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韶華
羅新先生《陳敏“七弟頑冗”考》(《中國史研究》一九九八年第二期)認為,《晉書》本傳所載陳敏“七第頑冗”之“七第”,并不是唐長孺、周一良二先生所理解的鄉品,當以《資治通鑒》所記“七弟頑冗”為是,即陳敏有弟七人。羅先生考證出了其中五人,分別是陳昶、陳恢、陳斌、陳閎(宏)、陳處。徐光明先生撰《〈陳敏“七弟頑冗”考〉補》( 《讀書》二○二二年第三期),據《元和郡縣圖志》的一條材料,補證了陳敏的又一弟陳諧。至此,陳敏七弟,僅剩一人未知。
其實,此人亦載于《晉書》?!稌x書·虞潭傳》(中華書局一九七四年版,第二0一三頁)說:“陳敏反,(虞)潭東下討敏弟(陳)贊于江州……又與諸軍共平陳恢?!笨芍?,陳敏造反時,乃弟陳贊在江州,遭到虞潭討伐。劉乃和先生主編《晉書辭典》(山東教育出版社二00一年版,第六一0頁)有“陳贊”條,稱其為陳敏之弟。陳贊連同羅先生所揭示的五人以及徐先生增補的一人,恰成七人之數。此足證羅先生關于陳敏有弟七人的判斷不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