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虹

摘要:文章立足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現狀,探討了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現存問題,并提出針對性地改進措施,以期提升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關鍵詞: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問題;對策
現階段,雖然有關部門強調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但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依然存在部分問題。只有重視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推動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整改,才能促進農村地區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改進,逐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水平。
一、我國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仍有許多不足,主要包括:
(一)建筑材質與物品耐火系數低
農村地區的房屋建筑一般為木質建筑或磚石建筑,并且不同房屋間的距離較近,一旦發生火災,火勢將會快速蔓延并產生嚴重的后果。與此同時,農村地區消防基礎設施不足,交通不便捷,導致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難以快速抵達火災一線,降低了救災速度與效率[1]。除此之外,農村火源管控制度也不完善。許多農村地區由于管控手段和措施不足,農民的消防認知水平普遍較低,甚至出現隨意放置易燃物品的情況。
比如,許多村民在客廳中炭火取暖,室內存在沙發、棉絮等易燃物品;廚房使用明火直接取暖,且附近有大量柴草、秸稈等易燃物品。對于易燃品管理,許多村民認知不足,經常為了燃燒方便,直接將木柴堆放于灶臺附近,一旦發生火災,易燃物會迅速燃燒,導致火勢蔓延。2021年1月25日11時58分許,安寧市金方街道辦事處某民房發生火災,過火面積304.6平方米,受災戶6戶,造成1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224787.44元。經過現場勘驗、走訪詢問、技術鑒定等工作,認定起火時間為2021年1月25日11時40分許,起火原因系住戶楊某在堆放大量易燃物的廚房內使用明火取暖。
(二)人為火災導致損失
現階段,人為因素是導致農村地區火災發生的主要因素。整體來看,農村地區火災發生是由于不規范用電、用火所致。許多農民外出務工,院落閑置,缺乏管理。同時,農村地區用火、用電不規范,增加了火災發生概率[2]。
新聞報道顯示,在農村地區,每年元宵節是火災的高發時期。元宵節期間,百姓會燃放煙花爆竹,而農村地區百姓常會在戶外堆放草垛,這些草垛燃點非常低,一旦有火星落到草垛上,就會引發火災。比如山西省某村消防管理站在2021年元宵節當天,接到的火災報警就有19起??梢?,在農村地區,人為因素是誘發火災的一個關鍵要素。
二、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對策
為了解決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問題,應按照農村地區消防安全管理現狀,針對性地開展農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斷提高管理工作效果。
(一)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手段
農村地區開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要重視宣傳工作,通過強化宣傳工作來提升人們的消防意識。為了進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應基于農村自身情況,針對性地培養農民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識。首先,了解農村地區社會群眾的文化程度和信息接受能力,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重點為留守兒童和老年人設置消防安全課程,強化日常行為方面的引導力度,使得兒童群體和老年人群體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識別消防安全風險,將消防安全宣傳知識融入到農村社會群眾的日常生活。其次,選擇適合應用在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法律知識進行宣傳教育,例如:在爐灶周圍區域不得堆放柴草等可燃物,以免引發火災事故。再次,按照不同季節的特點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著重在夏季、冬季、秋收和春節宣傳火災防控知識,在農村火災高發時期,將消防安全宣傳語和信息等張貼在人流比較集中區域,或是在墻面上刷寫防火標語,設置預防火災的標識,針對性開展農村地區火災預防和撲救知識的宣傳工作。最后,建議在農村地區制定村規民約,以消防法制化建設和文化建設為基礎,通過村規民約的構建,使得農民群眾能夠形成安全第一的觀念意識,自主形成文明用火和用電的良好行為習慣,與此同時,還需開展消防安全村集體和農戶的評選活動,通過各類活動,鼓勵農民群眾參與消防安全風險防護,在農村地區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氛圍。
(二)組建專業的消防組織,增強農村地區火災自救能力
建議在農村消防安全管理的過程中,組建專門的消防組織,提升農村地區火災自救能力。首先,爭取政府部門和地方黨委的支持,組建農村消防組織機構,如果是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農村地區,可以鼓勵各大鄉鎮企業自行出資,組建關于農村消防安全的組織機構,如果屬于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農村地區,則可以由當地區域的民警或是農民群眾組建義務消防組織機構,自主進行區域范圍之內火災的風險防控和撲救。與此同時,在消防組織機構中應配置安全管理人員,負責開展防火檢查工作和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將火災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有機整合,提升農村地區火災的防控能力和自救能力。其次,在農村地區引進現代化的消防基礎設施,爭取省級和市級的財政部門支持,配置現代化的消防車或是消防摩托,積極建設消防水泵設施和水帶設施等,同時,也可通過農村地區的水利灌溉基礎設備,對初期發生的火災進行撲救。最后,加大消防人員的培訓力度,采用理論知識培訓和模擬火災演練的方式等,培養農村地區消防組織機構人員的工作技能和素質,充分發揮組織機構人才的作用。
(三)制定完善規劃方案,強化消防安全設施建設
農村地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應制定較為完善的規劃方案,重點建設各類消防安全基礎設施。首先,農村地區在進行自來水管網鋪設的過程中,應配置配套的地下消火栓基礎設施,如若農村地區缺少相應的消防水源,就應規劃修挖人工水池,為消防救援提供充足的水源。其次,農村地區應設置專門的火災報警電話和網絡系統,大力對道路進行拓寬,確保消防車能夠暢通行駛。與此同時,還需強化農村建房的審批力度,留下充足的防火間距,積極鼓勵農民群眾進行房屋改造,降低可燃性材料的使用量,增強房屋的耐火等級。最后,重點在農村地區進行電網改造,全方位調查分析電網的情況,一旦發現有過期或是老化的電器線路,必須要及時更換,以此有效避免發生火災事故。另外,為提升農村消防安全管理效果,還需強化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網絡信息系統平臺,實時進行消防安全數據共享,為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蔚. 淺析農村城鎮化進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C]//中國消防協會.2014中國消防協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2014.
[2]辛永振.農村城市化進程中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3,10(17):92-95.
[3]周忠翰.農村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管理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09(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