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

摘要:目的;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治療應用MRI脂肪抑制技術,并分析其實際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78例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CT、MRI檢查,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檢出情況。結果:MRI脂肪抑制技術的診斷準確率為100.00%,CT診斷準確率為82.05%,差異明顯(P<0.05);MRI脂肪抑制的半月板損傷、關節腔積液、韌帶損傷檢出率分別為41.03%、43.59%、28.21%,明顯高于CT的15.38%、14.10%、6.41%,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MRI脂肪抑制技術的診斷價值較高,明顯優于CT技術,值得推廣。
關鍵詞:隱匿性骨折;膝關節;MRI脂肪抑制
【中圖分類號】 ?R68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6--01
隱匿性骨折是指斷裂不明顯、不徹底的微型骨折,多發生于位置隱蔽、解剖結構復雜等部位,而膝關節則是人體最復雜、最大的關節,因此極易出現隱匿性骨折。患者發生隱匿性骨折后,主要表現為局部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X線檢查往往難以發現,極易出現誤診、漏診,延誤治療時機,遺留退行性骨關節后遺癥,影響其生活質量[1]。同時,患者多存在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情況,且可能伴有關節囊積液、積血,也增加了其診斷難度。MRI是一種軟組織分辨率較高的影像學技術,可進行多序列掃描,獲得立體、多方位成像,其脂肪抑制技術圖像質量較高,對容易被水腫掩蓋的骨皮質斷裂也能夠較好顯示。因此,本文將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治療應用MRI脂肪抑制技術,并分析其實際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78例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36例,年齡18~70歲,平均(54.32±4.06)歲。發病至入院時間為1~72h。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壓痛等癥狀,有明確外傷史。首診X線檢查,未發現明顯骨折線,接受CT、MRI進一步檢查。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CT、MRI檢查。CT檢查方法:使用儀器:西門子64排128層螺旋CT。參數設置:電流110mA,管電壓110kV,層厚5mm,重建厚度1.5mm,間隔1mm。檢查時,采取仰臥位,由膝關節股骨髁上8cm左右開始掃描,掃描至脛骨平臺下方8cm左右。圖像上傳工作站處理。MRI檢查:使用儀器:西門子avato.1.5T磁共振掃描儀。采取仰臥位,去除金屬物。參數設置:T1WI序列:TR/TE為600/20ms;T2WI序列:TR/TE為4000/100ms。間距0.3cm,層厚0.5cm,矩陣256×256。脂肪抑制序列:TR/TE為5000/102ms,TI95ms,激勵次數為4次。梯度回波序列:TR/TE為400/16ms,FA為60,激勵次數為4次。
1.3評價標準
比較兩種檢查方式對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診斷準確率,同時比較兩者的半月板損傷、韌帶損傷、關節腔積液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應用(%)表示,采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MRI脂肪抑制技術的診斷準確率為100.00%(78/78),CT診斷準確率為82.05%(64/78),差異明顯(X2=15.38,P<0.05)。MRI脂肪抑制的半月板損傷、關節腔積液、韌帶損傷檢出率分別為41.03%、43.59%、28.21%,明顯高于CT的15.38%、14.10%、6.41%,差異明顯(P<0.05),見表1。
3.討論
MRI是診斷隱匿性骨折的常用手段,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檢查時,可見T1WI呈低或略低信號,多為不均勻片狀,骨折線周圍可見高信號,多為模糊片狀,同時可見皮質下、松質骨內有不規則線。T2WI掃描可見骨折線,或在骨折線周圍可見高/略高信號,多為散點片狀。而CT檢查時主要表現為骨質連續性中斷,部分可見骨折線,有骨折移位。
從整體上看,MRI由于軟組織分辨率更高、對軟骨及骨骼敏感度更高,因此更具優勢,能夠清晰顯示細微骨折以及周圍組織損傷情況。同時,應用脂肪抑制技術能夠降低脂肪組織的干擾,改善圖像質量,避免運動偽影、化學位移偽影影響診斷,獲得更多影像學信息,顯示CT不易顯示的骨髓水腫、骨挫傷、細微骨折情況[2]。膝關節軟骨屬于透明軟骨,當遭受打擊或撞擊時,軟骨中糖蛋白減少,膠原纖維大量丟失,可引起骨關節形態改變及信號異常,尤其是脂肪密集或致密部位,利用脂肪抑制技術,能夠降低脂肪高信號影響,更加清晰的顯示病變及損傷情況[3]。而CT對較小骨折、復雜部位顯示不夠清晰,可能出現影像重疊,尤其是在合并軟組織水腫時,極易造成漏診或誤診。在本次研究中,MRI脂肪抑制技術的診斷準確率為100.00%,CT診斷準確率為82.05%,差異明顯(P<0.05),且MRI脂肪抑制的半月板損傷、關節腔積液、韌帶損傷檢出率也明顯優于CT檢查,可見其診斷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MRI脂肪抑制技術的診斷價值較高,明顯優于CT技術,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蔚洪,張挺. MSCT三維重建與MRI診斷膝關節隱匿性骨折的臨床研究[J]. 浙江創傷外科,2022,27(1):153-154.
[2] 陳雅倩,張衛國,何博. MRI在膝關節隱匿性骨折診斷中的應用[J]. 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5):154-156.
[3] 謝瑛,蘇平昌,岳孟超. 高場強MRI與多層螺旋CT診斷膝關節隱匿性骨折靈敏度、特異度比較[J]. 中國CT和MRI雜志,2021,19(7):155-157,169.7DBBC637-8B1D-4003-AD20-AA759BBED570