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 于波
融媒體時代下,使傳統媒體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而播音主持作為傳統廣播電視媒體的重要內容,也必然會受到相應的沖擊。在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要做到與時俱進,從“融”應對,這樣才能保障播音主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诖?,本文分析了播音主持發展的影響因素,并就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發展策略進行探究,僅供大家參考。
作為廣播電視傳統媒體中的核心職業,播音主持在融媒體時代下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為保障播音主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為了更好地順應融媒體時代,需要播音支持不斷探索創新,轉變自身的工作方式,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將融媒體時代帶來的挑戰轉化為自身發展的機遇。
一、融媒體
融媒體是時代發展與科技進步的產物,融媒體是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在不同媒體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新的媒體形式,融媒體融合了各種媒體的長處,并且了各種媒體的不足,因此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功能和作用。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可以實現各個媒介載體的內容共用、宣傳互融、利益共通和資源共享,這能夠有效提升媒體的綜合影響力,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1]。
二、播音主持
播音主持是指廣播電視臺播音員主持人結合節目內容,通過電子設備向受眾傳播信息的活動。播音通常是指新聞播報,是指借助播音員將新聞稿中的文字內容轉化為聲音形式進行傳播的方式,播音即將文字轉化為語言表達。新聞播報通常是指有稿播音,而無稿播音則通常被認定為節目主持。與新聞播報相比,節目主持最大的特點是語言表達并無定式,需要結合節目現場情況和節目進展情況即興發揮。對于播音而言,需要播音員具備較強的新聞意識和語言規范。對于節目主持而言,則需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和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三、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發展面臨的影響因素
(一)播音主持的作用逐漸弱化
以往,播音主持是影響節目效果的重要因素,主持人的風格魅力能夠極大地提升電視廣播節目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甚至主持人自身的能力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節目是否能夠成功。但在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這方面影響力不斷降低,這種現象在很多電視廣播節目中都有所體現。往往某個節目非常成功,但是主持人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卻越來越小,甚至節目的成功與支持人無關。以湖南衛視的《我是歌手》節目為例,該節目一經推出,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深受受眾的歡迎,因此節目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節目成功的背后,主持人的作用卻相對發揮不足,甚至該節目并未由專業主持人擔當主持工作,而是直接通過節目嘉賓來發揮串聯節目的作用。再以《我是演員》節目為例,該節目雖然有專業的主持人伊一,但是同時與演員李立群共同搭檔進行主持,并且節目的進程主要由李立群來把控,而伊一的作用則主要體現在口播廣告上[2]。在這種情況下,專業主持人的作用被嚴重弱化,對節目的影響也在逐漸降低。
(二)播音主持方式固化
在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中,主持人作用最為顯著的節目形式便是談話類節目。談話類節目中,需要主持人引導嘉賓深入討論話題,因此要合理把控談話內容和談話節奏,同時還要對節目中涉及到的話題有所了解。以往影響力較大的談話類節目主要有《實話實說》以及《藝術人生》等,以《藝術人生》為例,該節目通過主持人與文藝界明星的談話來展開對文藝明星藝術生活的探討,并借助真摯的情感交流來滿足受眾的情感宣泄。該節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僅對受眾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且對其他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了其他主持人紛紛效仿的對象。模仿是學習的重要方式,但是播音主持的發展需要在模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融入自己的風格與理解,形成獨具特色的主持風格,這樣才能實現自身的發展。但是一味地模仿,缺乏創新,則會導致播音主持變得更加僵化、固化。而這種形式下的節目也缺乏吸引力,甚至會引起受眾對此類節目的反感[3]。
四、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發展策略
(一)轉換自身角色定位
在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需要注重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這是實現播音主持發展的重要舉措。如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主播說聯播》節目,在該節目中,有以往的《新聞聯播》節目主持人負責主持,而在主持過程中新聞主播已經將自身的角色轉換為視頻博主,這樣的轉換,使得節目更加親切,使得原本嚴肅、嚴謹的新聞內容變得更加接地氣,同時也使得新聞主播變得更具親和力。該節目依然在《新聞聯播》演播室中拍攝,這樣的直播環境可以使受眾感受到國家級媒體的權威性,但是通過新聞主播角色的轉換,又帶給了受眾不一樣的體驗,使受眾感覺到節目更加親切。與此同時,《主播說新聞》的主要播出平臺為短視頻平臺,受眾可以借助手機直接觀看,不僅觀看節目更加便捷,而且還極大地增強了節目與受眾之間的互動。在節目中,新聞主持借助自身專業的播音功底,讓受眾感受到短視頻中的專業水平[4]。但與此同時,新聞主播更多的會采用輕松詼諧的方式進行播音主持,因此更受大眾的歡迎,同時也拉近了節目與受眾之間的距離。與《新聞聯播》相比,《主播說聯播》的內容基本一致,《主播說聯播》內容基本都是當天《新聞聯播》中的內容。雖然內容一致,但是切入點卻發生了轉變,在《主播說聯播》中,新聞主播不再是新聞稿的“聲音轉化器”,而是在節目中更多的融入了評論內容,從新聞主播的角度來分析和解讀新聞熱點,這樣一來,使新聞主播的角色轉化成為新聞評論者的角色。同時借助新聞主播獨特的視角和更具深度的見解,可以幫助受眾更加深入的解讀新聞內容,提升新聞傳播的效果和作用。由此可見,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需要注重轉換自身的角色定位,實現播音主持的發展。
(二)轉變語言樣態
語言樣態是影響新聞消息傳播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融媒體時代下,信息傳播渠道更加多樣化,信息傳播的語言樣態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導致受眾審美分流降級的現象十分明顯。在此背景下,要想實現播音主持的發展,需要注重轉變語言樣態。以《一年又一年》節目為例,該節目主要在新春佳節時播出,而節目主持人則以更加親民的語言樣態來主持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樣態與新聞節目語言樣態有著顯著的區別。如在朱廣權主持時,說出了“地球不爆炸,我們不放假”的金句,同樣的播音主持,在不同的節目中所采用的語言樣態卻截然不同,這樣可以帶給受眾更大的反差感,能夠有效引起受眾對節目的關注興趣。并且這種親民的語言樣態,更加符合融媒體時代下受眾的需求。再比如,在《主播說新聞》節目中,新聞主播往往會應用更加詼諧、生動語言進行評論,有時還會穿插一些網絡熱詞,這樣的主持形式無疑更加靈活,并且受眾也更加喜歡這種形式。這樣的語言樣態,既能表達出正確的立場,也能引起受眾的廣泛關注,可以更好地發揮出節目引導輿論的作用,同時也實現了播音主持的發展。因此在播音主持發展過程中,應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特點以及受眾的需求,合理轉變語言樣態[5]。
(三)準確把握各種新媒體的特點
所謂融媒體,關鍵在于“融”。而所謂的“融”則是指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實現各種媒體的優勢互補,提升媒體的影響力。不同的媒體有著不同的特點,同時也有著不同的作用和優勢,因此在播音主持發展過程中,要準確把握各種新媒體的特點,借助新媒體的特點積極探索融媒體時代下播音主持的發展途徑。播音主持要對新媒體有所了解,因此可以多使用這些新媒體,在使用過程中了解新媒體的特點,掌握新媒體的優點,并將其吸收利用,使其成為促進播音主持發展的動力源泉。以微信公眾號為例,微信公眾號有著廣泛地使用基礎,借助微信公眾號,不僅可以推送相關節目內容,而且還可以實現播音主持與受眾之間的高效互動。受眾可以通過所關注的公眾號來獲取相關信息,而廣播電視節目則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影響力,進一步提升節目的傳播范圍。受眾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留言,將自己對節目以及對播音主持的看法和意見表達出來。播音主持通過觀看留言的方式便可以得到受眾的評價,進而結合受眾的意見不斷改善自身的播音主持風格和特點,提升受眾的滿意度,同時也實現了自身的發展。
五、總結
融媒體時代下,對傳統媒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給播音主持帶來的巨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要想實現播音主持的發展,需要結合融媒體時代的特點,積極探索創新途徑,積極轉變自身的角色定位和語言樣態,以便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將自身打造成為更加優秀的播音主持。
參考文獻:
[1]張浩.融媒體時代播音主持面臨的挑戰與應對:評《融媒體時代播音與主持藝術發展策略》[J].新聞與寫作,2020(10):117.
[2]隋欣益.淺析融媒體時代下綜藝節目跨界主持人現象對主持行業的影響[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3):117-118.
[3]姚忠呈.新時代融媒體環境下播音主持專業教學問題探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10):34-35.
[4]萬俊杰,閆海濤.融媒時代播音員主持人管理的新理念、新路徑、新責任:基于北京人民廣播電臺的考察[J].青年記者,2019(36):72-74.
[5]于倖孖.融媒體環境下主持人營銷能力的培養:基于傳媒經濟學視域下主持人的基本能力[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17):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