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爽
對于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來說,其核心素養不僅僅包括學生從課程教材中所獲得的基礎理論知識、解題技能等,還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品格、能力、素養等。因此,本文就結合高中生物教學教材案例,以及具體的實驗教學片段,根據實際教學發展情況來談談如何更好地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問題。
一、加強生物學科知識的掌握
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其基礎和前提是學生必須要具備基礎的生物理論知識。如果學生對生物教學知識點一知半解,何談實踐教學?何談生物核心素養?如果學生不理解基礎知識點,那么,興趣從何而來?主動性也不會出現,甚至會不愿意繼續深入學習。因此,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基礎知識點的鞏固,在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前,必須要引導學生清楚的理解教材中所相關的知識點,利用課堂時間,進行教學講解,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和明白實驗原理、目標、內容、任務、環節……
以“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一課的教學為例,生物教師可以結合課文所學,適當的延伸到學生的生活當中,選取一些生活化素材,引導學生將理論化的生物知識點變得更加通俗易懂,既能夠豐富教材內容,又能夠提高生物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引入,促使學生在趣味素材引導下,開展主動探究,并逐步理解植物細胞跨膜運輸的特點。然后,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利用實驗儀器來進行觀察。教師組織學生將植物細胞(洋蔥表皮細胞)放在不同濃度的多個溶液樣本里,如糖水、鹽水、清水……然后,引導學生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失水、吸水情況[1]。
二、創設科學探究的機會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根據教材所學內容,或者實驗現象等,進行合理的假設與探究。學生通過這種有意識地引導,會逐漸帶入自己的生活體驗,思考一些自己所熟悉的生物現象等原理,激發學生的生物探究思維,為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的提升奠定思維基礎。
以“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為例,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細胞膜的形態、特征等,可以結合一些學生熟悉的素材來舉例,如大豆變色、滿天星花朵變色……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先完成課內實驗,選擇一顆大豆種子,在培養皿中用清水浸泡,并在容器中滴入藍墨水。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種子會發生什么變化?”有的同學認為,種子的外皮會變成藍色,有的學生認為,種子發不了芽……然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如果將這顆豆子換成一顆煮熟的豆子,同樣的實驗操作步驟下,他會發生什么變化?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點進行實驗的猜測,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意識。
三、利用生物實驗
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不僅僅要完成課內的知識講解任務以及實驗操作教學引領任務,還需要適當的拓展延伸,根據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結合課內教學,帶領學生開展一些拓展性的生物實驗,給學生創造探究和思考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更好的實踐探究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2]。
如在學習“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教學環節中,教師可以在演示過程中解答學生的問題,帶領學生一邊觀察實驗,一邊學習了解相關知識點。并且,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驗現象、環節等提出一些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如教師可以根據“加入碳酸鈣”的操作,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在研磨綠葉時加入碳酸鈣,既能夠加深學生對印象,又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物應用思維。
四、總結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必須要貫徹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在核心素養的理念指導下,關注學生的能力、素養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探究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總結能力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那紅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文淵(高中版),2019(3):203.
[2]龍琴媛.淺談如何利用實驗教學培養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養[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