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顏霞
藝術教育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領域。豐富多彩的藝術教育活動,能陶冶幼兒的情操,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給幼兒帶來愉悅。《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如何將優秀的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是當代幼兒教師應該關注的課題。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肅省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邊緣。甘南藏族自治州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藏民族文化,其中有色彩艷麗、樣式獨特的藏族服飾,優美絢麗的藏族舞蹈,璀璨的熱貢唐卡藝術等。本文探討了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將豐富厚重的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融入幼兒園藝術教育,以供參考。
教師在幼兒藝術教學中充分挖掘和開發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資源,可以豐富藝術教育的資源,促進幼兒園藝術教學的發展。首先,甘南藏族本土文化的形式多樣,包含服飾、舞蹈、美術等方面的內容。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將甘南藏族本土文化與藝術教育相結合,可以豐富教學內容,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其次,教師在幼兒園藝術教學中融入甘南藏族文化,可以讓幼兒對本土文化產生歸屬感和認同感。最后,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一個民族都有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教師在藝術教學中融入甘南藏族文化教育,可以讓幼兒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啟蒙,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
(一)開展藝術欣賞活動,讓家鄉文化走進幼兒心中
教師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從甘南藏族本土文化中整理出適合藝術教學的內容,運用多媒體開展本土文化欣賞活動,能增進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了解,以激發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幼兒可以在多媒體營造的繪聲繪色、圖文并茂的情境中,對本民族文化形成直觀的認識。比如,幼兒通過欣賞精美的藏族服飾,了解了顏色、圖案和飾品等藏族服飾文化元素;幼兒通過欣賞飲食文化,知道了最具特色的本土小吃有糌粑、手抓肉、酥油茶和藏包等;幼兒通過欣賞藏戲表演,了解了悠久的藏戲歷史及藏戲的唱腔、表演、服飾等各方面的特色;幼兒通過欣賞本地特色建筑及自然風光,了解了藏式建筑的特點,感受到了甘南草原的美麗;幼兒通過欣賞傳統工藝,了解了唐卡的顏色和唐卡裝裱、繪制方面的知識;等等。
(二)創設特色區角活動環境,加強本土文化的熏陶
幼兒園區角活動是指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和幼兒發展水平,有目的、有計劃地投放各種材料,創設活動環境,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環境中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活動伙伴,主動地進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動。區角活動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在開發幼兒智力、促進幼兒個性發展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在創設區角活動環境時,應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資源,積極創設具有甘南藏族本土文化特色的區角環境。比如,教師可以在美工區投放羚羊和牦牛的圖片,在表演區投放藏戲面具、藏族服飾、撥浪鼓等實物,在美術區將唐卡繪畫作品陳列在走廊上,在教室區布置“美麗的甘南我的家”等主題互動墻飾,等等。這樣的區角環境透露出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可以充分發揮環境育人的功能,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
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開展極具本土特色的區角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在表演區帶領幼兒編創藏戲以及藏族舞蹈,在教室區引導幼兒講解本地民間故事,等等。這種極具特色的區角活動,可以讓幼兒充分感受到本土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激發幼兒對本民族文化的興趣和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三)充分挖掘本土音樂資源,提升藝術素養
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擁有豐富的音樂資源。藏族民歌作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藝術性豐富、感染力強的特點。其中,甘南藏族民歌是廣大農牧民群眾喜聞樂見、男女老少皆適宜的一種歌唱形式。甘南藏族民歌一般可分為頌歌、悲歌、對歌、吉祥歌等。如《敬酒歌》《阿香嘮嘮》等民歌采取對唱形式,生動有趣;《遼闊的草原》《北斗星光輝照高原》等民歌曲調悠揚舒展,表達了牧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教師在藝術活動中將甘南藏族民歌運用于教學之中,可以豐富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還可以加深幼兒對本民族音樂的了解,提升幼兒的藝術素養。此外,甘南藏族地區還有歷史悠久的藏戲、頗具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等音樂形式,這些同樣是教師開展藝術教育時值得挖掘和采用的音樂資源。
(四)在一日生活中,融入本土文化教育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師要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教師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融入本土文化教育,可以引起幼兒對家鄉文化的興趣,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欲望。如教師可以創編簡單的鍋莊舞,并將其作為幼兒每天的課間操;也可在飯后散步時間為幼兒講述本地民間故事和民間傳說;還可在戶外活動中組織幼兒做本土化的游戲“騎馬”;等等。教師將本土文化融入幼兒的一日生活環節,能讓幼兒在每天的生活和活動中,處處感受到本土文化藝術的魅力,提高一日生活組織與實施的質量,真正實現對幼兒本土文化藝術教育的情景化、生活化。
(五)實施主題教學活動,加深對本土文化的體驗
教師在主題教學活動中融入豐富多彩的甘南藏族本土藝術資源,能加深幼兒對本土文化的體驗,能促進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目標。比如,教師可以開展“神奇的藏戲面具”主題活動。在活動中,教師首先引導幼兒觀看藏戲視頻,并向幼兒展示各種各樣的藏戲面具,以激發幼兒對藏戲面具的興趣。接著,教師對藏戲面具的特點、寓意和圖案等進行講解,以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藝術想象力。最后,教師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引導幼兒自行設計簡單的藏戲面具,以進一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作能力。此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邀請當地的民間藝人與幼兒合作完成歌唱、舞蹈、表演等文藝活動,讓幼兒在藝術實踐中加深對本土文化的認知和熱愛之情。


(六)以人為本,科學創編本土文化藝術教學活動
教師在藝術教學活動中融入甘南藏族本土文化時,應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認知特點來設計教案,讓每名幼兒都能享受本土文化的樂趣,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對于小班幼兒,教師可以帶領他們完成一些簡單的美工作品,然后對每個作品給予積極的評價,使幼兒獲得成就感;對于中班幼兒,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開展美術繪畫活動,培養幼兒的色彩感和想象能力;對于
大班幼兒,教師可以適當增加一點難度,讓他們參與藏戲表演活動,以獲得體驗的樂趣和情智的發展。
綜上所述,甘南藏族本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教師將甘南藏族本土文化運用于幼兒園藝術教學,對于弘揚傳統文化、促進幼兒核心素養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州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甘南州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