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乾
我國古代的美容護膚品多為中醫配方,且到清代已十分成熟,可達到較好的美容養顏效果。借助于以中醫配方為主的美容護膚品,明清皇室女性成員能長久保持靚麗的容顏。如故宮藏《胤禛妃行樂圖》十二幅,畫中的女性為雍正皇帝的妃子,其形象柔美清秀,面目精致。其中的一幅畫上還有雍正御制詩,詩中用“曉妝楚楚”來表達雍正的贊美之情。又如老年的慈禧擁有“年輕得近乎神奇的容貌”。清代宮廷女性所用的美容護膚品配方種類豐富,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即為玉容散。
清代宮廷御醫吳謙撰有《醫宗金鑒》,其卷六十三“外科心法要訣”載有玉容散的配方:白蘞、白細辛、白牽牛、團粉、甘松、白鴿糞、白及、白蓮蕊、白芷、白術、白僵蠶、白茯苓、白附子、鷹條白、白扁豆、白丁香各一兩(約30克),荊芥、獨活、羌活、防風各五錢(約15克)。將上述藥混合,研磨成粉末,妥善保存。使用時,取少許放在手心,再摻少量水使之均勻成膏狀,抹之于臉上,一段時間后再用清水洗臉,一日兩次。《醫宗金鑒》認為,玉容散可使面容由黑變白,達到美容護膚效果。
玉容散中的白蘞性寒解毒,敷腫瘍瘡,有解散之功;白及有利于面容消腫,恢復靚麗的容顏;白蓮蕊具有烏須發,悅顏色的功效;白術可美白駐顏,白芷可作面脂等。如《普濟方》卷五十二載有“七白膏”,即用白芷、白蘞、白細辛、桃仁、辛夷、白附子、冬瓜仁、雞子白(雞蛋清)混合而成的美容膏。
不難發現,清代女性美容護膚“皇家秘方”玉容散,其配方反映出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文化,對現代中醫美容學的發展亦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