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熊 壯

5月1日早上8時,天空湛藍,白云朵朵。在新疆塔河油田于深1井,中原石油工程公司西北工區90107鉆井隊黨支部書記張希杰從崗位巡查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今年35歲的張希杰,在10多年的鉆井生涯里,轉戰南疆塔中、順北及塔河區塊,可謂戰績輝煌。
“我已經記不得在井上過了多少個勞動節了,每年4、5月是石油人打井的黃金期,得抓緊時間干好活、打好井。”張希杰一邊說一邊自己盯著指重表。
和張希杰一樣,勞動節這一天,西北工區所有在疆人員都堅守在崗位。今年以來,因疫情反復,風險管控致使人員倒班不正常,影響鉆井施工。為了全力確保鉆井提速和質量,張希杰和所有石油鐵軍一樣,開始與時間賽跑,抓安全,提速度,搶周期,降成本,增效益。
在于深1井,勞動節這天正在進行封隔器坐封重點工序作業。在鉆臺上,張希杰和技術員葉翔一道,早早做著準備,仔細推敲每一個細節。因為即將進入目的層施工,任何細節都不能放過。
該隊作為公司難點、重點井專打隊伍,2021年承鉆塔深5井,在新疆大漠打出亞洲陸上最深直井,進一步“端穩能源飯碗”。
“無論打啥井型的井,技術員都要干好本職,還要監護好司鉆操作。”葉翔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
“9時,正轉6圈,下壓懸重由86噸下降至71噸,坐封完成。”“10時,關閉半封閘板,泥漿泵正打壓至10兆帕,封隔器驗封合格。”“11時,泥漿泵正打備壓21兆帕……對井口2000米內層套管進行抗內壓強度試驗合格。”“18時,起鉆完,檢查封隔器完好。”……
在這里,張希杰和同事一起,堅守崗位,盡職盡責,把每一項工作干好,才放心。
沿著井架延伸的方向望去,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戈壁、沙漠、塔河區塊一座座井架下,一群不知疲倦的“石油紅”正在崗位上忙碌著。
“勞動節勞動最光榮,青春是用來奮斗的,我愿意把青春獻給石油事業。”望著高高的井架,張希杰信心滿滿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