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穎
高脂血癥常被稱為高血脂,醫學上又稱為血脂異常,主要是指血漿中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1]。老年人長期高脂血癥,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心腦血管發病率和死亡率,所以對于老年高脂血癥應該積極采取控制治療,對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此次研究分析他汀類降脂藥應用于老年高脂血癥治療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于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接收的100 例老年高脂血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 例,女31 例;年齡64~79 歲,平均年齡(70.23±8.12)歲。納入標準:①患者對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②通過臨床檢查均確診為老年高脂血癥;③根據《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總膽固醇≥5.72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3.64 mmol/L,甘油三酯≥2.26 mmol/L[2]。排除標準:①精神問題,有溝通障礙;②病史資料不完善;③10 d內服用過血脂代謝類藥物;④其他合并類疾病;⑤藥物過敏史。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 組、B 組、C 組、D 組,每組25 例。本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1.2 方法
1.2.1 A 組 患者應用辛伐他汀(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80007,規格:20 mg×7 s)治療。用法用量:口服,起始劑量為5~40 mg/d,晚間1 次服用,持續治療1 個月。
1.2.2 B 組 患者應用阿托伐他汀(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30047,規格:10 mg)治療。用法用量:口服,10 mg/次,1 次/d,持續治療1 個月。
1.2.3 C 組 患者應用瑞舒伐他汀[阿斯利康藥業(中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0008,規格:10 mg]治療,用法用量:口服,起始劑量為5 mg/次,1 次/d,持續治療1 個月。
1.2.4 D 組 患者應用常規治療。給予患者非諾貝特(法國利博福尼制藥公司,注冊證號H20181239,規格:0.2 g)降脂。用法用量:口服,1 粒/d,持續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四組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以及治療前后QOL 評分。
1.3.1 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血脂指標水平恢復至正常范圍;有效:患者血脂指標水平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無效:患者血脂指標水平未見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頭暈等。
1.3.3 QOL 評分 主要包括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每項總分為100 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水平越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四組治療效果比較 A 組、B 組、C 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96.0%、92.0%,均高于D 組的6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B 組、C 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四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四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A 組、B 組、C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0、0、4.0%,均低于D 組的2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B 組、C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四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表2 四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2.3 四組治療前后QOL 評分比較 治療前,四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 組、B 組、C 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高于D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B 組、C 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四組治療前后QOL 評分比較(,分)

表3 四組治療前后QOL 評分比較(,分)
注:與D 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膽固醇是臨床生化檢查的重要指標,正常情況下機體在肝臟中合成以及從食物中攝取膽固醇,能夠轉化為甾體激素或成為細胞膜的組分[3-5],從而使血液中膽固醇保持穩定。當膽固醇濃度高于或者低于標準范圍,則說明機體出現異常病變。甘油三酯為一種有機物,是脂質組成成分。正常情況下,血漿中的甘油三酯保持著動態平衡[6]。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空腹血漿中的主要脂蛋白,約占血漿脂蛋白的2/3,為運輸膽固醇到肝外組織的主要運載工具[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發病率和病變程度密切相關,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也是評價心血管類疾病發生危險因素的重要指標[8]。他汀類藥物即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藥,具有神經保護作用,在腦缺血時,應用他汀類藥物能夠調節內皮細胞型合酶水平,對神經發揮一定的保護作用,從而預防腦卒中發生[9]。內皮細胞失調會誘發動脈粥樣硬化,為動脈粥樣硬化常見誘發原因。應用他汀類藥物能夠改善內皮細胞失調,增加內皮合酶活性作用[10]。他汀類藥物還具有較強免疫調節能力,能夠直接阻止自然殺傷細胞毒性作用,減小免疫損害,有效控制器官抑制后排異反應。常見他汀類藥物有應用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均能夠有效降低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為較全面的調脂藥物。其主要是通過競爭性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限速酶還原酶,阻止細胞內羥甲戊酸代謝路線,從而減少細胞內膽固醇生成。并且他汀類藥物耐受性較強,患者應用后惡心、嘔吐、反酸等不良反應較少發生,安全性較高[11]。此次研究分析他汀類降脂藥應用于老年高脂血癥治療中的效果以及安全性。結果顯示:A 組、B 組、C 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6.0%、96.0%、92.0%,均高于D 組的68.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 組、B 組、C 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0、0、4.0%,均低于D 組的24.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 組、B 組、C 組生理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評分均高于D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邵芬芬等[12]研究中將90 例合并高脂血癥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參照組實施常規治療,研究組則實施他汀類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治療后血脂水平、生活質量以及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其結果發現與本研究結果大體相似,由此說明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治療老年高脂血癥效果明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
綜上所述,他汀類藥物是一類對心血管系統具有全面保護作用、安全性高、療效確切的高效降血脂類藥物,對老年高脂血癥患者患者使用他汀類藥物降脂治療,效果顯著,不良反應少,且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