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純怡
廈門市集美區婦幼保健院,福建 廈門 361000
細菌性結膜炎屬眼部常見感染性病變,多發于兒童,主要由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感染所致[1]。細菌性結膜炎會引起眼部充血、膿性分泌物增多、疼痛等,若未能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易并發角膜炎癥,損傷患兒視力,甚至形成慢性結膜炎,不利于患兒健康[2]。針對細菌性結膜炎,以往臨床多采用抗菌藥物滴注患眼。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是臨床常用抗菌藥物,抗菌譜較為廣泛,可有效清除病原菌[3]。妥布霉素滴眼液屬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對多種致病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4]。鑒于此,本研究以細菌性結膜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探討妥布霉素滴眼液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其影響。
選擇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廈門市集美區婦幼保健院(以下簡稱我院)收治的細菌性結膜炎患兒132 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66 例。對照組中男39 例,女27 例;年齡(9.26±1.10)歲,年齡范圍5~13 歲;病程(2.07±0.34)d,病程范圍1~3 d;左眼35 例,右眼31 例。研究組中男37 例,女29 例;年齡(9.28±1.13)歲,年齡范圍4~13 歲;病程(2.04±0.31)d,病程范圍1~3 d;左眼34 例,右眼32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符合醫學倫理原則要求。
(1)納入標準:①均由裂隙燈檢查確診;②患兒近親屬知情且同意;③單眼發病:④對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無過敏反應;⑤入組前細菌培養呈陽性。(2)排除標準:①病毒性、真菌性結膜炎患兒;②由化學性、物理性所導致的結膜炎患兒;③造血系統嚴重障礙患兒。
對照組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蘇州工業園區天龍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73405,規格:0.488%(5 mL∶24.4 mg)]治療,于患眼眼瞼內滴入,每次1~2 滴,每隔2 h 滴1 次,每日用藥次數為6 次。研究組采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成都倍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6527,規格:5 mL∶15 mg)治療,于患眼眼瞼內滴入,每次1~2 滴,每次間隔2 h,每日用藥次數為6 次。兩組均持續治療7 d,并隨訪3 個月,向患兒近親屬講解細菌性結膜炎發生原因,叮囑其做好必要的預防及隔離,以免交叉感染。
對比分析兩組臨床療效、炎癥反應、眼表狀況、不良反應及復發情況。(1)臨床療效:以眼部灼燒感、異物感等癥狀消失,未見膿性分泌物,且細菌培養呈陰性為痊愈;以上述癥狀明顯緩解,細菌培養示細菌種類明顯減少為顯效;以上述癥狀有所好轉,細菌培養示細菌種類有所減少為有效;以上述癥狀無改變甚至加重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2)炎癥反應: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抽取患兒靜脈血3 mL,獲得血清后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 反應蛋白(CRP),用酶聯免疫法測定白介素-6(IL-6)。(3)眼表狀況:于治療前、治療7 d 后測定淚膜破裂時間(BUT)(用秒表記錄患者末次瞬目至睜眼開始后第1 個淚膜破裂點出現時間,時間<10 s 為異常);基礎淚液分泌試驗(SIt)(測定淚液浸潤長度,<10 mm 為異常)。(4)不良反應:記錄兩組眼瞼紅腫、眼部瘙癢、球結膜充血等發生情況。(5)復發情況:隨訪3 個月,記錄兩組復發情況。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CRP、IL-6、BUT、SIt 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IL-6 低于對照組,BUT、SIt 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反應及眼表狀況比較()

表2 兩組炎癥反應及眼表狀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58%(5/66)(眼瞼紅腫2 例,眼部瘙癢2 例,球結膜充血1 例);與對照組的發生率4.55%(3/66)(眼瞼紅腫2 例,眼部瘙癢1 例)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3,P=0.715)。研究組復發率為3.03%(2/66),低于對照組的12.12%(8/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0,P=0.048)。
細菌性結膜炎多為急性發病,由于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且未形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眼部易被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侵襲,進而引發疾病[5-6]。細菌性結膜炎會造成副淚腺和杯狀細胞損傷,導致淚液分泌量減少及淚膜穩定性降低,影響患兒視力[7]。
氟喹諾酮類藥物和氨基糖苷類藥物均為臨床治療細菌性結膜炎的常用抗菌藥物,已在感染性疾病中廣泛應用,但兩類藥物效果不同、預后不同,臨床并無統一用藥方案[8]。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及BUT、SIt 高于對照組,CRP、IL-6及復發率低于對照組,兩組不良反應相當。提示相比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在細菌性結膜炎患兒中應用價值更高。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屬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主要通過與細菌DNA 回旋酶亞單位結合,能夠有效抑制細菌活性,達到控制炎癥的目的。細菌性結膜炎具有病情易反復發作的特點,而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雖能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但難以徹底治愈病情,遠期效果較差。妥布霉素滴眼液作為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可通過作用于細胞核糖體小亞基,阻礙細菌蛋白質合成,達到清除細菌的作用[9-10]。妥布霉素滴眼液具有更強的穿透能力,滴入患眼后能夠穿透細胞膜,順利進入到細胞內部,可有效破壞細菌DNA 回旋酶的活性,抑制DNA 復制與轉錄,阻止細菌侵襲結膜,降低CRP、IL-6 水平,減輕機體炎性損傷,從而更好地改善患兒眼表微環境,利于淚腺功能恢復。妥布霉素滴眼液殺菌作用更為強大,且抗菌譜廣,進而有效降低復發率。另外,妥布霉素滴眼液與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對患兒眼部無刺激性,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妥布霉素滴眼液在細菌性結膜炎患兒中的治療效果較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佳,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改善患兒眼表狀況,加速病情恢復,降低復發風險,且安全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