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貴泉
【設計理念】
根據舒伯的生涯發展階段理論,高中生處于生涯探索期。這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考慮自身需要、興趣、能力及機會進行嘗試,逐漸形成職業偏好,做出初步的生涯決策。為了喚醒學生的生涯意識,筆者以“夢想”為主題創設情境,這既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又能引起共鳴。本課借助“生涯九宮格”幫助學生探索夢想的多樣性,運用焦點解決技術尋找靠近夢想的途徑和方法,從而初步樹立生涯規劃意識。
【教學過程】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游戲——抓夢想,游戲規則是各組成員圍成圈,伸出雙手,左手掌心向下,右手食指向上,然后將掌心放在左邊同學的食指上,食指放在右邊同學的掌心下,形成一個閉環。我會說一段話,里面會出現關鍵詞“夢想”多次,當你聽到“夢想”時,請盡快抓住左邊同學的手指,同時右手逃離。
參考文本: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夢想。幼兒園時,夢想可能是吃到糖果;小學時,夢想可能是期末考試考雙百;初中時,夢想可能是周游世界;到了高中以后,同學們對未來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夢想主要聚焦在大學和職業上,一些同學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學,一些同學想成為律師。夢想好似天上的一輪明月,為生涯發展指引方向。
教師:你“抓”到了幾次夢想?感覺怎么樣?
學生1:我抓到了3次,感覺夢想離我很近。
教師:如果把抓與逃的過程比作實現夢想的過程,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2:我要抓住機遇,也要排除干擾。
教師:同學們,抓住夢想時,我們很開心,感覺夢想近在咫尺;沒有抓住時,我們可能會很沮喪,感覺夢想跑得太快、離我們太遠。夢想到底是什么?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自己的“夢想清單”吧!
設計意圖:通過“抓夢想”游戲,讓學生感受夢想帶來的積極力量,從而引入課題。
教師分發“夢想九宮格”活動單(見圖1)。
圖1 “夢想九宮格”活動單
教師:生涯專家金樹人將生涯發展概括為9 個方面,分別是學習進修、職業發展、人際交往、個人情感、身心健康、休閑娛樂、財務管理、家庭生活、服務社會。請思考,你會在這些格子里寫下哪些夢想事件呢?你可以在每個格子里寫下一個或多個夢想事件,時間為5分鐘。
PPT 展示案例:職業發展——考上貴州大學;休閑娛樂——18歲前去北京旅行一次
學生1:我的夢想是考上四川大學、從事教師職業、交幾個好朋友、去一次上海迪士尼樂園、登一次華山、獻一次血。
學生2:我的夢想是學習音樂學專業、當一名古箏老師、養一只貓、在30 歲前購買一套大房子。
教師:通過同學們的分享,我們發現夢想不僅可以是考上一所大學,還可以是去一次上海迪士尼樂園,也可以是養一只貓。夢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
設計意圖:借助“生涯九宮格”工具將夢想分為9 個維度,通過在每個維度下寫出不同的夢想事件,引導學生思考夢想的多樣性,感受夢想與生活的聯系。
教師分發“夢想采訪”活動單(見圖2)。
圖2 “夢想采訪”活動單
教師:同學們剛發現了許多夢想,請大家選擇一個自己最希望深入探索的夢想,讓我們一起尋找實現夢想的途徑。
學生活動。
教師:作為一名高一學生,未來的夢想和當下的自己有什么聯系呢?讓我們通過“夢想采訪家”活動繼續探索。
教師講解規則:同桌2 人一組,面對面而坐,交換彼此的夢想采訪單,根據采訪單上的提綱進行訪談和記錄,采訪時需保持尊重、好奇、不批判的態度,充分挖掘對方的內在資源,一人采訪結束后互換角色,每人4分鐘的時間。
學生:我采訪的同學的夢想是高中畢業后去北京旅行,目前已經具備的資源和條件是旅行經費充足,遇到的困難是旅行所需的具體準備不足。針對這個困難,他現在可以做的一件具體的事是制作旅游攻略。具體行動步驟是通過網絡(如小紅書、抖音、馬蜂窩等APP)搜索旅行攻略,從而做好住宿、車票、景點等方面的記錄、計算總經費,最終形成旅行計劃。
教師:同學們在采訪過程中都能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幫助同伴們將夢想照進現實。夢想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渴望,也許它不一定能夠實現,但當我們把它和當下能行動的事情聯系在一起時,就會發現夢想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近!
設計意圖:通過“夢想采訪家”活動,培養學生的傾聽和總結能力。采訪提綱是依據焦點解決技術設計的,讓學生回歸當下生活中可以邁出的一小步,具有現實意義。
教師:作為彼此夢想旅途中的支持者和見證者,此刻你一定有一些祝福和建議送給同伴,請同學們寫在對方活動單的橢圓形框中。
學生活動,教師邀請學生分享。
學生1:我的同伴對我說“加油學習,哪怕結果不好,至少你全力以赴了!”
學生2:我的同伴對我說“也許你可以從騎行10 公里開始練習,同時,鍛煉自己的腿部肌肉力量。”
教師:讓我們帶上同伴的祝福和建議,不放棄每一個夢想,從身邊每一個微小的行動開始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努力,相信通過堅持,你最終能實現夢想!
設計意圖:通過“我想對你說”活動,讓學生互相傳遞溫暖,從而獲得前行的積極力量,結合同伴的建議改進當下的具體行動,增強實踐活動的可行性。
【教學反思】
本課以“夢想”為主線,分別從感受夢想、探索夢想、靠近夢想、祝福夢想四個環節進行授課,旨在幫助學生初步樹立生涯規劃意識。課上,筆者運用同桌互動、小組互動、班級互動、師生互動等方式多角度地推動學生對夢想的探索。通過學生的課后反饋可以看出,本課基本達成教學目標,學生對書寫夢想清單和采訪夢想活動十分感興趣,大多數學生能在不同維度樹立夢想,并嘗試結合當下采取行動。需要注意的是,在“夢想采訪家”環節中,只有足夠的時間才能讓學生思考當下的具體行動。另外,在分享過程中教師要適當加以引導,因此,今后需要把控課堂不同環節的時間分配。
【點評】
這節課有如下3個特點。
1.選題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授課教師立足教育教學改革與學生實際需求,多角度引導學生探索夢想并嘗試行動,增強學生生涯規劃的意識,為普通高中生涯規劃教育奠定了基礎。
2.設計思路清晰,活動環環相扣。整節課緊緊圍繞“夢想”主題展開,通過“抓夢想—尋夢想—說夢想—寫夢想”一系列主題活動,引導學生初步建立生涯規劃目標,激發學生追逐實現夢想的動力,充分體現了心理課的活動性與體驗性原則。
3.活動設計的理論指導性較強。授課教師借助“生涯九宮格”幫助學生探索夢想的多樣性,運用焦點解決技術引導學生探索靠近夢想的途徑和方法,使教學設計具有較強的理論科學依據,實踐指導性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