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巧
新課標要求要改進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構建優質教學,高中化學課程遵循相應要求,積極改革創新,尋求更佳的學科教育發展道路。基于此,本文就結合高中化學學科,談談優化教學的策略。
一、教學目標設計要多元化
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其教育的終極目標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擁有較高的化學素養。因此,高中化學教學必須要在核心素養的培養理念指導下,立足于教學發展,立足于課堂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提升,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中心,圍繞學生開展化學教學設計,改革化學教學模式,使學生由傳統模式下的被動獲知變為主動求知,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1]。
由于高中課程長期受到高考的陰霾籠罩,在高考重壓之下,高中化學課程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實驗教學、課程規劃等都按照高考的要求來,許多教師認為高中化學學習的目標,就是為了高考考出一個好成績。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說,創新改革并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改革,要從思想角度,轉變理念,進而影響到對教學目標的認知上,從單一的教學目標轉變為多元化的目標設計,綜合考慮化學學科內容與社會、生活等的實際聯系,根據核心素養培養理念,整合科學態度的培養、思維意識的培養、學習方法的指導、創新精神的培養等內涵,建立多元化的教學目標,以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為導向,豐富教學內容,引入多元化化學素養培養手段,讓化學教學圍繞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進行改進。
二、教學過程要科學化
(一)合理設計課堂教學結構。
一般情況下,按照時間順序來劃分課堂結構是比較通用的方式,將一節課45分鐘,按照環節所需時長,進行時間分割。這種劃分方式,無論是哪門課程、哪節課堂都是適用的。教師要做的就是對課堂環節的精心設計。
在課堂教學開始階段,教師要以最精準、最快的速度,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是什么,明白本節課的任務和要求,為學生的學習打好心理預防針。課中,是教學核心部分,教學目標的完成、教學講解任務的實施、教學引導的開展等都是在這一部分進行,這一部分的效果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在課后,也就是快結束的時候,是學習歸納、總結概括、鞏固強化、答疑解惑等的階段。
(二)創設問題情境。
對于化學教學來說,一個有意思的情境故事、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一個有趣的化學現象等,都會對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蘇霍姆林斯基對于教師的語言的作用也有相關表述,他認為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學生的腦力勞動效率。結合化學教學內容,創設多種有效的教學,如故事情境、問題情境、體驗情境等,都會在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打開學生的思維等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學方法要多樣化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優化教學,更重要的是從教學優化的方向來帶動學生的學習優化,包括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優化提升、學生的思維的轉變、學生的學習的改變等。即通過教師的教學優化改進,能夠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發展,使學生的化學學習掌握的更多、理解的更快、提升的更有保障、化學思維發展更為深刻[2]。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對于化學教學優化來說,方法無窮多,只是需要教師的精心挑選。不管是教輔資料或者互聯網,都為教師的教學創新提供了很多創新思路,如探索法、發現法、程序教學法、自學輔導法、任務教學法、項目化教學、單元結構教學法、實驗教學……如何選擇教學方法,如何優化教學設計,是一門很深的學問,教師需要根據課型、內容及學生的學習特征等來定。教學方法的應用并不是單一的,也需要多種組合,多元化靈活設計、靈活選擇,多種教學方法的相互配合,構建更活躍、更高效的化學課堂。
四、總結
“教是為了不教。”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不僅僅是傳授,更是啟迪,是啟蒙,是啟發。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完成課時授課任務,還要注重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優化教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韋恩祥.生活演繹精彩:生活化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的應用策略[J].科普童話,2019(19):137.
[2]張文芳.新課程標準下探討高中化學教學方法的優化之道[J].新課程.中學,2019(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