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月施
摘要:幼兒如同一張白紙,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探索世界,在白紙上填充豐富內容,交往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因而交往能力是幼兒需要具備的能力,其可以促使幼兒獲益終生。但交往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是需要幼兒在幼兒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培養的。在培養的過程中,繪本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成為了幼兒教師的好幫手。基于此,筆者以繪本《做我朋友,好嗎》的應用為例,詳細介紹了繪本是如何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的。
關鍵詞:繪本應用;交往能力發展;社恐幼兒
幼兒社恐的原因有很多,如環境影響,不想與其他幼兒進行交往、如比較自卑,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幼兒交往、自身內向,不敢與其他幼兒交往。針對上述原因,幼兒教師都可以利用繪本進行解決。繪本圖文并茂、色彩鮮明,教師可以利用其來營造輕松的交往氛圍,解決幼兒不想交往的問題。繪本內容豐富、蘊含交往技巧,教師可以利用其對幼兒進行指導,解決幼兒不知如何交往的問題。繪本是幼兒喜歡的,教師可以利用其作為連接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橋梁,解決幼兒不敢交往的問題。
一、利用繪本,營造輕松交往氛圍
首先,繪本有著圖文并茂、色彩鮮明的特點。讓幼兒在具體的角色游戲活動中,運用模仿表演方式將自己對世界的認知具象地表現出來,更是可以切實凸顯幼兒主體性,一方面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使幼兒綜合素養得以提升。幼兒教師可以對信息技術進行利用,將繪本的這一特點放大,為社恐幼兒營造輕松愉快的交往氛圍。社恐幼兒會沉浸其中,教師還可以促使幼兒扮演繪本中的各種角色,促使社恐幼兒產生與其他幼兒交往的需求,并且意隨心動,有著輕松的交往狀態,并且積極付諸交往行為,而不是被教師強迫著去交往。
例如:在《做我朋友,好嗎?》這一繪本中,出現了捉迷藏、蹺蹺板、投擲、建造樹屋等需要和好朋友一起玩的游戲,筆者首先會打開多媒體設備,向社恐幼兒呈現愉快的游戲場景,促使幼兒產生“交往好朋友”的想法。然后筆者會為社恐幼兒介紹游戲規則,促使其和其他幼兒一起去玩游戲,利用游戲來營造輕松的交往氛圍。在玩游戲的過程中,社恐幼兒對其他幼兒的疏離感就會減輕。筆者還會打開多媒體設備,播放悅耳動聽的兒歌,其是歌頌友誼的,幼兒聽到以后,與其他幼兒交往的欲望就會更加強烈,并且會嘗試付諸交往行為,如在游戲的過程中與其他幼兒進行對話。這并不是筆者所要求的,是由幼兒的內在需求激發的。
二、利用繪本,有效指導社恐幼兒
其次,能夠被幼兒教師所選中的繪本,必定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愛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鍛煉幼兒的社會能力,促進幼兒身心的有效發展,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幫助幼兒獲得情感的滿足。教師要重視區域游戲的引導作用,落實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豐富幼兒的社會技能,提高幼兒的合作能力,發展幼兒積極探索的意識,鼓勵幼兒自主發現、自主創造。在區域游戲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主動與同伴和教師進行互動,培養幼兒與人交往的能力,努力探索出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作用,培養幼兒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教師要努力進行挖掘,并且引導社恐幼兒去探究其中蘊含的交往技巧,促使社恐幼兒在交往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由此樹立起交往的自信心。此時對于社恐幼兒而言,交往的過程是愉快的,他們會沉浸其中,由此收獲交往技巧,促進了交往能力的發展。
例如:筆者會利用多媒體將繪本內容生動地呈現給幼兒,并且配上富有感情的解說,刺激幼兒的視覺和聽覺。當故事進展到蘊含交往技巧的情節時,筆者就會實施暫停操作,并且對社恐幼兒提出問題。如小男孩通過紙船與小熊進行了交往,筆者就會詢問幼兒:“你們可以將交往的話寫在小紙船上嗎?”除此之外,筆者還會鼓勵幼兒去探究更多交往媒介,如喜歡的零食、玩具等。再如小男孩玩的游戲,小熊都不會玩,小男孩包容了小熊,決定和小熊另外選擇游戲去玩。此時筆者會繼續詢問幼兒:“你們喜歡玩的游戲是什么呢?如果你們喜歡玩的游戲,好朋友不喜歡玩,怎么辦呢?”由此幫助幼兒獲取交往技巧。
三、利用繪本,促使社恐幼兒交往
最后,幼兒可能會因為性格內向,雖然渴望與其他幼兒進行交往,卻不敢付諸行動。此時幼兒教師就可以用繪本作為連接其與其他幼兒的橋梁,從探討繪本內容開始,一步步豐富交往的話題,最終享受交往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幼兒就能逐漸變得外向起來,并且用實際行動促進了交往能力的發展。
例如:當社恐幼兒在筆者的幫助下,運用交往技巧,成功交到了一個好朋友之后,筆者會給他們留出交往的空間,并為他們引入一個話題,那就是“你們喜歡小男孩嗎?你們喜歡小熊嗎?”促使幼兒圍繞所看到的繪本展開討論。此時幼兒對繪本的興趣仍然濃厚,他們會有著積極的討論態度。在討論過程中,幼兒可以想說什么就說什么。筆者會關注幼兒的表現,并且讓他們的話題慢慢延伸,如從捉迷藏游戲延伸到其他游戲,從折小紙船延伸到折小紅花,再到如何獲得老師獎勵的小紅花等。如此一來,幼兒之間的感情就會慢慢增進,因內向而社恐的幼兒也會慢慢變得外向起來,進而有效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任何一個個體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是在與周圍人及環境相互作用中存在和發展的。因而當個體在幼兒園中時,幼兒教師要對其予以關注,一旦發現其具有社恐的傾向,就必須要研究有效策略,并展開應用,促進其交往能力的發展。在研究策略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從個體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他們的策略。應用繪本就是基于此產生的,還有更多的策略等待著幼兒教師的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張曉云.利用繪本促進幼兒與同伴交往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20(22):93-94.
[2]蔣小榮.培養幼兒交往能力的主題繪本教學模式研究[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19(Z1):29-32.
[3]孫延永,李妍.人物類繪本閱讀對幼兒角色認知的影響——基于安徽省合肥市幼兒園的實驗證據[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21,37(12):49-56.
[4]陳婷婷.多元閱讀材料,多彩閱讀活動——談依托多元閱讀材料構建多彩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策略[J].新課程,2021(52):73.
[5]汪晨蕊.追隨繪本價值,豐富戲劇體驗——以大班戲劇活動《噓!我們有個計劃》為例[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21(12):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