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官紅
泌尿系結石在泌尿外科臨床中是常見病癥之一,患者多表現為肉眼可見血尿、急性腰腹痛等癥狀,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及時準確的診斷對于提高治療有效性有極為重要的意義。隨著CTU 掃描方式的革新和普及,輸尿管結石的診斷準確率也有了明顯提升[1]。本文通過分析136 例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探討CTU 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中的指導作用,現將調查結果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136 例行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患者,遵循隨機抽樣原則分為參照組及研究組,各68 例。參照組:男44 例,女24 例;年齡25~62 歲,平均年齡(42.31±6.61)歲;平均病程(11.21±2.36)個月;結石部位:單側39 例(57.35%),雙側29 例(42.65%);平均結石直徑(2.43±0.35)cm。研究組:男40 例,女28 例;年齡24~61 歲,平均年齡(41.87±6.45)歲;平均病程(12.52±3.11)個月;結石部位:單側41 例(60.29%),雙側27 例(39.71%);平均結石直徑(2.56±0.41)cm。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均給予常規B 超、腹部平片(KUB)等相關檢查。參照組患者給予泌尿系CT 平掃,研究組患者給予CTU。兩組患者術前根據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分析,了解腎結石的分布、形態、大小及是否有積水,在CT 和CTU 的指導下制定腎結石摘除方案。麻醉成功后,兩組均在輸尿管鏡下行鈥激光碎石術后取石。研究組患者取截石位,經尿道輸尿管鏡鈥激光碎石取石+雙J 管植入手術方法。根據三維CT、多方位成像及腹部平片顯示的結石形態確定結石位置。同時根據CTU 圖像確定輸尿管鏡的方向、角度和深度,調整輸尿管鏡末端與結石的距離,采用光纖碎石術[2]。參照組行泌尿系CT 平掃,方法與研究組相同。術前及術后影像學檢查確保患側無結石殘留。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手術指標,包括:術中出血量、結石定位時間、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②對比兩組手術效果,包括:一次性碎石成功、一次性進鏡成功、結石復發。判定標準:術后醫師依照CT 掃描結果對患者是否結石復發進行診斷,CT成像顯示為腎盂擴張、輸尿管擴張,且患者腎小盞變凸、變平;若患者結石出現于輸尿管膀胱連接處則CT成像顯示為周圍組織出現水腫、輸尿管擴張,且膀胱壁密度明顯變大[3]。③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泌尿系感染、輸尿管損傷、腎出血。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結石定位時間、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手術指標對比()
注:與參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手術效果對比 研究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一次性進鏡成功率高于參照組,結石復發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效果對比[n(%)]
2.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術后泌尿系感染、輸尿管損傷、腎出血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n(%)]
泌尿系統包括腎、膀胱、輸尿管和尿道。泌尿系結石的常見部位是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病因包括尿液、遺傳、飲食結構、新陳代謝、尿路感染等,根據結石的大小及是否與感染有關,所需的治療方法各不相同。研究表明,男性發病率在女性的3 倍以上[4,5]。患者發病時多表現為血尿和突發性絞痛,但是就近幾年檢查結果來看,無癥狀結石患者的人數逐年提高。輸尿管結石可能引發腎積水和梗阻,而長期腎積水則會損害腎功能,嚴重者會造成尿毒癥的發生,必須進行及時治療。就結石產生部位而言,可將輸尿管結石分為輸尿管上段結石、中段結石以及下段結石3 種[6,7]。輸尿管結石的發生與代謝功能異常和輸尿管感染等有較為緊密的聯系,且一般是腎結石在輸尿管內暫時受阻,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所致[8,9]。
泌尿系結石治療的目的主要有:①解除患者病痛;②防止復發,而及時有效治療方案的制定離不開準確的結石診斷。臨床常采用B 超掃描以及腹部平片對患者進行掃描診斷,雖操作較為簡單,但是這兩種方式受干擾因素較多,患者肥胖或者腸脹氣等都可能造成誤診或者漏診,降低診斷率,進而延誤治療時機。CTU在泌尿系結石診斷中有很好的應用價值,能有效避免骨和腸道準備對診斷的不利影響,有助于清晰、全面地顯示輸尿管內部情況[10-12]。同時,CTU 中使用的三維立體成像可以幫助臨床醫生全方位觀察結石情況,通過多種重建算法可以避免骨骼和肌肉對醫生診斷的影響。有研究表明,CTU 能顯著提高腎結石的診斷率,對外科結石的應用具有重要價值。CTU 能清楚顯示結石周圍情況,有助于預防術后炎癥反應,鑒別良惡性腫瘤,判斷梗阻原因[13,14]。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參照組,結石定位時間、手術時間、術后住院時間短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一次性進鏡成功率高于參照組,結石復發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組術后泌尿系感染、輸尿管損傷、腎出血發生率低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研究結果與楊鯤等[15]、于澄釩等[16]相似。
綜上所述,CTU 在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中有著有較高的指導作用,臨床應用價值高,對于醫師確診以及手術進程有較高的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