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小兒肺炎是兒科臨床常見的肺部感染疾病之一,多因患兒年齡較小,支氣管以及肺部發育不完善,局部黏膜免疫功能較低,極容易發生下呼吸道感染,進而引發肺炎[1,2]。近些年,隨著飲食結構的巨大變化及環境的持續惡化,小兒肺炎的發病率逐年增高,該疾病好發于5~15 歲兒童群體中,發病緩慢,典型癥狀為發熱、咳嗽、渾身無力等,嚴重影響患兒心、腦、腎等重要器官,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還會使患兒的身心健康受到傷害[3]。小兒肺炎常規治療多采取抗炎、抗病毒等藥物治療,布地奈德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對治療小兒肺炎有較好的效果[4]。本文為進一步探討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小兒肺炎的臨床效果,特選取95 例小兒肺炎患兒進行分組研究,現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就診于本院的95 例小兒肺炎患兒,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7 例)和研究組(48 例)。對照組患兒中男女比例26∶21;年齡最小7 個月,最大8 歲,平均年齡(4.52±1.55)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12±1.32)d。研究組患兒中男女比例25∶23;年齡最小6 個月,最大7 歲,平均年齡(3.95±1.67)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23±1.28)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肺炎的診斷標準,經X 線胸片檢查確診為小兒肺炎,入院時有不同程度的咳嗽、發熱及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研究符合醫院倫理委員會標準操作規程并獲得批準,本院秉持真實、客觀的原則告知患兒及家屬研究內容,患兒與家屬表示愿意配合。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或溝通障礙者;合并心肝腎功能衰竭者;其他肺部疾病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給予常規消炎、解痙、化痰等對癥處理;同時給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將2 ml 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混合于100 ml 生理鹽水中實施靜脈滴注,1 次/d。研究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6 歲患兒總吸入量應≤300 mg/d;≥6 歲患兒總吸入量應≤500 mg/d,4 次/d。兩組患兒均治療7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肺炎癥狀(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緩解時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及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PEF、FVC、FEV1)、炎性因子指標(PCT、IL-6、CRP)。治療效果判定標準 :治療后患兒癥狀消失,肺功能指標恢復正常為效果顯著;治療后患兒癥狀有所改善,肺功能指標基本恢復正常為病情好轉;治療后患兒癥狀及肺功能指標未見改善為治療無效[5];總有效率=效果顯著率+病情好轉率。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腹痛、頭痛。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95.8%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PEF、FVC、FEV1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PEF、FVC、FEV1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肺炎癥狀緩解時間對比 研究組患兒咳嗽、發熱及肺部啰音緩解時間分別為(6.38±1.16)、(2.07±1.72)、(6.21±1.67)d,均顯著短于對照組的(8.31±1.96)、(3.17±1.82)、(8.42±1.87)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5.8250、3.0282、6.0785,P=0.0000、0.0032、0.0000<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PCT、IL-6、CRP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兒PCT、IL-6、CRP 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患兒發生1 例惡心、1 例嘔吐,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對照組患兒發生3 例惡心、2 例嘔吐、2 例腹痛、1 例頭痛,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7.0%。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1664,P=0.0412<0.05)。
肺炎是臨床兒科常見的疾病,多因病毒、支原體、細菌等感染所致[6]。該疾病在春秋兩季屬于高發期,兒童正處于發育階段,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成熟,免疫力較弱,容易受到天氣、粉塵、花粉等因素的影響產生大量炎性因子進而引發肺炎,典型癥狀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等,若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心肌炎等疾病,嚴重影響小兒身體健康發育及生命安全[7-9]。常規治療方式主要以平喘止咳、抗炎藥物緩解癥狀,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及藥物的不斷更新,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逐漸成為小兒肺炎的首選治療方式[10-12]。布地奈德是糖皮質激素類的藥物,具有較好的消炎作用,通過霧化吸入的方式能夠增加患兒順應性,經由患兒口咽部能夠迅速的達到全肺,可有效抑制氣道高反應,減少肺部分泌液,短時間內即可起到改善咳嗽、咳痰等臨床癥狀。相較于其他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布地奈德吸入的劑量較小且肝臟代謝良好,產生的全身性副作用較少,在小兒肺炎的治療中可充分發揮其藥效,安全性較高,可促進炎性反應的消失,改善小兒肺功能[13-15]。
本次研究中采用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后的研究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PEF、FVC、FEV1 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咳嗽、發熱、肺部啰音緩解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PCT、IL-6、CRP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肺炎患兒采取布地奈德霧化吸入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其肺功能,降低炎性指標,改善臨床癥狀并縮短治療時間,可有效降低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安全性較高,建議臨床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