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會麗 謝清華
高素質農民培育的班級組建是高質量開展培育工作的基礎。本文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方案的要求和多年培訓工作的實踐,從學員組織、開班準備、學員報到、開班儀式四個方面,細致闡述具體程序、方法和內容,給高素質農民培育管理部門、培訓機構組織者提供參考。
一、學員組織
(一)培訓需求調研
由省轄市統籌安排、縣級組織,深入村鎮基層黨組織、企業、合作社、農戶,通過發放問卷、現場問詢、座談交流、電話聯系等方式,針對從事或有意愿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服務的農民,農村創新創業者、農業經理人、種養加銷能手、普通農戶以及鄉村治理和社會事業帶頭人等各類農民,開展摸底調研,充分了解他們的培育意愿、培育需求和有關建議,把年滿16周歲,品德端正,有意愿、有需求、有基礎的農民建檔立卡,充實完善培訓對象數據庫,并做好調研記錄和數據分析。培訓需求調研可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通過縣、鄉、村各級行政會議安排,各級分層組織;也可由培訓機構安排專人,以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單位組織統計調研;也可組織往屆學員分區域開展周邊農民培訓需求的統計調研。
(二)培訓對象確定
經營管理型高素質農民培育對象主要包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農業經理人、農村創新創業者、鄉村治理及社會事業發展帶頭人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培育對象重點面向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種養大戶等從事適度規模經營的農民;農業經理人培育對象是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從事管理服務的人員,遴選較為年輕的綜合素質高的對象;農村創業創新者培養對象以返鄉入鄉創業的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業后繼者為重點;鄉村治理和社會事業帶頭人培育對象針對鄉村治理和社會事業重點人群。專業生產型和技能服務型培育對象圍繞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小農戶等,將長期從事農作物種植、畜禽養殖、農產品加工銷售、農機手以及信息電商、調解仲裁等種養加銷能手、鄉村事業促進者作為重點。
(三)開展學員招生
根據培訓任務,結合當地主導產業和農業農村發展方向等重點,確定培訓的類別和專業。結合前期調研,開展學員招生。參訓學員可自愿報名或通過基層遴選推薦。可通過會議安排、縣鄉村動員、媒體宣傳、老學員帶動等各種形式,以及從培訓對象數據庫中遴選學員。招生時講清楚培訓班的培訓時間、詳細要求等,選擇真正有學習需求、有學習能力、有學習時間保障(即愿學、想學、能學、能學好)的農業農村從業人員。編班時把需求相同或相近人員編入相應的培訓班,分類組建主體班級。原則上每班不超過 100 人,以實習實訓為主的培育每班不超過50人,鼓勵開展50人以下的小班教學。
二、開班準備
(一)備教學場地
按照就近就地,能滿足教育培訓食、宿需求,網絡流暢、教學設施完善等條件選擇理論培訓場所;實踐實操實習場所和觀摩交流學習場所應選擇在有一定產業規模、經營理念先進、有可復制可帶動作用的農業新型經營主體、農民田間學校等。在培訓資金能夠支付范圍內,備好相應的教學場地。
(二)備培訓教材
根據教學計劃,備好學習教材3-5本。優先選用部省級規劃、推薦教材,以及當地農業農村部門推薦教材。優先選用“手冊式”“掃碼式”等符合農民學習特點的學習教材。
(三)備培訓師資
農民培育師資類型包括理論教師、技術講師、政策講師、實踐指導師、創業導師。理論教師應當為具有相關專業授課背景的院校教師。技術講師可為具備相應技術理論和實踐能力的院校教師、科研推廣機構專家、各類農業主體專業技術人員或“田秀才”“土專家”。政策講師應當為熟悉“三農”情況、具備相應政策理論水平的院校教師或行政部門管理人員。實踐指導師應具備相應職業技能證書或 3 年以上(含)實踐經驗。創業導師應當具有創業成功或指導創業成功經驗。具體培訓班聘請師資要兼顧省、市、縣以及“土專家”等層次和級別,優先選用高素質農民優秀講師為學員授課。
(四)備培訓物料
一是學習用品。根據學習需求,備好學員用的包、本、筆,備有特色、有儀式感、整潔的服裝(馬甲或者迷彩服)。二是培訓資料。根據培訓檔案整理資料,包含學員報到花名冊、學員上課簽名冊,教師講課簽名冊,微信建班二維碼。三是培訓設備。除班級上課所需的電腦、投影、音箱、紅外線筆等授課設備外,為快速、準確完成學員報到個人資料提交,可準備電腦、打印機、掃描儀和培育管理系統軟件,能實現身份信息一鍵掃描入庫。
(五)備學員手冊
根據學員需求,找好教師,并要求教師下發相應的培訓課件,提前了解授課內容與培訓需求是否相吻合,制定教學計劃,印制學員手冊。學員手冊包括學員須知、培訓時間安排、課時課程安排以及培訓班考勤紀律、衛生紀律、安全紀律、餐飲管理、后勤保障管理,還要公布班主任和生活老師等人員信息。
(六)備線上注冊
在農民教育培訓信息管理系統注冊班級并提交審核,審核成功后,獲得班級云上智農二維碼,并打印。同時把線上培訓班名稱及序號報給系統管理的運營公司,申請開通云上智農學習班。云上智農培訓班開通過后,根據教學班學習內容及學員需求,選擇學習課程。
(七)備資金預算
按照培訓類別和補助標準,核算資金總額度,細化培育補助資金用途。補助資金用于摸底調研、招生宣傳、學員遴選、課堂培訓、線上培訓、基地實訓、基地孵化、模擬演練、培訓教材、實驗材料、場地租賃、學員食宿、教師聘用、教材購買、考試考核、隊伍管理、跟蹤服務等全過程費用支出。結合當地實際,嚴格控制學員食宿費用支出比例。資金按照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
(八)制定開班計劃
培育機構制定開班計劃,包括課程、學時、形式、師資、教材、基地等內容,明確教學組織、學員管理、實習實訓、考核評價等要求。
三、學員報到
(一)確定報到時間
根據農事農時季節和學員時間,科學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報到時間可以在培訓第一天的上午報到,下午開展班前教育;也可以下午報到,晚上安排班前教育。
(二)精準開班通知
確定開班時間后,就可以下發培訓通知,明確培訓時間、地點、要求等內容。在開班前3-4天還要安排管理人員逐一再次通知學員,要讓每一位學員清楚了解培訓時間、內容安排、人員要求、紀律要求等具體事宜,以免出現通知不到每一個學員或者通知學員培訓要求不具體,使學員不清楚培訓班對于人員和時間的要求,以免發生開班后又流失的現象。
(三)細化報到流程
學員報到基本有四項內容:掃碼進班、登記名冊、發放資料、安排住宿。流程很重要,一要先掃云上智農二維碼,線上注冊入班;掃班級微信群二維碼,進班建群。有學員會出現不能進入云上智農線上注冊入班的,要及時掌握情況,和網絡平臺運營商及時溝通。二是報到登記填寫花名冊,完善相關信息資料,學員本人簽名。三是發放學員手冊、教材等資料以及培訓統一馬甲或服裝等物資。四是安排食宿。這些手續辦好的學員先入教室,一名教師在教室教會學員云上智農線上學習的方法,并及時開展線上學習。
(四)開展班前教育
報到中,就要有意了解學員基本情況和素質能力,留心有責任心、有積極性、有熱情、有能力的學員,組建班委會,分工負責班級組織、點名、紀律、生活等班級事務。在開班儀式前,要組織班前教育,這是培訓班很重要的環節。要給學員分組、選定組長、建立班委會、選定班子和班委,為學員能夠自我管理打下堅實基礎。要采取“參與式、互動式”教學組織方法,每個學員擺上座位簽,相對固定學員座位;讓每個學員上臺做自我介紹,盡快融入班級大家庭;每個組確立學習目標,各小組進行學習競賽;班主任要認真詳細講解,讓學員明確培訓班的各項要求,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安排好學習和農作,專心投入到培訓的各個環節中。
四、開班儀式
開班儀式是一個培訓班高質量開始的關鍵,一個高規格、高標準、高質量的開班儀式會提高學員對培訓班的認識,明白培訓班的要求、作用和效果,提高學員對培訓班的重視程度,形成強烈的儀式感,有助于學員嚴格遵守培訓班紀律,積極參加培訓活動,取得良好培訓成效。
(一)參加人員
培訓機構邀請各級培訓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或分管領導參加,與培訓專業和人員有關的其他部門領導也要參加,其他參加人員包括培訓機構負責人、培訓基地負責人、培訓班班主任以及全體學員。
(二)講授內容
培訓機構負責人講解培訓班性質、類別、組建情況和學習紀律、學習形式、學習內容及其他相關要求,宣布組建班委會、小組以及學習約定等;各行政主管領導講授培訓班的重要意義、農業發展形勢以及對培訓班組織管理、學員學習的期望和要求。
(三)開班第一課
實行行政主管部門講第一課,由地方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負責任人講授開班第一課,其主要內容是向參與培育工作的同志和學員介紹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做什么”“怎么做”“如何做好”,具體包括為什么要培育高素質農民、高素質農民的內涵和外延、培育高素質農民的基本要求、怎么培育高素質農民、如何培育好高素質農民等。★
(作者單位:洛陽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