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伊凡
隨著《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的發布,家庭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和戰略性意義不斷提升。2021年10月23日正式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明確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樹立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承擔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這表明,父母是家庭教育中的直接責任主體,其自身的素養和教育責任履行狀況將對子女產生直接影響。然而,農村留守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其面臨著家庭教育職能弱化、親子情感互動欠缺、隔代教養、親朋監護等問題。父母的長期缺位會削弱農村留守兒童的社會化功能,對其心理、生理成長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鑒于此,強化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職責任勢在必行。本文將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對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職責任履行現狀及其強化策略加以探究。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外出務工或一方外出務工另一方無監護能力(外出時長為6個月及以上)、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責任是與個體的社會地位、社會角色相對應的使命、義務、行為規定性,包括分內應做的事、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分內應做的事由主體扮演的社會角色決定。親職責任中的“親”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即廣義的家長;“職”是指職業,即把家長界定為一種職業角色。因此,“親職”強調了作為家長這一職業的特定職責。父母作為親職責任的第一責任人,對子女的責任主要是“養”和“育”,其具體內容是為子女提供安全舒適的生存環境和民主開放的家庭教育環境。由于留守兒童不與父母共同生活,親職責任還應包括保持與其他監護人和子女的有效溝通、實現家校合作育人等。
當前的家庭教育研究更多地關注父母對子女的影響,較少關注孩子本身。親職責任的履行實際上是一種雙向的社會活動。筆者采用質性訪談的形式,通過了解留守兒童與父母的溝通交流情況及感受、留守兒童父母的教育方式、留守兒童父母與主要監護人的關系等相關問題,收集留守兒童家庭親職責任履職的相關信息。本研究的調查對象為H鎮初中的學生,主要是初一、初二學生,回收的問卷有371份,其中留守兒童的問卷有152份。筆者對問卷進行整理和分析,選取了典型樣本25份,其中男生10人,女生15人,用數字1~25編號,B表示男生,G表示女生。根據父母的外出情況,筆者將留守兒童家庭分為母親在家、父親在家和祖輩在家照顧三類。留守兒童家庭中父母外出情況不同,親職責任的履職情況也存在差異。筆者發現,典型樣本中,有8人是母親留守在家,3人是父親留守在家,14人是隔代監護。同時,筆者從這25名學生家庭中選取了5位家長進行訪談,其中單親留守型家庭的母親2人、父親1人,隔代監護型家庭的家長2人。
親職責任履職行為主要是父母在家庭教育過程中所采取的具體手段、策略,比如養育方式、角色分工、溝通語言、文化資源的獲取和使用(如玩具、書籍、培訓班等文化產品的購買等)。然而,筆者基于實際調查情況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導致家庭教育的親職責任履職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親職責任履職內容的缺失
留守兒童的父母無法經常陪伴在孩子身邊,但他們會在個別特殊時刻為孩子盡情消費或購買對孩子特別重要的物品,美國社會學者艾莉森稱之為象征性寵愛,即父母缺乏對孩子的日常照顧和陪伴,借助這種象征性寵愛來彌補日常的缺席。G-16號樣本認為:“父母長期不在身邊,
我對他們的印象很陌生,一般只有需要用錢時才聯系他們,他們基本上都會滿足我的要求。”B-8號樣本則表示:“爸爸不管我,不過我在經濟方面很寬裕,有問題就用錢解決。”從上述訪談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的父母在關愛子女的精神層面是缺席的。大多外出務工的父母認為親職責任主要是為子女提供物質條件,更傾向于用物質彌補對子女的關愛,忽視了子女更深層次的情感需求。
(二)親職責任履職的角色不平衡
筆者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中主要為母親留守在家和隔代監護這兩種類型。但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無論母親是否外出務工,家庭中絕大部分的親職責任都由母親承擔,如照顧日常生活、學習輔導、家校聯系等。而父親的責任更多地被定義為“工具性”,主要體現在養家與保護方面。筆者了解到,在典型樣本的25名留守兒童中,有22名兒童均表示,和媽媽的日常交流多一些,管教自己的主要是媽媽,而爸爸主要是工作賺錢,一般沒有太多存在感。B-16樣本說:“我父母在外打工,平時是爺爺奶奶照顧我,媽媽經常會打電話關心我的學習和身體,我爸工作很忙,很少打電話,有問題都是用錢解決。”G-14樣本表示:“媽媽在家照顧我,平時管得很多,爸爸沒有什么存在感,基本上沒有什么交流,也不太管我,不過經濟方面會滿足我。”
(三)親職責任履職的能力較弱
責任主體知道自己角色責任的內容,但不知道如何履行這一角色責任,究其原因是履職方法和履職能力問題。在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親職履職能力包括溝通表達能力、情緒管理能力及協同共育能力。筆者認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親職責任履職能力較弱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溝通交流能力欠缺,缺乏有效的溝通。溝通交流能力是人類進行一系列社會活動的必要能力,親子間的有效溝通對于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具有重要影響。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與母親的溝通交流更多,但部分溝通交流缺乏理解和信任,與父親的溝通交流相對缺乏。G-15樣本表示:“我不怎么喜歡和媽媽交流學習,我也不會和她講在學校的趣事,因為她只看成績。”G-25樣本表示:“我和媽媽交流有‘代溝’,有時她與我交流很多,但我覺得她并不在意我的想法,不理解我。”在與孩子的溝通交流中,父母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對孩子內心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關注較少。同時,在溝通交流中,大多數留守兒童家庭以父母為主導,忽視了孩子的主觀感受和個性需求。由此可見,留守兒童的父母雖然保持與孩子的基本溝通和聯系,但聊天內容簡單重復,主要是關注孩子的學習,缺乏情感交流,溝通質量較低。
2.情緒控制能力不足。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約束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的情緒控制會影響親子間的互動,進而影響親職履職。在留守兒童家庭中,親職履職者大多是母親,母親的情緒變化對子女有重要影響。在對25名農村留守兒童的訪談中,筆者發現,有7名兒童表示與母親的關系一般,主要是由于母親性格暴躁,容易發脾氣。B-3樣本說:“爸爸在外打工,媽媽在家照顧我。有時候我覺得她比石頭還冷漠,經常教訓我,我一和她吵架她就打我,我不理解,我受夠了。”通過訪談可以看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情緒變化較大時,孩子容易對父母的教育產生抵觸情緒,無法理解父母的行為,甚至產生心理壓力。
3.協同共育能力有待提升。筆者認為,留守兒童父母應與學校合作,協力育人。然而,在外務工的父母大多認為孩子的教育主要依靠學校,自己無法當面對孩子進行教育,將孩子交給學校后基本與學校處于失聯狀態,將親職責任主動轉移給學校和老師。G-15樣本表示:“父母一般不會和老師聯系,偶爾問問考試的分數。”在留守兒童出現問題時,不少學校和老師也是與在家照顧的祖輩或臨時監護人進行溝通。B-5樣本則認為:“在學校發生什么事,老師只會聯系爺爺奶奶,聯系父母也沒用。”在對留守兒童的訪談中,筆者發現,外出的父母大多會期待學校履行父母缺失的一部分親職責任。更多時候,學校承擔著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功能和部分親職責任。不少學校和老師在留守兒童出現問題時,選擇與在家照顧的祖輩或臨時監護人溝通,但收效甚微,進而不得不承擔部分親職責任。老師代替父母履職彌補不了父母不在身邊導致的家庭教育缺失,更容易導致留守兒童成為“問題兒童”。
筆者認為,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的親職責任履職問題,不能完全歸咎于父母。從根本上來說,留守兒童家庭教育中親職責任問題的產生是社會中各個系統和環境(如家庭、社會、個人等)共同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既與父母自身對親職責任的認知和教育資源的掌握有關,又與學校與家庭的互動有關。因此,筆者基于這三個方面提出了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親職責任強化措施。
(一)父母樹立正確的親職責任觀
留守兒童的父母需要樹立正確的親職責任觀,即親職責任的履行不僅需要“物理空間的在場”,還需要父母高質量的參與。父母不在家并不意味著不用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父母更應意識到父母的參與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與孩子保持充分的互動,對孩子的需求作出積極回應,讓孩子切實感受到父母的“在場”。同時,留守兒童父母在面對孩子時,應表現出積極的人生態度和責任心,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學習新知識,為孩子的成長提供正向動力,樹立榜樣。
(二)完善配套服務,提升親職履職能力
完善的配套服務,有利于促進親職責任的履職。相關職能部門可以構建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親職教育學習平臺,構建親職教育課程,宣傳、普及親職責任的相關信息,借助互聯網技術引導家長學習親職教育知識和技能。相關職能部門可以為留守兒童家庭的父母建立學習檔案,利用他們的空閑時間對其實施親職教育,同時,對親職教育實施的成效進行及時追蹤反饋,引導與激勵留守兒童的父母正確地履行親職責任。相關部門可以與留守兒童父母所在的工作地進行合作并給予支持,將親職教育列為員工福利方案的一部分,鼓勵他們積極履行親職責任。
(三)處理多方關系,建立協同育人機制
首先,留守兒童父母應加強與主要監護人的合作,與主要監護人主動保持溝通,及時了解兒童的相關情況,增強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聯系。其次,學校應監督留守兒童家庭親職責任的履行,及時彌補留守兒童的監護和教育缺陷。學校可以督促學生定期向父母匯報學習和生活情況,父母要有針對性地對留守兒童進行指導。此外,學校可以建立留守兒童線上家園,錄制兒童相關的學習和生活視頻,喚起父母的親職責任意識,同時,利用家長的工作視頻喚起孩子對父母的感恩之情,促進親子間的良性互動,促進家庭親職責任的履職。最后,社區應對留守兒童家庭建卡立冊,通過定期家訪了解留守兒童家庭的具體情況,積極開展留守兒童家庭的教育活動,做好相關協調工作。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