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振華
黑龍江商業職業學院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157011
2017年12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首次明確提出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 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2019年8月《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2020年3月《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先行試點工作方案》再次強調大力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教高〔2020〕3號文件,要求“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使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形成協同效應,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在充分深入梳理研討國家相關政策文件與法律法規基礎上,從服務區域地方經濟視角出發,橫向調查比較本地區高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開展狀況,結合本學院自身特色優勢及學科專業課程特點,積極探索構建整體統籌、部分兼顧的“一體四翼”協同聯動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打造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從備課上課到教學評價全過程、學生企業參與全方位,國家宏觀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的立體化多元思政協同育人新格局。
本研究可以為學院層面課程思政育人頂層設計提供可推廣可復制的新型教學改革模式、為地方企業對專業人才思想素質訴求提供可參與探討的具體方法途徑、推動全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方面具有非常必要的實踐意義。
(1)構建可推廣可復制的大思政背景下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思政協同育人“一體四翼”課堂教學改革新模式,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標。
(2)打造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從備課上課到教學評價全過程、學生企業參與全方位,國家宏觀思政元素有效融入的立體化多元課程教學新格局,實現協同育人目標。
(1)通過思政課程教師共同參與專業課思政育人備課、授課全過程,解決課程思政育人與思政課程育人如何同向同行問題,破解各自為政兩層皮困境。
(2)通過探索實踐思政學分置換,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企業實踐主觀意識,解決思政育人過程中學生獲得感不易實現難題。
基于對本地區高校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程思政教學開展狀況調研分析,立足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實際,搭建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這一核心主線”為主體,以“聯合備課新模式、授課主體多元新模式為兩個左翼”,以“實踐思政學分與理論學分置換新模式、企業參與課程思政教學過程新模式為兩個右翼”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一體四翼”雙協同育人教學改革新模式。
修訂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完成一體四翼新模式的主體建構。按照人才培養方案體例分項項目,探索在各個項目設計與制定中穿插或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針對性地選取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并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即課程內容實施有選擇地深入挖掘其中的課程思政元素。
(1)調研本省本地區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特色做法,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分析遴選出適合的具體方式加以改進完善,重點學習借鑒其思政元素融入或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里的好思路、好方法。要利用審慎選擇、創新改造原則,有選擇地兼收并蓄、融會貫通,不能一成不變地照抄照搬。
(2)以聽課、研討等形式學習借鑒本校其他專業課程思政人才培養具體做法,根據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特點,探索修訂人才培養方案。
(3)通過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師課堂掌握的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學習狀態、學習態度、學生課堂參與度等具體學情,研究分析有效適用的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來自于受眾情況分析是最直接最客觀的,以此為基礎抓手和最終落腳點修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做法是科學而有效的。
(4)以工匠精神、愛崗敬業等企業所需的思政育人內容為切入點,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過程中,充分考慮企業對學生思政素質的具體要求,也可以聘請企業人員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形成校企共建共享良好機制。
依據人才培養方案,優化專業設置,系統梳理、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完善優質課程設置。課程是教學體系中的最后一公里,是實現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載體,因此,優化和完善課程設置的作用和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課程承擔具體落實和執行人才培養方案、完成和實現人才培養工作的任務,同時,也是檢驗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是否科學客觀、是否合理有效的主要指標。
頂崗實習是保證學生順利過度到畢業就業成為一名合格的職業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根據具體的管理規定,加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思政教育,教導學生遵守工作紀律、遵守崗位職責標準,培養學生熱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學校人才培養離不開企業的參與,企業作為學校人才培養的最終吸納地,其參與到學生在校學習成長、素質養成過程,提出客觀合理的指導意見或建議,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具有及其重要的實際意義,對學生職業規劃和職業成長具有非常直接而有效的方向指引。建立定期回訪制度,健全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的指導制度,將企業文化、職業標準、崗位規范等內容提前滲透給學生,實現企業對合格職業人思政素質的合理訴求,使學生提前做好成為一名符合企業要求的合格畢業生準備。
作為教學體系的前導環節,備課是每一名教師都非常重視的環節,是關系到能否科學而高效開展課堂教學的基礎和保障。傳統的備課方式多是教師各自為政,優勢一些的是一門課的老師相互商量借鑒著備課。要么形式單一缺乏眾人智慧思想碰撞,要么缺少課程體系的多樣性,因此建立相對固定的聯合備課制度,是一種合作共贏的優勢備課方式,而建立一只聯合備課教師隊伍,是最為核心的步驟。
(1)建立聯合備課制度。
為統籌課程體系,整合課程內容,集合相關教師智慧和經驗,實現豐富而多樣、客觀而高效的備課,將教師聯合備課納入制度建設,保障也監管教學環節中基礎卻至關重要的一環。
(2)建立聯合備課隊伍。
結合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特點、企業的思政素質要求、學生必備的綜合思政素質標準,建立又專業教師、思政教師、企業專家三方共同參與的聯合備課隊伍。
(3)聯合備課隊伍相對固定。
依據當前政治形勢,結合事實新聞,為備足課、備好課做好人員準備和力量儲備,建立相對固定的聯合備課隊伍。
(4)聯合備課隊伍動態調整。
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動態調整聯合備課隊伍組成。
課程體系的構建與開發是人才培養方案順利落地實施的決定因素。教學改革是常抓常新課題,課程改革是其中非常重要,同時也是教師智慧的集中體現。課程體系開發需要專業教師統籌所有課程,縱觀人才培養全過程,結合企業用人標準,集中力量研發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策略,形成一套其他專業也能夠借鑒使用的思政協同育人課程體系。
作為人才培養方案執行載體,授課計劃的制定一定是具有可操作性能夠具體落實實施的教學文件。依據思政育人總體要求,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授課計劃中,制定有利于開展具體教學活動的具有思政特色的執行文件。
思政課教師作為課程思政建設與開發的助教,站在思政教育的專業角度,為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設計做好政策方向、思政內容準確度整體把關。
作為教師思想智慧與教學理念的集中體現,教學設計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精彩新穎、是否利于教學操作,直接影響著課程具體實施效果,也關乎著課堂教學質量的好與壞。教學設計就像影視劇前期的劇本腳本,觀眾看到的一幕幕是不是劇情精彩、目不轉睛、扣人心弦,除了演員的演技之外,編劇的劇本構思是否創新巧妙、結構是否緊湊、內容是否充實可信、情節是否跌宕起伏,是最重要的基礎。
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課程思政助教-即思政課教師需要對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的課程內容框架有一個整體的統籌了解,再結合思政課知識體系,與專業課教師反復溝通、協商如何更好地提煉和挖掘專業課中蘊含的思政點,以點帶面,將思政點融合進課程的教學設計之中,為教學行為實施做好必要的前期準備。
課件是目前教師實施課堂教學最普遍使用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它是直接在課堂呈現的,是學生能直接看到、聽到、感受到教師教學設計、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方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根據教學設計制定制作授課課件,在教學設計框架內,有依據有遵循地進行,并在此基礎上做必要地調整延申,按照授課需要選擇適當素材,包括課程思政助教給出的思政教育素材,合理地安排進授課課件內容里。
在建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國慶等重要節日時間節點,邀請課程思政助教入駐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課堂,現場輔助專業課教師或簡要講述、或點撥引導、或生動演繹相關的思政內容,這種有效的助教輔助參與課堂教學方式,對學生思政教育的效果更加直接,也更加深刻,其潤物無聲的影響遠遠大于只有專業課教師僅僅浮于表面的提及,或者時代背景感缺失的枯燥講授。
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頂崗實習和企業實踐職業素質和思政素質,激發學生熱愛學習、熱愛工作的熱情,減輕學生因企業實踐影響理論課學分獲得的擔憂,探索學生企業實踐“思政學分”置換理論學分新方式。
學生企業實踐“思政學分”的創新提出,為學校與企業雙方共同更好地管理頂崗實習學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一直以來,企業實踐階段的學生對企業管理員工的標準和要求缺乏主觀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一年的頂崗實習時間缺少應有的堅持,也對企業工作流程認真而嚴謹的要求缺少切身的認知體驗。而思政學分的運用,很好地從主觀能動性上解決了以上問題。
由于思政學分的設立,學生在企業實踐環節就必須格外注重自己的工作態度是否端正,是否按照企業要求按時到崗、按時離崗,工作流程是否符合工程標準,由思政學分的牽制,使學生增強了遵守職業行為規范、遵守職業道德操守的主觀意識,也提高了學生企業實踐階段的職業能力水平,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質。
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一體四翼”雙協同育人教學改革新模式框架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作為中心主體,實現思政協同育人整體目標。
“專業課、思政課教師聯合備課、思政課教師作為助教參與授課”為一體四翼的兩個左翼,突出了思政教師作為課程思政育人有效補充力量,以專業視角指導專業課教師的思政育人過程,為思政元素正確有效融入把好關。
“實踐思政學分與理論學分置換、企業參與課程思政教學過程”為一體四翼的兩個右翼,突出了企業作為必要力量參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過程的重要作用。作為人才培養最終的接收地,請企業提前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中,以企業用人標準和企業思政要求的視角,為學校提供寶貴的指導意見,開啟校企合作在思政育人方面的新嘗試新探索。
組建思政課教師參與的聯合備課團隊,高質量系統融合地完成集合備課。
依據思政教師掌舵的教學設計,開發有新意有吸引力的授課課件,在課程思政助教入駐專業課堂參與具體教學中,有效完成符合一體四翼框架要求的高質量授課任務。
一以貫之地融入思政元素考核點,將一體四翼新型教學改革模式體現在考核過程中。
教學評價作為教育教學最終環節,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遵循如何考核就應該如何評價基本規律,制定響應的思政評價體系和評價操作實施方案。
高職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一體四翼”雙協同育人教學改革模式研究,僅是在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有益探索,對專業課而言,其課程思政建設的教育屬性具有長遠意義,任重而道遠,希望專業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在具體課堂教學中,進行更好的、更深入的嘗試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