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中核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北京 100023)
基于戰略鏈條的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監督管理體系不同于碎片化的成本管理,其將國有企業項目運營、會計核算以及財務決策管理有機結合,從而能夠平衡國有企業的項目收支并提高企業現金流管理以及成本風險防范能力,促進企業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基于戰略鏈條的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監督管理體系還能夠從戰略層面統籌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以及風險防控機制的發展,加強企業業財融合的深度。國有企業項目管理是一項以服務為本質、以管理體現服務的工作。行業微利的特性決定了成本管理既是頂層的公司經營戰略,也是基層項目盈收的重要手段。國有企業在業務擴張以及業財融合的過程中面臨著管理成本、服務成本以以及資金運營成本等多個維度的成本形成點。例如國有企業在對業主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的過程中會產生管理成本,而在維護區域治安、進行消防檢查,保障區域安全運作過程中會發生服務成本。國有企業在財務資金運作過程中還面臨著財務收支風險、資產負債管理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等風險點。目前多數國有企業并沒有根據歷史風險事件以及戰略目標設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指標,以至于國有企業無法精確識別成本費用管理中的流動性風險、債務風險等重要的風險類型。
圖1展示了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管理戰略分析的核心框架內容。成本費用管理戰略是國有企業業務規模化擴張、項目成本管理效益提升以及資產安全增值的戰略導向基礎。成本費用管理戰略是戰略鏈條的主體內容,其將價值增值和成本費用籌劃、資金流管理相結合,進而實現業財融合效益的最大化,進而優化國有企業的財務資金管理結構。成本費用管理戰略要求國有企業從宏觀戰略層面綜合考量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籌劃策略、預算編制結構、財務資金管理模式以及財務資金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的可行性,并且將國有企業的業務藍圖、財務戰略、預算編制以及風險預案和成本費用管理戰略有機結合以優化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結構、最大化資金配置效益以及資產負債管理成效。國有企業在成本費用戰略分析的過程中需要將行業發展背景以及政府優惠政策與財務戰略、現金流管理策略以及業務擴張計劃相結合,進而能夠提高成本費用策略的有效性并且降低資金流動性風險。戰略鏈條下成本費用監督管理體系要求國有企業應該從宏觀戰略層面綜合考量企業業務經營策略、供應鏈管理策略、投融資結構以及資金管理風險策略的可行性,并且將業務藍圖、財務戰略、預算編制以及風險預案和投融資管理戰略有機結合以優化國有企業的業財融合模式、最大化資金配置效益以及資產負債管理成效。

圖1 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管理戰略分析的核心框架內容
具有統籌建設意義的發展規劃以及成本費用控制策略是預算管理、資產配置、業務經營以及現金流控制的基礎。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的一個核心要點內容就是對國有企業的業務發展規劃、財務戰略、資金流管理計劃以及成本費用評估策略進行全面的準確性審查以確保戰略目標設置的科學性、可行性。國有企業項目成本因發生不同,可分為人力成本、能耗成本、維保成本、物耗成本、行政費用、稅費等科目,其中尤以人力成本、能耗成本、維保成本突出。因此對人力、能耗、維保三項成本的有效控制,才能實現項目的整體成本控制。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能夠基于國有企業的戰略發展以及財務資金管理規劃對成本支出進行結構性調整,從而能夠統籌指導國有企業開展成本收支管理工作。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通過對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以及業財融合機制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控,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成本費用管理缺乏戰略統籌、風險計量的缺點,為職能拓展、成本費用流程優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將國有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戰略、財務戰略、預算編制以及風險預案和成本費用管理戰略有機結合以優化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結構、最大化資金配置效益以及資產負債管理成效。戰略鏈條下的成本費用管理體系將國有企業的兼并購管理、項目融資管理以及投融資往來賬款管理等微觀企業治理內容和宏觀戰略分析相結合,進而使得國有企業能夠在把握行業發展方向以及政府政策的基礎上開展成本費用管理行為,進而統籌國有企業業務版圖的擴張以及財務資源的配置。
國有企業項目管理需要從空間上要延伸到所管地區的每個角落,從時間上要需要涉及所管項目的每個時點,因此國有企業項目管理的成本監控線較長、項目成本控制壓力較大。國有企業成分費用管理的核心內容在項目層面,因而項目如何有效控制成本將直接決定國有企業的盈利前景。項目成本費用管理具有成本形成點多、涉及鏈條長、管控難度高等特點,因此國有企業在成本費用管理的過程中面臨著預算收支失衡風險、資金流動性風險等難題。國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是一項跨專業、跨條線、跨層級的工作,需要財務、招采、人力、品質、工程、安全等多個條線配合。然而國有企業往往缺失成本管理的主責部門,并沒有搭建成本控制信息溝通的雙向渠道,以至于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管理風險敞口較大。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將成本費用風險監控機制貫穿于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管理的全過程,并且關乎國有資產運營效益以及國有企業的財務經營風險。在國有企業成本費用戰略管理、投融資管理以及預算資金管理的過程中,全面的成本費用風險監控機制能夠對財務風險指標進行實時的監控,從而保障國有企業能夠穩定開展業務經營、人力資源控制以及財務資金管理工作,進而逐步達成戰略目標。
隨著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階段性目標的達成,我國行業的整體布局以及發展水平都有所優化,同時企業之間的競爭模式以及價格變動機制都在不斷變化,進而導致國有企業亟需通過宏觀戰略分析來動態化調整成本費用管理模式,進而優化經濟資源配置效益。國有企業首先應該基于地方政策、行業背景制定集成化的成本費用戰略矩陣,并通過前景分析、風險分析以及效益評估等模塊來綜合評價成本費用管理行為的經濟效益、業務效益以及發展潛力。國有企業首先應該認清成本費用戰略矩陣對于業務發展、戰略規劃以及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并對從宏觀戰略控制開始將成本費用管理輻射至財務控制、風險控制中。國有企業應該明確企業成本費用管控目標,并基于成本費用戰略矩陣開展精益化管理。國有企業應該對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進行系統性分析,例如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分析、所處行業發展情況以及政府優惠政策等。國有企業在優化成本費用管理效益的過程中必須對成本費用管理戰略的可行性進行全面評估,從而實現業務成本、資金成本管理和業務經營管理相契合。國有企業應該以成本費用戰略矩陣為基礎,拓展成本費用管理邊界,例如涉及業務戰略評估、資產配置、預算管理、資金流動性管理、經濟責任識別、風險識別及預警等核心內容。國有企業應該基于成本費用戰略矩陣制定精準化的項目管理目標,推行項目節能管理,降低項目運營成本以及資金成本,從而促進國有企業實現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國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涉及到人、財、物管理的各方面,因此國有企業亟需搭建全生命周期的預算管理機制,并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工作,對標行業標桿,聚焦公司經營管理薄弱環節,從而實現降本增效。國有企業各個部門的預算收支情況必須符合預算編制規定的預算收支方案以平衡財務收支,降低潛在的財務風險。國有企業應該強化非經營性費用管理,規范履職待遇和業務支出。國有企業應該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堅決杜絕企業承擔個人消費支出的行為。國有企業不得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隨意偏離預算編制的規定,并且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對合同收入以及成本支出進行全面、真實的核算以及審查,從而保障資金開支的真實性以及合規性。國有企業在預算考核的過程中不僅要將既定的預算閾值和預算執行結果進行深層次的分析,還需要在識別出二者的差異情況之后進行深入的溯源分析以制定有針對性的改進策略。國有企業各項目部應該做好預算編制工作,財務、人事、運營、規劃等部門做好審核,使預算數據科學、精確,嚴格控制預算外支出。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公司采購管理體系,規范化開展物資采購活動,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使采購成本降到最低。國有企業應該完善供應商的梯隊管理,與供應商建立長期、互惠互信、風險與利益共擔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而實現全過程的供應鏈管理,縮短采購提前期,減少物料庫存。國有企業應該加強運營管理工作中對外包單位的監管工作,實行三級監管評價制。國有企業應該構建預算管理、預算監控以及預算評估的長效機制,持續提升公司市場化、專業化的項目成本管理水平,夯實管理基礎,從而提高公司核心競爭力,以保障公司穩定健康發展。在預算執行的過程中,國有企業的業務經營、資產負債管理、投融資管理、人力資源成本管理、預算收支管理以及現金流管理都需要符合預算編制中的相關規定,企業各個部門的財務收支情況必需符合預算編制規定的預算收支方案,從而使得國有企業能夠平衡財務收支,降低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
圖2展示了國有企業成本費用風險監控機制的PDCA流程內容。國有企業應該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維度開展成本費用風險指標監督管理工作,例如成本費用率、凈資產收益率、資產負債率等比率。國有企業應該將風險監控和預算管理、成本費用戰略控制以及資金流管理有機結合,并基于市場化機制對項目管理成本進行動態化監控。國有企業在構建戰略鏈條下的成本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業務發展規模以及各個項目部的預算管理、資產結構管理以及風險管理的需求完善財務管理模塊。國有企業應該統一歸集、專款管理、專戶管理,并搭建全生命周期的成本費用資金管理機制,從而降低資金占用量,加強資金的流動與周轉,提高單位資金的獲利能力。國有企業還應該制定“規劃、執行、評估、報告”的閉環流程以全面落實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并細化成本管理、資金預結算管理、資產管理、會計處理、內部審計、業務經營以及風險管理等模塊的內容,從而降低成本費用管理風險,推進企業實現規模化發展。國有企業應該將風險管理融入成本費用管理制度中,并督促各個項目部門時刻以風險為導向開展成本費用監控工作,對預警的成本費用管理風險進行全面的管理以降低潛在的風險損失。國有企業應該組織對各單位進行可控費用管控情況檢查,不定期對重點項目部進行突擊檢查,并視審計、檢查情況依法依規進行嚴肅處理。

圖2 國有企業成本費用風險監控機制的PDCA流程內容
部分國有企業并沒有制定標準化的成本費用監督管理準則,并且成本費用管理的內容以及流程設置顯得較為零散。國有企業只有建立一體化的成本費用監督戰體系才能夠制定科學的業財戰略目標、降低經營風險,從而統籌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管理、資產配置管理以及預算資金管理等工作。基于戰略鏈條的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監督管理體系通過統籌國有企業成本費用風險管理、保障風險分擔機制的落實,從而降低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管理過程中的業務運營風險、現金流風險。同時基于戰略鏈條的成本費用監督體系能夠將成本費用戰略分析、預算管理、現金流管理、投融資管理等內容統一起來,并將風險監控、審計監督融入成本費用管理體系中,進而優化國有企業財務資源配置效益、降低財務風險敞口。國有企業應該基于行業發展情況、市場競爭環境以及政策內容構建成本費用戰略矩陣,并根據成本費用戰略矩陣開展項目管理、財務控制等工作。國有企業還應該搭建全生命周期的預算管理機制,將成本費用風險監控嵌入預算管理、成本評估以及資金收支控制的全過程。國有企業還應該強化對成本費用管控的日常監管,并將資金流監控、內部審計以及風險管理與項目管理相結合,從而縮小國有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以及資金管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