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態文明建設扎實推進。印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水資源管理考核制度初步建立,水資源配置能力不斷提升,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體系基本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建設加快實施。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逐步推進。確定46個全國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累計完成80余個全國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進展順利。水土保持補償機制建設扎實推進。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

郭蘭英1929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遙,中國女高音歌唱家,晉劇表演藝術家,歌劇表演藝術家,民族聲樂教育家。中國文聯第四屆全國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
郭蘭英嗓音甜美,音域寬闊,吐字清晰,行腔富于韻味,具有濃郁的中國民族歌唱特色。由于她少年時受過戲曲演員的嚴格訓練,藝術功底很深,她的演唱兼蓄神、情、形、聲、腔、字六藝之美。她所扮演的人物,達到了歌唱與表演的高度和諧統一。她演唱的歌曲《南泥灣》《翻身道情》《繡金匾》《婦女自由歌》以及電影《上甘嶺》插曲《我的祖國》、歌劇《劉胡蘭》中的《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等,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在全國流傳很廣,已成為我國民族歌曲中的經典之作。
在2022年冬奧會成功申辦之后,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特別注重冬奧會的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在申辦城市進行場地規模建設,對規范我國冰雪運動項目的場館建設標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不僅能夠確保冰雪項目的有效開展,還能滿足人們對冰雪運動場館的需求,從而增強人們的體魄,促進人們的全面發展。

郭鳳蓮1947年9月生,山西昔陽人,196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1年11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大專學歷 。
1982年在中國音樂學院任教,1986年在廣東番禺郭蘭英藝術學校任校長。1989年獲中國首屆“金唱片獎”,2005年獲首屆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郭蘭英在60年的從藝生涯中,不懈地努力探索,為中國民族歌劇表演體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洪武本《增修箋注妙選群英草堂詩余》后集卷下、嘉靖本《精選名賢詞話草堂詩余》卷下、明萬歷刻本《類選箋釋草堂詩余》卷二收錄此詞,均署蘇軾。《花草粹編》卷一二收此詞,標題作《維揚別少游》,作者署蘇軾,詞末又注云:“世傳賀方回作。”《古今詞統》卷八、四庫本《類編草堂詩余》卷一收錄此詞,署名蘇軾,題作《離別》。《御選歷代詩余》卷三十錄于蘇軾名下,同書卷一百十五及引《冷齋夜話》,亦將此詞視為蘇軾作品。《四庫全書》本《東坡詞》收錄此詞。題下注:“東坡與秦少游維揚飲別作此詞。或刻賀方回,或刻黃山谷,或刻秦淮海,或刻晏小山。”今人整理本呂觀仁《東坡詞注》、薛瑞生《東坡詞編年箋證》均收此詞。
郭鳳蓮經歷了山西省昔陽縣大寨歷史上的兩次創業。第一次創業從1964年開始“農業學大寨”到1980年。第二次創業從1991年開始至今。郭鳳蓮帶領大寨闖市場,建設“新農村”。郭鳳蓮對上世紀60年代“鐵姑娘”歲月的記憶是― 玩命干,比著干!1963年,7天7夜的大雨,讓大寨村遭受重創。包括郭鳳蓮在內的23個姑娘投身重建家園的艱苦奮斗中。激勵她們的是村支書陳永貴提出的美好愿景― 牛奶面包新衣裳,樓上樓下電燈電話。1965年,鐵姑娘們學習山東雷家寨“石頭縫里栽樹”的經驗,開始綠化虎頭山。她們挖石、挑土、擔水、栽苗,樹成活后,又去打井,興修水利。
歲月如流,滄海桑田。1991年,45歲的郭鳳蓮重返大寨,被任命為大寨第8任黨支部書記。“一個女同志,初中文化,沒有資金和經驗,完全從零做起。”郭鳳蓮說,“雖然由農業轉企業非常艱苦,但刻苦自學能成才。為此,我走南闖北,向先進城市取經,很快確立了‘發展商品經濟、非農興村’的思路。”如今,大寨已形成了建材制造、煤炭發運、旅游開發、飲品加工、服裝制作等產業,產品達30多個品種。“小有教,老有靠,病有保,考有獎”是大寨人當下生活的寫照。
郭鳳蓮說:“人不能和歷史賭氣。”這是60年人生閱歷教給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