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創建示范活動管理辦法(試行)》。本辦法所稱創建示范活動,是指各地區各部門為提高政策落實水平,推動高質量發展,對某項工作設置科學合理的考評指標體系,采取必要的推動措施,動員組織相關地方或者單位開展創建,通過評估、驗收等方式,對符合標準的對象以通報、命名、授牌等形式予以認定,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活動。中央和省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等黨政機關和群團機關,市縣級黨委和政府,經批準可以開展創建示范活動。市縣級其他黨政機關和群團機關以及鄉鎮(街道)不得開展創建示范活動。社會組織可以受中央或者省級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委托承辦或者受邀參與相關行業領域的創建示范活動。情況特殊的,可以由中央或者省級業務主管單位、行業管理部門按照程序報批后,以社會組織的名義開展創建示范活動。創建示范活動實行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兩級審批制度。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推薦評選工作的通知》。《通知》強調,評選表彰重點面向基層和工作一線。注重推薦在應對重大斗爭、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注意推薦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評選實行差額推薦,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在廣泛聽取意見、充分醞釀討論、征求有關機關和部門意見、進行全國公示基礎上研究確定表彰對象。“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從政治表現、工作業績、廉潔自律等方面提出要求;“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從政治表現、工作業績、領導班子建設和公務員隊伍建設等方面提出要求。
近日,中央宣傳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于持續開展革命文物名錄公布工作的通知》,推動各部門各地方持續開展革命文物名錄核定公布工作。《通知》指出,要從用好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政治高度出發,堅持政治屬性和歷史屬性相統一,準確把握革命文物內涵,系統梳理本行業本地區所屬文物資源,將符合條件的全面納入革命文物名錄公布范圍。各省級文物主管部門應于2022年10月31日前公布完成本區域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通知》強調,力求綜合全面,系統梳理革命、建設、改革和新時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文物資源,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全面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研究并推動將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大成就和重大事件的代表性見證物、紀念物核定公布為革命文物。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發布,2022年5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改共涉及《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2條、第15條、第17條、第18條、第22條、第24條6個條文。主要內容是:將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標準計算;將被扶養人生活費由原來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或者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標準計算修改為按照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標準計算。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以及被扶養人生活費不再區分城鄉居民分別計算,而是統一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的城鎮居民指標計算。
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印發《2022年檢察機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工作要點》,對今年檢察機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工作作出部署。全國檢察機關要按照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有組織犯罪法》的立法精神和規定,依法嚴懲有組織犯罪,把辦理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常抓不懈。對于公安機關查封、扣押、凍結、處置涉案財物等活動,要加強逮捕和起訴環節的審查制約,維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財產權益。加強對涉財產強制性偵查措施的監督,經查明確實與案件無關的財物,督促及時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予以退還。加強涉案財產審查甄別,提起公訴時,應當對涉案財產提出明確處理意見,依法提出沒收財產或罰金刑建議。加大“黑財”執行監督力度,監督新辦案件判決生效3個月內黑惡財產依法執行到位,非黑惡財產及時處置到位。對已審結案件開展“回頭看”,確保涉案財產依法執行、處置到位,對存在的違法行為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