卡片上的二維碼進入“村居法律顧問平臺”小程序,就可以享受免費法律服務。該平臺包含人工咨詢、自助咨詢、視頻咨詢、法律援助、人民調解、模擬判決、法律文書、民法典、律師核驗、企業征信、司法案例等眾多服務功能,真正實現“足不出戶、指尖學法、網上自助、快捷維權”的移動式自助體驗。
結語
針對鄉村振興視域下的鄉村法治建設工作,廣東省政府要針對鄉村法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具體措施和有效途徑,切實推動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建設進程。在始終保障和維護廣大鄉村群眾合法權益的基礎上,采取落實政策保障、加強制度設計以及引進專業化法律人才等具體改革措施,促進鄉村政治建設工作的穩步發展。在構建并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過程中,切實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穩步發展和有效落實。
參考文獻:
[1]楊宏.鄉村法治振興背景下農村法律援助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2021,(6).34~36.
[2]毛晨鈺.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治理法治化對策研究[J].法制博覽.2021,(12).156~157.
[3]王亞豐,黃春蕾.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價值、困境與優化——基于社會治理視角[J].安徽行政學院學報.2021,(1).105~112.
[4]覃晚萍,王世奇.民族地區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困境與出路[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5).104~111.
[5]寧琪.農村公共法律服務供給體系完善與創新研究[J].農業經濟.2020,(6).47~49.
李衡程 ?出生日期:1984年4月 ?籍貫:廣東廣州 ?性別:女 ?最高學歷:碩士 ?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職稱:助理研究員 ?職務:教師 ?研究方向:農村基層法治建設 ?郵編:51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