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顥
慢阻肺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高,進展快,病程長,具有不可逆性、氣流受限等特點。其發病與環境、吸煙、空氣等因素有關。胸悶、咳痰、呼吸困難、咳嗽等是其主要癥狀。慢阻肺以進行性發展為特征,患者一般臨床癥狀有氣道及高氣道反應,咳嗽時不易咳出痰及低氧血癥、肺功能障礙、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衰竭、循環障礙及肺源性心臟病(肺心病),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在急性加重期,患者會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胸悶、氣短、氣急,可導致嚴重的缺氧,并可引起呼吸衰竭、肺心病等嚴重并發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時、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氣道反應,控制病情發展,是降低臨床病死率的關鍵。氨溴索鹽酸鹽是臨床常用的祛痰藥物[1]。鹽酸氨溴索能減少痰液分泌,促進排痰,有效保持呼吸道通暢,改善癥狀,提高通氣功能。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探討了氧驅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78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據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 例。觀察組中男29 例,女10 例;年齡56~82 歲,平均年齡(67.25±4.92)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25±2.42)年。對照組中男28 例,女11 例;年齡56~80 歲,平均年齡(67.12±4.30)歲;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21±2.41)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方案治療:取2 mg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500 μg 吸入用異丙托溴銨溶液,氧驅霧化吸入,氧流量控制在6~8 L/min,持續時間控制在20~30 min,2 次/d。每次霧化吸入治療后均用清水漱口。治療10 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氧驅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給予鹽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療:氧驅霧化吸入15 mg 鹽酸氨溴索+5 ml 生理鹽水,氧流量設為6~8 L/min,15 min/次,2~3 次/d。治療1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峰流速、最大呼氣中段流量)、炎癥因子(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 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水平,治療效果,生化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患者呼吸道通暢,排痰良好,肺部啰音基本消失,咳嗽、胸悶、氣促癥狀消失,精神面貌好轉,實驗室檢查肺功能恢復,心率<100 次/min;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痰少,肺部啰音明顯減輕;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水平比較治療前,兩組峰流速、最大呼氣中段流量、腫瘤壞死因子-α、超敏C 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峰流速、最大呼氣中段流量均大于對照組,超敏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100.00%(39/39),高于對照組的82.05%(32/3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3 兩組生化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化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分別為(8.56±1.15)、(6.64±1.21)d,均短于對照組的(9.26±1.24)、(11.54±2.44)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經臨床實踐證明,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療中采用合理的用藥策略,可明顯提高療效。當前臨床治療慢阻肺以祛痰、減少氣道炎癥分泌、改善通氣功能為原則。異丙托溴銨是一種短效抗膽堿能藥物,能阻斷M 受體,抑制乙酰膽堿釋放,使支氣管平滑肌松弛,抑制炎癥,保護肺功能。布地奈德為吸入性糖皮質激素,有良好的局部抗炎作用。其可直接作用于支氣管和肺,而不需血液循環的再分配,脂溶性強,起效快。相對于靜脈滴注和口服劑量,劑量較小可產生相同效果,不良反應較口服或靜脈滴注少。氧驅動霧化吸入是一種治療方法,藥物在氧氣負壓作用下,被撞擊成微粒,這些微粒通過氧驅動進入患者的深部氣道。氧驅動霧化治療能促進藥物深入患者的氣道,確保藥物治療的效果;氧驅動霧化治療能減少呼吸耗氧量和呼吸肌疲勞,降低患者的氣道壓力和負荷[3,4]。
鹽酸氨溴索作為祛痰劑,不僅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及時清除肺內慢性分泌物,改善臨床癥狀;還能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合成,有效地消除咳嗽、咳痰癥狀,從而改善肺部癥狀。同時,也可增強纖毛運動能力,提高黏液輸送系統的清除效果[5,6]。氧驅動霧化吸入治療能更好地擴張患者氣道,減少氣道阻力,改善患者的通氣狀況,增強其抗局部炎癥能力,形成良性循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同時改善患者預后[7,8]。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氨溴索注射液經0.9%氯化鈉霧化后的pH 值為5.1,與之相比,生理條件下覆蓋呼吸道表皮的液體呈中性pH 值,如患者氣道反應強烈,酸液氧驅動霧化后可引起支氣管痙攣,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癥狀。氨基溴索是一種粘性增稠劑,一般以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的方式給予。臨床研究表明,氧驅動霧化吸入氨溴索注射液對慢性呼吸道疾病是有效的,但大多數是臨床經驗總結。所以,在應用時也應根據實際情況,根據患者的癥狀和用藥方案選擇使用氨溴索,以保證藥物的療效,使療效最大化[9,10]。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觀察組峰流速、最大呼氣中段流量均大于對照組,超敏C 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生化檢查指標恢復正常時間、咳嗽咳痰消失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鹽酸氨溴索聯合常規方案治療可更好改善炎癥因子水平,縮短治療時間,更好改善患者癥狀,提高肺功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