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偉,王 俁
(江蘇科技大學 張家港校區 商學院,江蘇 張家港 215600;江蘇科技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江蘇 鎮江 212100)
“法務會計” 的概念最早在20 世紀40 年代由美國首次提出,90 年代引入我國。 法務會計的內容是以會計知識以及法學知識為基礎,在實質上屬于會計學的一門交叉學科。 這就要求法務會計師熟練地掌握會計知識,能夠看懂財務報表,判斷財務數據的真實與否,利用法律知識,有效搜集企業財務舞弊的證據。 最開始法務會計被用于訴訟事件,再延伸到經濟案件,后來逐漸成為治理財務舞弊的有效手段。
1946 年, 美國的一位會計師事務所的合伙人Maurice E. Peloubet,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了自己對法務會計的見解。 他認為,最早在二戰期間,法務會計的職位范疇就包括了注冊會計師。 在Al-Khalidi(2014)的研究中,法務會計被認為融合了法學、會計學、計算機科學和網絡科學,有助于專家對舞弊和金融犯罪的信息進行搜索和查詢。 按照特定的方法和清晰的證明向相關方提供足夠的證據,這些證據可用于對舞弊嫌疑人的定罪。 研究人員發現,法務會計的定義反映了實際情況,他們都同意,法務會計是一個現代會計領域,它尋求的事實超出了法庭上容易獲得的數字。 它包括運用會計、審計、法律和信息技術方面的特殊技能以及調查、查詢和分析信息的技能,以解釋調查結果并進行交流,幫助法律解決訴訟問題。 Sunil(2019)指出,越來越多的財務舞弊事件催生了法務會計,法務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專業實踐領域,專注于揭露舞弊等案件。 法務會計業務通常涉及對公司會計系統和流程的詳細評估,以確定所提供的數字是否反映實際情況。 與財務會計不同,法務會計不是在常規基礎上進行的會計業務,因此所有者和管理團隊在公司的發展過程中需要了解法務會計的重要作用以及應該何時進行業務咨詢。
張蘇彤教授(2019)在對我國法務會計研究中,指出法務會計(Forensic Accounting)主要通過研究舞弊與經濟犯罪活動所引起的資金非正常流動。 內容上融合了會計學、審計學、訴訟法學、證據法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與技術,是一門融會計學、法學等相關學科的有關內容為一體的邊緣學科。
企業以盈利為目的,追求利潤最大化。 根據理性經濟人假設,人的行為動機源于經濟誘因,人都要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企業通過采取財務舞弊,可以獲得高額的收益。 沒有被證監會發現,那么企業獲得的利益很可觀。 就算被證監會處罰,罰款的金額與財務舞弊取得的利益相比,懲罰的成本很低根本不值得一提,因而很多企業為了獲得巨額的利益就會進行舞弊。
為了不被“摘牌”,上市公司不得不采取財務舞弊進行財務報告造假,粉飾報表、虛構利潤。 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上市公司的數量很多。 在上市公司發展的過程中, 盈利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資金消耗很大,為了生存,很多投入就可能打水漂。 因而上市公司利潤可能減少甚至沒有,虧損也就很正常了。 但是根據1998 年實施的滬深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一旦連續兩年虧損,就會存在戴帽的風險——在公司簡稱前冠以“ST”,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第三年, 那么上市公司就會被摘牌、退市,這樣一來,也就能理解這種行為了。
上市公司在發展過程中離不開資金的注入,因此上市公司需要進行融資而實施財務舞弊。 投資者通過股價可以判斷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資,如果公司發展狀況很差,盈利能力不行,甚至出現虧損,這些均會影響股價的走向, 上市公司為了獲得融資,即使在運營不佳的情況下,需要轉虧為盈,那么就會造假財務報告進而保證股價走勢。
本文選取2010 至2020 年發生財務舞弊行為、被證監會處罰的上市公司, 通過法務會計治理指數, 衡量法務會計治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作用,得出法務會計治理效果評估指標同財務舞弊的概率、 舞弊的頻率以及舞弊的嚴重程度存在的關系,證明法務會計在治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中發揮的作用。 目前法務會計還沒有職業化,法務會計實施效果沒有系統的參照,也沒有固定的公式,可以根據與法務會計存在關聯的影響因素來具體考察。 法務會計的職能體現通過企業內的其他崗位來反映;法務會計治理效果評估指標可以通過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董事長與總經理任職情況、董事會規模、獨立董事比例、董事穩定性、董事異質性、監事會規模、監事會穩定性、監事會異質性、監事獨立性、審計意見、會計師事務所排名加權平均來計算。
法務會計治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效果,可以從三個假設進行驗證,
假設一: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小,舞弊發生的概率越大;
假設二: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小,舞弊頻率越高;
假設三: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小,舞弊程度越嚴重。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INDEX,利用指標的加權平均進行計算:(1)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過大或過小都不是好的訊號,根據張寧提出的股權集中度的研究,以32%為標準。 (2)任職情況:總經理兼任董事長、副董事長賦值1;兼任董事賦值2,其他賦值3。(3)董事會規模:采用于東智、池國華(2004)提出的、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的當年年度末公司董事會正式成員(不包括名譽董事或董事長、候選董事以及董事會顧問)的個數(DNi,t)的自然對數LN(DNi,t)來表示董事會規模。(4)獨立董事比例:獨立董事人數/董事會人數。 (5)董事會(監事會)穩定性:根據Garner和Kale(2001)提出的穩定性指數,代表在時點j到時點j+i 期間內的董事會(監事會)的平穩性;Mj,Mj+i代表某公司董事會(監事會)在j、j+i 時刻的成員個數;#(SjSj+i)代表是董事會(監事會)在j 時刻的成員,卻不是j+i 時刻的成員的數目; #(Sj+iSj)代表是董事會(監事會)在j+i 時刻的成員,卻不是j 時刻的董事會(監事會)成員的數目。數值越接近1,越穩定。 (6)董事(監事)異質性:表示某種董事(監事)的占比,異質性反映的是董事(監事)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以及所在領域的差異。 (7)監事會規模:通過監事會人數反映。(8)獨立監事比例:獨立監事人數/監事會人數。(9)審計意見:標準無保留賦值2,其余1。 (10)會計師事務所可靠性:按照中注協公布的會計師事務所100 強排名。
主要包括:(1)舞弊發生概率POSSIBILITY,選取2020 年被證監會處罰的公司以及沒有被處罰的公司。 發生舞弊賦值1,未發生0。 (2)舞弊頻率FREQUENCY,近年上市公司舞弊行為的次數。(3)舞弊程度DEGREE,根據被證監會處罰的金額。
主要包括:(1)連續兩年虧損LOSS;根據股票上市規則,上市公司一旦連續兩年虧損,會存在戴帽的風險,如果連續兩年虧損賦值1,反之0。 如果公司存在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公司財務舞弊的可能性較大。 (2)公司資產規模ASSET,公司規模越大,資產越多,越不容易舞弊,資產少,為了吸引投資,可能更容易舞弊。 (3)控股類型是否國家控股TYPE,國家控股的公司基于社會責任和企業形象的提升,可以規范公司行為,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是國家控股賦值1,不是即賦值0。
在上述指標的基礎上,構建POSSIBILITY、FREQUENCY、DEGREE 三個模型,驗證三個假設。
利用樣本及對比組對變量進行統計分析,對變量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整理后,統計特征見表1、表2。

表1 變量組描述性統計表

表2 對比組描述性統計表
通過描述性分析得到,財務舞弊頻率的樣本均值為3.21, 最小值為1, 最大值為11, 標準差為2.199,跟其他值相比比較大。 說明財務舞弊時間個體差異較大,舞弊最低年限是1 年, 最高年限是11 年。 在實際運用的時候,可以擴大時間范圍, 對于上市較早的企業應當注重排查, 警惕存在多年舞弊的可能性。
舞弊處罰金額最小值為30萬, 最大值為120 萬, 均值為46.35 萬,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手段變高了, 并且舞弊程度更加嚴重。 原《證券法》規定的處罰金額是“三十萬元以上六十萬元以下” 的罰款。 2019 年新修訂的《證券法》將金額提高到“一百萬元以上一千萬元以下”。處以最高罰款的是輔仁藥業,總額為120 萬。 其中,重要因素沒有披露為60 萬,報送和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文件中存在虛假記載的行為為60 萬元,合計處罰120 萬元。
對比組選取了沒有被證監會處罰的企業, 綜合分析表1 和表2, 對比組法務會計指數的平均值為2.4681,大于樣本組的法務會計平均值1.3544。 說明發生財務舞弊的上市公司的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較小。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與舞弊頻率的相關性系數為負,說明法務會計治理指數小的企業舞弊頻率越高。 與假設二方向一致(表3)。

表3 舞弊頻率相關性分析
企業的資產規模在0.01 的水平上與舞弊頻率呈負相關,說明資產規模越大的企業,舞弊頻率越低。連續兩年虧損在0.01 的水平上與舞弊頻率正相關,企業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的情況下,舞弊頻率越高, 沒有出現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的企業,其舞弊頻率越低。國家控股在0.05 的水平上與舞弊頻率負相關。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與舞弊程度呈負相關,與假設三發現一致。
資產規模與舞弊程度的相關系數為負, 并在0.01 的水平上表現顯著。 企業連續兩年虧損的相關系數在0.01 水平上與舞弊程度呈負相關,說明企業一旦連續兩年虧損,舞弊程度相對于沒有發生連續兩年虧損的企業來說比較嚴重。 國家控股與舞弊程度呈負相關,意味著國家控股企業的舞弊程度比非國家控股企業低。

表4 舞弊程度相關性分析
1.二元logistic 回歸。 因舞弊概率是個二元啞變量,不具有連續性,采用二元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5 因變量為舞弊概率的logistic 回歸分析
根據表5 結果顯示,可以看出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負向調節上市公司舞弊行為發生概率, 在1%的置信區間上顯著,法務會計指數越大,舞弊頻率越低,驗證了假設一。
控制變量的logistic 結果顯示,公司資產和國家控股分別在1%、5%的置信區間上顯著負相關,表明資產越大的企業發生舞弊的概率越低;國家控股的公司財務舞弊概率越小。 連續兩年虧損在5%的置信區間顯著正相關,說明公司連續兩年虧損的情況下,越容易發生舞弊。
2.多元線性回歸。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頻率與嚴重程度為連續變量, 且引入了三個控制變量,因而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分別見表6、表7。

表6 因變量為舞弊頻率的多元線性回歸
從表6 中可以看出,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頻率負相關,在1%的置信區間上顯著,驗證了假設二。 從表7 中可以看出,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與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的嚴重程度負相關,在1%的置信區間上顯著,驗證了假設三。

表7 因變量為舞弊程度的多元線性回歸
從上述分析的實證結果看, 本文所建立的三個假設均得到了驗證。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負向調節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小的公司越容易發生舞弊, 發生舞弊的頻率越高,程度越嚴重;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大, 上市公司越不容易發生財務舞弊。 覆蓋了上市公司的股東及股東大會情況、董事會特征、 監事會特征和審計意見、 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能夠有效解釋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 通過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衡量上市公司的法務會計治理效果, 可以監督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 達到治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目的。
本文通過選取2010 至2020 年間的被證監會處罰的133 家財務舞弊公司及對比組公司133 家,構造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資產、國家控股、連續兩年虧損、舞弊概率、舞弊頻率、舞弊程度7 個變量。通過計算法務會計指數來衡量上市公司的法務會計治理質量。 目前尚未形成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務會計體系, 本文的法務會計指數是根據上市公司數據庫中與法務會計治理舞弊的相關指標, 構建法務會計治理指數。 包括上市公司股東及股東大會情況、董事會特征、監事會特征和審計意見、會計師事務所可靠性,進而計算出法務會計治理指數。
通過構建三個模型,分別檢驗三個假設: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負向調節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行為,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越小的公司越容易發生舞弊,發生舞弊的頻率越高,程度越嚴重。 通過相關性分析以及回歸分析發現,法務會計治理指數、控制變量資產、國家控股,與上市公司的財務舞弊概率負相關;連續兩年虧損呈正相關。 法務會計治理指數與舞弊頻率、程度負相關。 法務會計指數小的上市公司越容易舞弊,舞弊頻率越高、程度越嚴重。
法務會計指數能夠有效解釋影響上市公司的舞弊行為, 這就需要推動法務會計在我國的發展,豐富和發展法務會計,促進形成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的職業化法務會計。 完善法務會計理論體系,建設法務會計制度,完成法務會計數據庫的建設, 進而促進形成規范的法務會計核算標準,可以有效治理上市公司財務舞弊,保障市場的穩定有序,推動上市公司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