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綜合類院校學生數量也有大幅增加,而其中藝術類專業舞蹈方向則較為火熱,進而導致該舞蹈學生畢業后競爭尤為激烈,就業壓力也日漸凸顯,因此為改善這一問題,各綜合類院校需在當前現有教學基礎上加以改進,有效解決這一就業現狀。本文主要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舞蹈專業畢業生為例對當前綜合類高校舞蹈畢業生的就業現狀進行分析。
隨著教育改革,綜合類高校舞蹈教育方向已逐步轉化為復合型教育,不僅要求該專業學生具有扎實的舞蹈專業素質,同時也要求其具有超高的個體綜合素質,如此才能保證該類型群體學生具備極強的社會競爭力。而從舞蹈本身講,除是一項表演藝術外,更是人類生活的直接反映,同時也是對民族文化和內涵的藝術體現,單項藝術對促進人類精神修養和品格有重要作用,而這也正是綜合類高校開展該項專業教育的最終使命和目標。
一、舞蹈畢業生就業方向
對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舞蹈專業畢業生所從事的就業方向分析發現,大部分學生會選擇從事舞蹈表演、舞蹈教育或舞蹈編導等,并且此就業方向也是舞蹈專業生較為傳統的就業方向。但實際舞蹈職業可被分為核心門類、衍生門類和交叉門類三種類型,核心門類主要包括舞蹈演藝、舞蹈理論、舞蹈教育、舞蹈創作以及公共舞蹈等職業;衍生門類則主要涵蓋舞蹈圖書、舞蹈服裝、舞蹈音像、舞蹈器械和舞蹈設施等內容,而該系列職業皆以商業形式出現,因此該職業從事與自主創業關系較大;交叉門類,該類型職業主要包括舞蹈經營、舞蹈管理、舞蹈傳播、舞蹈制作和舞蹈治療等,這一類型職業主要是與不同專業進行交叉的工作門類[1]。如舞蹈管理除要具備較強的舞蹈專業知識外同時還需兼備一定的商業管理知識、舞蹈傳播則需要對傳播學知識靈活掌握、舞蹈治療則要求學生對心理學和生理學知識具有一定了解。
二、綜合類高校舞蹈畢業生就業現存問題
(一)就業觀念較為落后,就業面窄
對綜合類高校舞蹈生就業實際情況分析發現,舞蹈專業學生在就業選擇階段仍存在就業觀念落后等問題,并且就業面選擇狹窄。以舞蹈演員這一職業為例,該職業需求量有限,并且對舞蹈專業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因此選擇該就業方向的學生群體所占比例極少;也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在職業技術院?;蚋髦行W擔任專業的舞蹈教師,這一就業選擇在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畢業生中所占比例較大,也是各綜合類高校開展舞蹈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則是培養眾多優秀的舞者,不斷將舞蹈藝術發展和傳承;到企事業單位工作,該職業選擇是眾多舞蹈學生的夢想,但該項工作類型要求極為嚴格,且需求量不大,但仍有部分學生認為該工作基本收入來源較為可觀,但所承擔的就業風險也更大,通常在面對該項選擇時,學生群體則容易喪失理智,進而錯過更多就業機會[2]。
(二)畢業生數量較多,就業壓力較大
綜合類高校與舞蹈藝術類院校不同,前者舞蹈生在就業擇業時通常會因自身并非專業類舞蹈院校畢業而產生一定自卑心理,再加上近幾年舞蹈教育已逐步向大眾化教育普及,更多舞蹈專業學生融入高等教育,因此該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就業競爭更為激烈。因此在該種情況下間接對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學生就業造成嚴重影響,并進一步加劇該專業學生就業難度。
(三)就業區域過于集中,影響就業質量
于舞蹈專業而言,該類學生在學習階段資金投入較大,因此受個體價值觀及人生觀影響,通常父母會抱有高投入、高產出的需求心理,而這一理念也導致舞蹈學生在擇業階段往往工作中更重視經濟收入,因此在區域選擇上也會更傾向于經濟發達地區,且對崗位要求較高,而在該就業觀念影響下則導致部分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難以吸引舞蹈專業學生注意,也正因多數學生選擇經濟發達區域進行就業,從而該類型地區則出現人才集中,市場競爭過于激烈的發展現象,而這一現象在某種程度上對舞蹈專業學生實現自身價值和目標會有嚴重限制,從而對就業質量也造成一定影響。
三、綜合類高校舞蹈畢業生就業現狀改善策略
(一)將舞蹈與不同專業結合
為將交叉門類就業方向重點突出,綜合類高校在開展舞蹈教育時,可將不同專業與之結合,如將舞蹈與美育工作進行有機融合,可在一定程度有效緩解舞蹈專業學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各高校可根據該系列崗位職業要求對院校內部美育工作加以改進和創新,可在美術課及音樂課設置前提下,利用一定教學條件設置舞蹈影視、舞蹈戲劇和戲曲等教學,與此同時,各綜合類高校也應將美育實踐活動編寫于實際的教學計劃中,對其實施標準的課程化管理。除此之外各院校也可將心理學專業與舞蹈教育相結合,通過多種知識融合利用舞蹈治療方式幫助具有心理疾病的患者緩解自身心理問題。
(二)樹立正確擇業、就業觀念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人類對成功和金錢向往日漸嚴重,在此影響下,舞蹈畢業生通常會將薪資待遇視為工作選擇的主要因素,進而造成該類學生群體自我認知不足和價值觀扭曲。而為改善這一問題,在日常舞蹈專業教學環節教師需引導學生對自身綜合能力進行客觀評價和認知,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取學生自評或互評等方式,促使學生群體對自身舞蹈素養及專業知識有明確了解,以避免舞蹈專業學生畢業后對個體期望較高[3]。除此之外,各高校應加強就業指導影響力度,要求學生在應聘階段,應合理調整應聘期望值,并且應將自身特長和優勢作為工作選擇的首要因素,充分實現個體價值。舞蹈專業學生因具有特殊性質,因此在實際就業階段,需不斷完善自身業務能力,擺脫單一性的就業限制。
(三)強化舞蹈生綜合素質
在具體應聘過程中舞蹈生綜合素質極為重要,自身能力過硬且具有較強的舞蹈素養必然會在競爭階段占據優勢,與此同時就業機會也有明顯增加。因此針對該特點,綜合類高等院校在針對舞蹈專業進行教學時,應對原有課程重新安排,在保障專業教學質量前提下,進一步強化文化素質教育力度,可根據自身院校實際情況開展計算機、英語等相關專業課程,以此保證舞蹈專業學生業務技能提升前提下,全面實現計算機和英語技能培養。通過這一教學模式創新,對加強舞蹈生市場就業競爭力有極大幫助。
(四)引導學生自主創業
近年來隨著舞蹈專業學生就業難度加大,自主創業已然成為改善該問題的重要途徑和措施之一,為有效緩解舞蹈生就業問題,各地政府根據實際狀況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和規定鼓勵學生群體進行自主創業,但實際卻是大量舞蹈畢業生并未對該“就業方式”加以重視,且對自主創業了解有限,所以導致該項措施落實效果極不明顯。鑒于此,各地政府應加大自主創業宣傳力度,幫助舞蹈專業學生對該系列政策全面了解,與此同時,各院校也應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對相關內容進行滲透,引導舞蹈生積極開展自主創業,并使其明確在一定制度和政策支持下,自行創業會更為順利,并且通過此方式在緩解舞蹈生就業壓力同時,也可有效轉變該專業學生畢業后的就業趨勢。
四、總結
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學生畢業后就業難度較大,因此為解決這項問題,各院校需對此予以足夠重視,且針對當前實際就業問題針對性采取解決措施,只有將此現象全面解決,才能更好的實現舞蹈專業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廖云麗.論獨立院校舞蹈學專業的就業現狀分析[J].北方音樂,2018,38(21):233,236.
[2]曹璽.綜合類高校舞蹈專業就業的現狀與思考[J].北方音樂,2016,36(1):181.
[3]張續,姜玲玲.綜合院校舞蹈專業的就業現狀分析[J].戲劇之家,2014(13):146.
作者簡介:黃源(1986-),女,漢族,湖南邵陽人,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舞蹈學,舞蹈教育,地方民族文化傳承和教材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