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坤平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落實,農村教育方式和方向也在不斷完善。素質化教育的推進,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學校注意到了創新校本課程、構建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在推動農村教育教學過程中,上義中學以“五習五導”為辦學宗旨,加強對初中語文課程的構建,創新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新模式,提升農村初中生語文素養。
關鍵字:農村;初中語文;五習五導;校本課程
引言:語文課堂是學生提升聽說讀寫能力的關鍵途徑,也是學生獲得知識、提升語文素養的主要方式。初中階段語文教材中包含著豐富的情感內容教學,有著濃郁的人文生活特點。初中語文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增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為了有效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水平,本文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構建農村初中語文“五習五導”校本課程進行一番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和學生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一、激趣學習,目標引導
素質教育的深化落實,呼吁各個學校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基本素養,尤其是在農村教育語文教學中,更是要提高對學生課堂積極性的培養。為了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的基本理念,增進對學生教學水平,教師在語文課堂展開前,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課前導入。教師要抓住學生的興趣,設置懸念,開展趣味性語文課堂,通過明確的目標引導,才能夠讓學生知悉明確的教學任務和學習目標。只有在明確當堂課程的基本任務以后,學生才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學習任務的安排,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進行語文課堂學習。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屈原》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入了解屈原的整個人物形象,增加學生對人物內在外在的了解,教師可以利用小故事情節引進屈原。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設置懸念,大家知道端午節這個深受百姓喜愛的傳統節日的來源嗎?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屈原投江自盡的小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通過小故事來了解屈原的人物性格,加深學生對戲劇這一類文學形式的了解,推動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興趣,明確學生本節課學習的基本目標。
二、自主學習,個別指導
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鍛煉學生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在語文課堂中加強對學生主動性的鍛煉,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能力。為了讓學生更加有目標地進行語文學習,教師要給學生提供適當的學習目標,根據教學任務和教材進度,為學生做好引導,不斷激發學生的的內驅力,通過設置情境、改變教學模式來豐富語文學習課堂,借助圖片視頻等的模式來激發學生的內驅力,保證學生以飽滿的精神課堂投入到學習中,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個別指導,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質量。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岳陽樓記》這篇課文時,教師在對作者范仲淹以及范仲淹的作文背景進行詳細解說之后,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及導學案進行課文的自主學習,自主朗讀,并查閱不同字詞在不同情境中的詞義,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和引導,通過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要求學生掌握一些基本文言文詞匯和句子的實際含義,學生自主判斷文章的整體表達方式,通過多種形式來品味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
三、合作學習,分組指導
合作學習是實現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的關鍵途徑,合作模式不僅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之間交流和溝通,小組之間也能夠對同一問題各抒己見,發揮自己的看法與見解,實現問題的全方面思考,共同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彼此交流、交換意見開拓學生的思維方式,打開學生思維局限性。合作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參與到問題解決中,開發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真正實現語文學習的內涵,讓語文知識服務于生活,增長了學生的基本文學素養,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提升了語文學習的效率。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林徽因以“四月天”為贊美對象,實際表達的情感,教師可以為學生分組,進行分組閱讀,并進行朗誦展示,小組學習掌握并理解林徽因的情感,從多角度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懷,小組合作,拓寬思維。
四、交流學習,點撥指導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多是對學生進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完全搶占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違背了素質化教育原則,為了有效避免這一教學模式重蹈復演,教師要從與學生交流入手,及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和思維模式,及時對學生的疑惑點進行解答,為學生提供有利的保障,不斷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推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哈姆雷特》,了解這種文體的表達形式和寫作手法,進而培養學生對戲劇的興趣,深刻體會劇本對人物刻畫和其他文體刻畫人物的不同,批判夏洛克唯利是圖、陰險狡詐的邪惡思想。課外大量書籍的閱讀會幫助學生提高閱讀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引領學生認識更加豐富、多元化的世界,提升學生思維,開闊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平時生活品質,幫助學生建立完整高尚的獨立品格。
五、當堂練習,評價輔導
為響應任務驅動法在初中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實際應用進程,教師要在課文學習階段留下問題思考,教師布置的問題要接近實際,問題要犀利且具有懸念,激發學生自主探索意識,興趣指導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趣味性語文學習,幫助學生積極完成語文作業,當堂練習,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公。通過當堂練習,讓學生及時反思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以人為本,通過自身的個人魅力,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案,關愛學生身體和心理方面的落差,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鼓舞學生相信自我,激發潛能,幫助學生及時認清自我,重塑自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語文學習銜接過去和將來,只有打好堅實的基礎,才會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新穎和有趣的多元化教學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內和課外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多元化語文教學,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永潔. 農村初中語文"整本書閱讀"現狀調查研究[D]. 河北師范大學, 2020.
[2] 姚丹. 基于閱讀能力提升的初中語文校本課程建設研究[J]. 情感讀本, 2019(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