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茜
肺結核患者所吐出的飛沫中帶有導致該病的病菌,若普通人將其呼入,則可能患上該病。肺結核在世界各地都曾經禍亂一時。確診肺結核后需要規范抗結核治療,抗結核療程一般需要6~9 個月,抗結核治療期間需要加強營養,增加體重,使用胸腺五肽可以調節免疫能力。本次研究對通過胸腺五肽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藥物灌注的方式治療肺結核的效果進行了進一步的觀察與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擇于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在本院診治的肺結核患者113 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觀察組(59 例)和對照組(54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納入標準[1]:①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②患者主動參與該項調查。排除標準:①患有其余肺部疾病的患者;②精神智力存在缺陷的患者。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n(%)]
注:兩組比較,P>0.05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進行基本治療:異煙肼0.3 g/次,1 次/d;利福平0.45 g/次,1 次/d;吡嗪酰胺0.5 g/次,3 次/d;乙胺丁醇0.75 g/次,1 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胸腺五肽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藥物灌注治療。治療前叮囑患者禁食,使用利多卡因麻醉患者的特定部位。使用纖維支氣管鏡對患者各個部位進行檢查,重點檢查患病部位。確定好空洞位置。患者保持平躺,對空洞部位進行多次清洗,清除內部壞死物,保證內部干凈。將注射用胸腺五肽(北京雙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8462)灌注到患病位置,取出支氣管鏡。讓患者保持患側靜臥的姿勢持續30 min 左右。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療效判定標準[2]治愈:病灶完全吸收,發病部位癥狀全部消失;顯效:病灶顯著吸收,發病部位癥狀消失>80%,空洞消失;有效:病灶基本吸收,發病部位癥狀消失>50%,空洞減小;無效:病灶未吸收,發病部位癥狀基本未消失。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免疫功能 通過細胞儀分別檢測治療前后T淋巴免疫細胞的各項指標,如CD3+、CD4+、CD8+和CD4+/CD8+。
1.3.3 炎性因子 檢測炎性因子的指標,包括IL-10、IFN-γ、TGF-β1。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T 淋巴免疫細胞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IL-10、IFN-γ、TGF-β1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IL-10、TGF-β1均低于對照組,IFN-γ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pg/ml)

表4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p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肺結核患者所吐出的飛沫上帶病菌,若普通人將其呼入,則可能患上該病。肺結核在世界各地都曾經禍亂一時。肺結核患者可能出現體力不支、身心疲憊、厭食等現象。女性患者也有可能出現月經失調的現象。因此,使用有效的治療方案治療該病是十分必要的[3]。該病的主要致病原因為結核桿菌感染。而感染數目的多少與人體免疫能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通常會通過常規的方案治療肺結核,其可以消滅大量結核桿菌。然而在消滅該細菌的同時也會消滅許多白細胞,從而降低人體免疫力。因此,在通過常規方式治療肺結核時需要聯合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的藥物。本文則針對肺結核患者使用胸腺五肽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藥物灌注的效果展開了一系列研究。本文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61%,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1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明顯高于于對照組,CD8+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IL-10、TGF-β1均明顯低于對照組,IFN-γ 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胸腺五肽可以誘導T細胞分化,并且與成熟外周血T 細胞相結合,增強消滅細胞的活力[4-6]。該藥物能活化CD4+、CD8+等細胞,可以保證T 細胞活的更久。在治療肺結核時,胸腺五肽能大量增多IFN-γ,從而促使T 細胞生長分化,使CD4+/CD8+的值接近正常。
綜上所述,肺結核患者采用胸腺五肽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藥物灌注治療有較好的效果,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炎癥水平,并提高免疫力,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