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在鄉村振興的奮進征途中,人才是關鍵,新型職業農民和農村實用人才這支隊伍也不容忽視,要以推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為抓手,全力做好農村實用型人才培育,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內生動力和智力支撐。
突出結合產業鏈條,培育農村產業人才。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核心,而要解決產業發展的瓶頸,關鍵在人才。要以“人才鏈”支撐“產業鏈”,緊扣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瞄準產業布局,大力實施農村生產型、經營型、技能型和科技服務型等實用人才培訓。同時,注重擴大培訓覆蓋面,讓培訓和產業深度融合,確保農村產業發展所需的專業性人才培訓工作有根基、扎得牢。
突出結合農民意愿,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要建立形成部門主導,農民主動的培育機制,服務而不包辦,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深入細致的了解收集當前農民生產經營實際需求,緊扣“實用”和“適用”兩大主題,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大眾化普惠性動態式培訓,通過集中辦班、入戶指導、田間咨詢等形式進行服務指導,逐步把農民工、大學生、熱愛“三農”的企業家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務農創業人員變成現代職業農民主力軍。要大力創新培訓模式,開展好科技下鄉、全國科普日等活動,還要依托科普中國APP、云上智農APP等手機移動端傳播體系,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增加農民學習科學知識渠道,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切實提升農民群眾的科技創業就業能力,提升勞動生產技能。
突出結合重點人群,培育農村實用人才。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當前農業從業人員呈現老齡化、低文化、兼業化現象,要結合重點人群特點、精準施教,對小農戶群體、鄉村科技人才、農村學校科技輔導員和農村婦女等農村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培訓培育需要進一步強化。要著力重點培養重點培育發展家庭農場(林場)主、合作社帶頭人、農技協領辦人、龍頭企業骨干、社會化服務組織帶頭人等群體的職業能力和經營能力;著力提升小農戶群體和婦女群體的生產生活方式;著力強化鄉土人才群體的主體作用;以重點人群科學素質行動帶動全民科學素質整體水平不斷提升,為培育農村實用型人才奠定基礎。
近年來,針對鄉村振興、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育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未來將從技術培訓向“賦權提能”轉變,從“階段培訓”向“全程培育”轉變,從“淺層次”的提升增收能力向“深層次”優化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實用人才將成為推動農村地區產業興旺的主力、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建設者、鄉風文明的代表者和創造者、農村治理有效的重要幫手,以及農村居民生活富裕的引領者,為實現鄉村振興添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