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欣
摘要:現如今,我國正處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現在學生家長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對小學生的學習要求越來越高,雖說現在我國的教育已經相對完善,但是老師在學生的作業設計方面存在欠缺,現如今國家實施“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這時就要求老師優化學生的作業設計,找到更加適合學生的教育方式。
關鍵字:雙減 小學語文 作業設計 優化策略
【引言】在“雙減”政策的影響下,老師應當更加優化作業的設計,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們的思維能力,關于家庭作業盡量少布置或者是不布置,從科學教育的發展觀出發,減少學生作業的壓力,讓學生們在課下享有更多自由的時間。在減少作業量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們保持良好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方法。
一、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要求
1.1減少數量,提高質量
在現如今國家實施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下,老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更加高效率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時,采用量少高質的原則,作業數量少,但是質量高,減少學生課下的作業壓力,避免大量的作業積壓,讓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心理,維持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讓學生們的思維得到最大化的發展。較少的作業,可以讓學生更加自由的規劃時間,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興趣愛好的培養,在發展學習的同時,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勞逸結合。
1.2以學科素養為本
語文的學科素包括人文素養、科學素養、教育素養、創新素養、信息素養。所以要從小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老師課下家庭作業的布置目的是課上知識的鞏固,也包括對于課本知識內容的總結,對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多元化的實踐,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近而培養他們的學科素養。小學語文老師在鞏固學生課堂知識時,首先可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減少因為大量的作業而對學生的思維造成影響,其次設計的內容不能過多,要留給學生們充足的自由時間。
二、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2.1遵循適量原則,設計閱讀作業內容
國家現在實施雙減政策,減少學生們的課下作業量,但是這樣很容易導致家長焦慮現象,希望孩子可以充分利用課下的時間去學習更多的知識,但是又因為這個政策,老師沒有給學生們留下充足的作業,因此,許多家長就會出現十分焦慮孩子的學習狀況。所以小學語文教師可以設計更加高質量的作業,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們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減少家長的懷疑態度。小學語文老師可以給學生留一些閱讀作業,但是要注意適量,可以讓家長陪同閱讀,讓家長及時了解到孩子的閱讀能力,而且讓孩子們進行閱讀,也可以增強他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擴大他們的思維,讓學生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可以提高思維能力。
比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魯濱孫漂流記》時,這一節課結束之前,老師,可以給同學們布置一下作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內容,并且學會怎樣朗讀,作業提交時可以傳送到軟件上進行評分,可以讓學生們在家里進行多次的練習。學會自己去組織語言,并且用自己的方法去表達出來,而且選出學生們最感興趣的一部分,可以增加他們閱讀的積極性,愿意去花費時間練習,把最喜歡的一段讀出來,讓學生們更愿意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學生處于小學階段,他們學習內容或者完成一項任務時,往往會挑自己比較喜歡的內容去完成,所以可以利用他們這一個特點,讓他們在完成一項任務的同時,也可以學習的知識。老師不只是可以布置本堂課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挑選出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與本堂課內容有關的讀物,讓他們在課下進行閱讀,拓展學生們的視野,通過閱讀與本堂課有關的書籍,能夠讓他們更加理解本堂課的內容,學起來更加輕松,讓他們愛上語文的閱讀教學,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2遵循趣味性原則,分層次,分能力布置作業
課下作業的目的是對課堂上的知識進行回顧總結,所以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我們要留給學生們充足的自由時間。小學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來布置,有的學生學習效果較好,對知識理解比較透徹,但是有的同學反應比較慢,所以我們要分層次,分能力來布置作業,并且老師可以通過將實踐和語文知識內容相結合,讓生活與學習相融合。
例如:在學習小學六年級下冊《古詩三首》時,在學習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進行背誦,對于記憶力比較好的同學,可以再背誦一首古詩,之后再背誦下一首,但是對記憶力較差的同學,可以讓他們熟背第一首,根據他們的能力去選擇背誦下一首,一點一點完成三首古詩的背誦。如果老師讓全班同學們一次性背過三首古詩,可能會讓他們產生厭學心理,對背誦產生陰影,所以我們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能力去布置作業。
2.3遵循多樣化設計原則,培養學生綜合能力
現在的小學生不同于以往,他們被給予更高的期待,有很大的壓力,這個壓力不止來自于學校還來自于家庭,在家庭中作業繁重,在學校小學生們在學業上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不同學科的作業設計有很多相似之處,作業負擔加重,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語文學科素養。所以現在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多樣化的進行作業的設計,避免千篇一律,并且要更多的布置一些具有實踐性的作業,讓學科與學科之間實現平衡,讓他們在學習中產生的問題,能夠在作業中得到解決。
比如:在學習小學六年級上冊《少年閏土》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們找出文中描寫閏土形象的句子,并總結文中發生的趣事,這樣可以讓學生獨立進行思考,提高學生們的獨立思考能力,讓他們能夠在完成作業的同時,更加理解文章中的內容,文章中發生的趣事,可以激發學生們語文的學習興趣。
【結束語】總而言之,在雙減的大背景之下,老師應該改變固有的作業設計,采用更加多樣化的設計原則,增加實踐性的作業,擴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作業量少,質量高,讓學生們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的提升自己,減少來自作業的壓力。
參考文獻:
[1]修麗.“雙減”背景下小學低學段語文作業優化的設計與實施[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4):16-19.
[2]邱志凱.“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大單元作業設計策略[J].教學與管理,2022(05):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