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局灶性的腦部缺血,引發神經功能受阻。一般持續時間會達到幾分鐘,患者一般會在30 min 內恢復,若>2 h 還未恢復,則會造成的神經功能損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病癥,多發于33~65 歲的人群,>65 歲人群占1/4[1,2]。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沒有先兆,可能多次發作,但大多數患者能夠在24 h 內恢復正常,無后遺癥[3]。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主要治療藥物為抗血小板藥物,但是不同種類藥物的效果也有一定差異,根據研究發現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效果較佳[4,5]。本文選取84 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腸溶片的治療效果,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84 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隨機將其分為A 組和B 組,每組42 例。A 組中男23 例,女19 例;年齡44~75 歲,平均年齡(61.45±5.82)歲;并發癥:高血壓15 例,糖尿病13 例,周圍動脈病癥14 例。B 組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齡45~74 歲,平均年齡(60.27±5.09)歲;并發癥:高血壓17 例,糖尿病12 例,周圍動脈病癥13 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經過診斷均確診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在研究前排除了存在精神疾病、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患者,本次研究達到了倫理學的標準,并且在研究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屬,得到了同意。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一般治療,主要內容包括指導患者的飲食,叮囑患者保持適度的糖分、蛋白質、能量攝入,控制血糖、血壓、血脂。A 組選擇氯吡格雷進行治療,硫酸氫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6410,規格:75 mg/片],在飯前口服,1 次/d,1 片/次。B 組選擇阿司匹林腸溶片(意大利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80078,規格:100 mg/片)進行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1 次/d,1 片/次。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不得再服用其他藥物,治療時間均為2 周,連續服藥不能中斷。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FIB、PT、APTT、PLT)及治療效果。臨床療效判定標準:治愈:眩暈情況完全消失,無復發現象;緩解:眩暈癥狀有所減緩,眩暈發作次數較治療前減少;無效:眩暈癥狀沒有得到改善或加重??傆行?(治愈+緩解)/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A 組患者的PLT、FIB、PT、APTT 與B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 組患者的PLT 與B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 組患者的FIB 低于A 組,PT、APTT 均長于A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A 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B 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A 組的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是一種由于局灶性腦部缺血而引發的神經功能受阻,目前其發病機制尚未明確,但據相關研究發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有可能和腦灌注或血栓等因素有關[6,7]。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在老年群體中更易發生,且男性患病的幾率高于女性[8]。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臨床主要表現:頸內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一只眼突然出現短暫性黑蒙,或視力喪失,或白光閃爍,或視野缺損,或復視,持續數分鐘;對側肢體輕度偏癱或感覺異常;優勢半球受損導致短暫失語或失用癥,或喪失閱讀或寫作能力,或同時出現面部和舌肌無力;偶爾出現同側偏盲;偶有短暫的精神癥狀和意識障礙;短暫性眩暈,眼球震顫,站立或行走不穩;一過性吞咽困難、嗆咳、語言不清或聲音嘶??;或肢體的暫時性無力或感覺異常;短暫性聽力損失、交叉性癱瘓、偏癱和雙側輕度癱瘓。少數可能有意識障礙或突然發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沒有發生征兆,且發病時間也不固定,但臨床及時給予有效的干預可以減輕病癥。患者在發生短暫性腦缺血后若未盡早進行治療則有極大的幾率發展成腦梗死,最終致殘或致死。因此,對于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應及時采取科學的、合理的治療[9]。其主要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主要藥物為抗血小板藥物。近年來,經過臨床試驗和觀察發現,阿司匹林腸溶片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中的治療效果非常明顯。
阿司匹林腸溶片主要是對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的生成從而達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目的,其原理為抑制血小板內環氧酶的合成,由于血小板內環氧酶不可再合成,因此,阿司匹林抑制效果顯著[10]。阿司匹林口服后經胃腸道完全吸收,迅速降解為水楊酸。阿司匹林與水楊酸血藥濃度達到峰值時間為10~20 min 以及18~120 min。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酸性,所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相較于其他普通藥物吸收較為緩慢,對于腸胃刺激不強。加之其他輔助藥物,能夠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11]。
本文選取84 例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進行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效果,治療前,A 組患者的PLT、FIB、PT、APTT 與B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 組患者的PLT 與B 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 組患者的FIB 低于A 組,PT、APTT 均長于A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的意義(P<0.05)。B 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A 組的80.9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姲⑺酒チ帜c溶片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更好,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但對于患者的血小板生成效果并不好。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標,值得在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