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足整體層面看,在我國現行的語文課程中,基本上都會涉及到與名著閱讀有關的內容。語文教師在教學環節還會專門對此展開講授。審美教育本身就屬于情感教育,通過名著閱讀這種方式,能夠穩步推進省內教育,讓學生能夠體驗到更加豐富的感官享受。不過從課堂實踐的過程來看,審美教育在發展中還是面臨著不少的問題。所以必須結合多種方式,挖掘出與之對應的問題并提出改善性方案。從而推動名著閱讀活動的開展,發揮名著閱讀在審美教育方面的這個價值。
關鍵詞:審美教育文學名著閱讀教學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語文課文的選擇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語文課文里面的文學名著絕對是不可多得的精品,極具代表性的同時,還極具審美價值。不過具體到語文教學環節來看,不少老師都沒有清晰的認識到審美教育的意義,進而影響了審美教育功能的實現,難以通過文學名著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利于學生共情能力的培養。
一. 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存在不足
按照筆者總結的教學經驗,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每一位學生都會被高考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作為教師,更多也是希望學生能夠在高考時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平時并不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影響了文學名著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由此還引發了一些新的問題。
1.教學環節缺少審美教育。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文學名著閱讀往往只是淺嘗輒止,教師即便會進行講解,不過講解的程度不夠深,就算教師能夠把控好教學節奏,卻依然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嚴重時還會出現形式主義泛濫的情況。教師只是以多媒體平臺來播放文學名著相關的內容。學生只能機械的學習,根本無法體驗學習的趣味,影響了學生學習文學名著的積極性[1]。
2.教學評價環節缺少審美教育。過去的教學評價基本上都圍繞著考試展開,通過分數來評價學生,如此會極大的限制語文所內蘊的藝術性,影響了文學名著賞析價值的發揮。對于學生來說,學習文學名著只是為了考取更高的分數,所以基本上不會切身的感受文學名著的審美情趣,長此以往勢必會激化應試教育與審美教育之間的矛盾,如此勢必不利于學生審美情趣的提升。
3.因為文學名著學習的目標與審美教育不匹配,在教師及學生看來,文學名著閱讀只不過就是讓學生掌握文學名著中角色的性格以及文學名著的時代背景,并借此分析文學名著想要表達的思想。所以老師在教學期間,基本上會把文學名著中的內容加以劃分,把多數時間放在內容的分析上,導致學生無法切身感受文學名著中最核心的思想,如此勢必不利學生對民族內容的認知,審美教育更是無從談起。
二. 文學名著閱讀教學中審美教育策略
1.教師有意進行訓練以提高挖掘審美資源的能力
文學名著屬于寶貴的文化遺產,文學名著的藝術氣息和文化氣息可謂極為豐富。充分體現的是時代審美情趣。文學名著里面的內容包含了教師對學生在審美方面的期許和標準,充分反映出當代學生需要具備的審美能力。從語文教師的角度看,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著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確保學生能夠跟上老師的節奏,徜徉在文學名著的意境中。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更加完善的審美體系。
2.做好閱讀教學誦讀指導
作為教師,還應當關注學生的朗誦環節,在此期間切不可形式化,必須要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夠飽含感情的進行朗誦。為什么還可以專門營造出適合朗誦的情景。以《荷塘月色》為例,讓學生正式進行朗誦前,應當提前下載好跟這篇文學名著匹配度高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通過音樂將自己代入到無比優美的環境中,深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3.引導學生深入品析
有關文學名著的學習,應當讓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確保學生能夠完全掌握文中的內容以及思想感情。才可以進一步把握文學名著的藝術價值。以《老人與海》為例,這篇文章雖然寫的是漁夫與魚搏斗的場景,雖然這個場景看似悲壯,但老人不畏艱難、頑強不屈的形象去可歌可頌。基于深層次的層面看,作者描寫的人物充分體現出了作者的思想,也就是人類遭遇苦難時所迸發出的斗爭精神。所以在學習文章的過程中,應當充分感受作者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文字表現力[4]。在這篇文學名著里面,充分體現出了生活思想。“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這屬于整篇文章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充分體現出了漁夫的拼搏精神,展現出了作者對老漁夫的感情。也正是這句話,直接升華了文章的思想,這是一首專門唱歌悲苦英雄的贊歌。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當引導學生在文章里面找到可以反映海明威思想感情的句子,讓學生朗誦這些句子,確保學生有機會感受到文章中所描繪的,波瀾壯闊的世界。
4.巧妙營造意境。作為語文教師,給學生教授課文前,完全可以營造出適宜的意境,把文章跟導入環節進行充分的整合,確保學生可以深刻體驗字里行間中所表現出來的氛圍,提高學生的專注程度。舉個例子,有關《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語文教師應當提前通過多媒體設備來播放與之對應的背景音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介紹導入詞:靈河岸上絳珠草追隨幻化為富家公子賈寶玉的神瑛侍者降世,為以淚報恩,絳珠仙子幻化成林黛玉在賈府與賈寶玉相遇,美夢雖美但最終依然只能成為幻影,在命運到來的時刻,二人的第一次相遇肯定會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接下來我將和同學們一起進入《林黛玉進賈府》所描繪的世界。如此一來,除了可以讓學生更加精準的把握文中的背景以及人物角色的聯系以外,還可以讓全體學生沉浸在文章所描寫的意境中,切身感受賈林的愛情故事和命運悲歌。
三.結語
本文主要根據筆者的實踐經驗,系統性的研究了把審美教育同文學名著教育相結合的問題。最終得出的研究結論是,結合之后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情感。不過從具體的教學環節來看,我國目前依然推行的是應試教育,作為語文教師并不容易開展審美教育。這種情況下,語文教師必須得以身作則,通過多種方式來提高個人的審美情趣,巧妙營造意境,給學生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讓學生可以在優異的氛圍中完成文學名著學習。
宋王帆,出生日期1997.7.4性別:男,民族:漢族,籍貫:山西長治,學歷:本科,職稱:無,現工作或學習單位:湖北科技學院,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單位省市郵編:4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